24申請季開始啦!很多小夥(huo) 伴已經來谘詢、規劃申請了,其中問到最多的一個(ge) 問題就是:我本科雙非,想去美國讀研,有機會(hui) 拿到名校的錄取嗎?
來谘詢美研的小夥(huo) 伴,並不都是TOP級院校、985/211的學生,很多雙非院校的小夥(huo) 伴計劃通過留學來提升學曆,但畢竟本科院校有差距,所以難免擔心拿不到好offer。
其實,通過合理的申請規劃是可以做到背景提升的。
案例分析
背景:國內(nei) 雙非院校金融專(zhuan) 業(ye)
錄取: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L同學的本科專(zhuan) 業(ye) 就是金融學,申請美研時也希望繼續讀金融,考慮到就業(ye) ,希望讀一些Quant項目。
雖然沒有跨專(zhuan) 業(ye) ,但院校屬於(yu) 雙非,並且專(zhuan) 業(ye) 課程隻有高數、線性代數、概率論、統計學等基本課程,所以整體(ti) 背景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背景提升主要可以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入手:
GPA
雖然美國院校對於(yu) GPA的要求和英國不同,沒有明確的分數限製,但根據院校公布的錄取數據來看,美國TOP30院校的錄取平均GPA基本都在3.5+,所以GPA可以說是錄取的基礎。
美國院校看重GPA,是因為(wei) GPA可以展現申請人在大學四年裏的學習(xi) 情況。通過GPA,學校可以看到學生的學習(xi) 能力和學習(xi) 熱情。
計劃畢業(ye) 後直接出國讀研的同學,從(cong) 大一開始就要把握好每一場考試!不要等到大三結束、準備遞交申請時才發現該選修的課程沒有選修。
標化成績
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大多數院校都采取標化可選的政策,但優(you) 秀的標化考試成績還是很能展現出申請人的學習(xi) 能力的。
美研申請從(cong) 來不缺“高標化選手”,很多985/211院校的學生都會(hui) 帶著標化成績申請。而作為(wei) 雙非院校的學生,就更要考出不錯的標化成績,來彌補本科院校背景的不足。起碼要在標化上,和982/211院校的申請者站到同一起跑線。
L同學在大二找到我們(men) 時,還沒有備考標化,顧問老師建議他在大三前把托福、GRE考出來,給後續刷分也能預留出時間,幸好L同學屬於(yu) 比較積極主動的學生,沒有拖延到最後,也考出了不錯的成績。
科研項目
在和TOP院校的學生來到同一個(ge) 標化水準線之後,也要關(guan) 注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科研經曆、論文發表、競賽獎項等等。
很多高校教授都會(hui) 開設科研項目,時間充裕的學生可以考慮參加。在大學期間發表過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論文、參與(yu) 過行業(ye) 內(nei) 有含金量的競賽並獲得獎項,都是學術背景的加分項。
L同學就缺少展現自己數據分析能力的項目,因此推薦他參加了一個(ge) 線上科研,產(chan) 出也可以寫(xie) 進文書(shu) 裏,整段經曆對應了量化金融“Data science + Finance”的特征。
暑期課程
對於(yu) 一些專(zhuan) 業(ye) 性較強的專(zhuan) 業(ye) ,美國院校會(hui) 要求有相關(guan) 的先修課程,而國內(nei) 的本科課程設置可能沒有那麽(me) 專(zhuan) 業(ye) 。比如L同學的本科課程中,基礎課程偏多,所以顧問老師建議L同學進行了金融數據挖掘等高階課程的補充。
其他類似背景想要補充專(zhuan) 業(ye) 課程的同學,可以選擇參加名校開設的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夏校,或者通過Coursera、mooc補充相關(guan) 的專(zhuan) 項課程。
實習(xi)
除了硬性背景之外,參與(yu) 實習(xi) 、工作,也是提升背景的一種方式,尤其是申請商科項目。L同學就利用大學課餘(yu) 時間參與(yu) 了2段實習(xi) ,豐(feng) 富了經曆背景。
在美國申請中,學校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用硬性成績展現學習(xi) 能力的基礎上,實習(xi) 和工作可以展現學生的實踐和工作能力。
尤其是對於(yu) 研究生招生,老師都希望招進來的學生對行業(ye) 和工作實踐情況有所了解,這一點正是通過實習(xi) 來證明。對於(yu) 跨專(zhuan) 業(ye) 申請的同學來說,與(yu) 期望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實習(xi) 就更為(wei) 重要了。
雙非院校的申請定位
那麽(me) 現在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我本科的院校背景(雙非)會(hui) 影響到錄取嗎?”
據 USnews 的專(zhuan) 家們(men) 稱,在美國研究生院的錄取中,院校背景通常隻是一個(ge) 次要的因素,申請人本科學校的聲譽,在招生過程中影響較小。如果兩(liang) 個(ge) 學生的其他條件都非常完美且接近,本科院校聲譽高的申請人可能會(hui) 有一點優(you) 勢,但整體(ti) 是公平的。
卡內(nei) 基梅隆大學商學院招生主任Kelly Wilson表示:“相對於(yu) 你所就讀的本科院校,你更要展現給我的是個(ge) 人學術成就與(yu) 能力,我們(men) 院係裏的學生來自各種學校,名牌非名牌的都有。”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前副招生主任Erin Skelly也表示,大多數研究生院的目標是找最有成就的“人”。所有學校都在物色最優(you) 秀的申請人,而優(you) 秀的學生可以來自任何大學,在學校期間取得的成就比在哪裏上學要重要得多。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985/211等知名院校的學生,擁有更具有說服力的學業(ye) 成績單,並且擁有很多引人注目的研究、實習(xi) 、論文等經曆,所以簡曆看起來更豐(feng) 富、更優(you) 秀。另外,也有學生能與(yu) 頂級大學的教授建立聯係,所以高度個(ge) 性化和有說服力的推薦信也手到擒來。
所以這樣看來,名牌大學的學生也是因為(wei) 展現了全方位的個(ge) 人能力,才得到了錄取。
那麽(me) 對於(yu) 雙非院校的學生來說,通過提升自己的綜合條件,一樣可以收獲美國TOP 50院校的offer。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