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學術雜誌主編Bernhard Sabel用論文造假檢測器驗了5000篇論文,結果令他大為(wei) 震驚:2020年發表的神經科學論文中,竟然有高達34%的論文涉嫌抄襲。在醫學類論文中,這個(ge) 比例也達到24%,這些論文造假率遠高於(yu) 2022年所預估的2%基線。
Sabel表示:“這太難以置信了,就好像有人告訴你,你吃的東(dong) 西30%是有毒的。”
來源:Science
這篇發表於(yu) 美國頂尖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的文章,揭露了科學界論文造假泛濫的亂(luan) 象。
來源:Science
學術造假產(chan) 業(ye) 鏈
Sabel使用的論文造假檢測方法或許並不完美,但依然揭開了論文工廠(Paper Mills)灰色產(chan) 業(ye) 鏈的冰山一角。
根據Sabel發表在medrxiv的報告,從(cong) 2010年到2020年的這10年間,疑似造假論文比例從(cong) 16%上升至28%。生物醫學更是論文造假重災區,僅(jin) 2020年就有30萬(wan) 篇論文涉嫌造假。
疑似造假論文主要來自於(yu) 中國、印度、俄羅斯、土耳其和埃及。其中,中國占比高達55%。
來源:medrxiv
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在過去20年中,中國已成為(wei) 世界上最高產(chan) 的科學論文發表國之一。2021年,全球已發表的科學論文有23%來自於(yu) 中國,數量約為(wei) 370萬(wan) 篇,僅(jin) 次於(yu) 以440萬(wan) 篇排名第一的美國。
來源:FT
龐大的論文發表量,也滋生了背後的論文工廠產(chan) 業(ye) 鏈。
無論是穀歌百度,還是社交媒體(ti) ,都充斥著大量論文工廠的小廣告。有需求的買(mai) 家隻要和代理中介聯係就能搞定論文,全程無需與(yu) 代寫(xie) 人接觸。
這些地下作坊使用先進的AI技術進行文本生成、數據統計、圖像處理技術等,以假亂(luan) 真。有些甚至保證論文發布在SCI等頂級學刊,並根據難易程度收取$1,000到$25,000的費用。
據Sabel爆料,在一些專(zhuan) 門出售論文代寫(xie) 的網站上,用戶甚至可以看到有具體(ti) 題目的論文完稿,顧客需要哪一款直接挑選下單即可。
按照每篇造假論文均價(jia) 1萬(wan) 美金來估算,論文造假行業(ye) 的年營收可高達30至40億(yi) 美元。
來源:medrxiv
論文寫(xie) 手主要為(wei) 科學領域的學生、學者和顧問,非常高產(chan) 。一個(ge) 小作坊宣稱自己在全球有300多名寫(xie) 手,每月都能穩定產(chan) 出100多篇可供發表的學術論文。
來源:medrxiv
除了論文寫(xie) 手可以獲利,一些作坊也會(hui) 試圖賄賂雜誌編輯加入,讓他們(men) 給造假論文的出版開綠燈。Sabel作為(wei) 醫學期刊的主編,就收到過論文工廠的邀請,且對方開出的報酬非常可觀。
來源:Science
學術造假的問題由來已久,而論文代寫(xie) 的產(chan) 業(ye) 鏈也並非一朝一夕。
國際科學技術和醫學出版商協會(hui) STM,也曾於(yu) 2022年發布過一篇名為(wei) 《論文工廠》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19-2021年間,每份期刊約有14%的投稿論文疑似造假。
來源:publicationethics
論文造假已經成為(wei) 當代最大的學術欺詐,不僅(jin) 浪費資源,同時很有可能造成信息誤導。
代寫(xie) 的盡頭是非洲?
你在Google、百度輸入“代寫(xie) ”相關(guan) 關(guan) 鍵詞,立馬出現幾千萬(wan) 個(ge) 搜索結果,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代寫(xie) 平台的廣告。
來源:Google
手機裏的各種留學群,也是“24小時全天在線”、“隨時改稿”、“保證通過”等廣告狂轟亂(luan) 炸,狠狠拿捏住了趕due人。
隻是你不會(hui) 想到,對麵替你碼字的可能是個(ge) 非洲小夥(huo) 。
BBC的調查顯示,很多學生會(hui) 找人代寫(xie) 論文,然而經過中介層層外包之後,你的論文最後可能到了肯尼亞(ya) 人手裏。槍手可以通過代寫(xie) ,每月獲得上千美元的報酬,這在當地是非常可觀的收入。
來源:BBC
這些非洲人從(cong) 未走出過國門,但他們(men) 可能比藤校的教授更了解Final考綱,比高等學府的學生更懂前沿學術理論。
在肯尼亞(ya) 首都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相關(guan) 崗位的招聘信息。
長期以來,肯尼亞(ya) 人已經把代寫(xie) 這一行做得風生水起。從(cong) 代寫(xie) 代考到幫你獲得大學學位,他們(men) 為(wei) 歐美學生提供Contract Cheating一條龍服務。
有些代寫(xie) 組織在Facebook和Telegram創建“學術小組”,管理用戶並進行交易,成員動輒上萬(wan) 。
來源:Facebook
不過,你會(hui) 發現很多代寫(xie) 網站的首頁上都是白人照片,這是因為(wei) 肯尼亞(ya) 代寫(xie) 行業(ye) 的規則——絕對不能讓客戶發現寫(xie) 手是肯尼亞(ya) 人。
作為(wei) 底層分包商,他們(men) 如果想在那些代寫(xie) 網站上擁有自己的賬戶,並非易事。購買(mai) 一個(ge) 信譽良好的代寫(xie) 賬戶,甚至高達$4,550美元。但為(wei) 了獲得客源,也別無他法。
來源:BBC
肯尼亞(ya) 人的代寫(xie) 價(jia) 廉物美,收費從(cong) 每頁2美元起,利潤大頭肯定還是讓中介賺了。然而每月數千美元的收入,還是讓很多肯尼亞(ya) 人趨之若鶩。他們(men) 靠著代寫(xie) 賺錢,不僅(jin) 完成了大學學業(ye) ,甚至還蓋上了房子。
一名代寫(xie) 說:“我以前是名老師,賺得太少了,和當代寫(xie) 賺得完全不能比。你問我會(hui) 不會(hui) 受到道德上的譴責?會(hui) ,我心中也會(hui) 不安,但人必須先生存下來才能考慮道德問題。”
來源:BBC
高官之女學術造假,依然進MIT?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MIT招生醜(chou) 聞中,涉嫌學術舞弊的韓國高官之女Alex Han的其中一篇論文大作,就來自於(yu) 肯尼亞(ya) 的專(zhuan) 業(ye) 代寫(xie) 。
來源:hani.co.kr
在接受韓媒采訪時,這名寫(xie) 手展示了電腦中的接單截屏,這篇關(guan) 於(yu) 國債(zhai) 和經濟學原理的論文赫然在列?
來源:hani.co.kr
Alex Han一年內(nei) 發表了10篇頂尖學術論文,出版5本電子書(shu) ,在政治、經濟、曆史、社會(hui) 學、STEM等多個(ge) 領域遍地開花。
來源:change.org
她甚至還在電子工程業(ye) 界權威IEEE上發表了兩(liang) 篇大作,乍一看完全是天才少女高中衝(chong) SCI的節奏。
來源:ieee.org
如此高產(chan) 高質量的論文背後,到底有多少影子寫(xie) 手,我們(men) 不得而知。
根據韓國家長在Change.org請願書(shu) 中所揭露的,這些論文均來自剽竊、代筆、洗稿、造假等學術舞弊行為(wei) 。
來源:change.org
然而不管真相如何,她依然拿到了MIT這所世界頂級學府的入場券。
來源:koreatimes
斯坦福校長也學術造假?
不僅(jin) 學生論文造假,連名校校長也造假。
去年11月《斯坦福校報》發表了一篇報道,稱斯坦福大學校長Marc Tessier-Lavigne發表的多篇論文所使用的圖片都有造假痕跡,疑似存在學術不端。
來源:stanforddaily
最早發現問題的是知名“學術打假人”Elisabeth Bik,她在The Daily上發布了自己的質疑,指出Lavigne校長在《Science》、《Nature》以及《EMBO Journal》上發表的多篇論文均涉嫌數據造假。
Bik稱Lavigne校長署名的論文配圖中存在大量的PS痕跡。疑似用PS的方式進行圖片造假,從(cong) 而讓數據符合論文的需要。
比如這篇發表在《Science》論文中所用的實驗室圖像,似乎隻是把同一張圖片旋轉了角度,就宣稱獲得了“阿爾茨海默病因的開創性研究”。
消息一出,學界嘩然。
Lavigne畢竟也是神經學領域的泰鬥,擔任過多所名校校長、知名醫藥公司的首席科學家,並被授予加拿大勳章的最高榮譽。
結果你說這些成就全靠PS❓
最近他的前公司Genentech出來辟謠,稱他們(men) 采訪了35名相關(guan) 人員,“未發現任何蓄意造假“。
來源:stanforddaily
然而,這些受訪人當中至少有1人曾向媒體(ti) 匿名透露,該學術研究涉嫌造假。
來源:stanforddaily
不過這些疑似造假論文中,Lavigne都隻是聯合作者,問就是不知道?
而且Lavigne校長本人堅持不開口,到底真相如何都是羅生門了。
時代在發展,學術造假的技術也是日新月異。如今有Midjourney這種強大AI製圖軟件的存在,以後根本無需PS,隻要prompt寫(xie) 的好,什麽(me) 圖都能直出。
ChatGPT被學界封殺?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今後的學術造假或將更為(wei) 隱秘。簡單的查重軟件、AI檢測工具,未必能驗出來。
最近爆火的ChatGPT就成了“論文代寫(xie) 神器”,其強大的算法和數據庫,讓造假論文更接近真實原創,並難以被檢測。
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之後機構檢測到的論文造假量呈斷崖式減少。這倒未必是造假論文變少了,而更有可能是手段提升了。
來源:Science
Mike Sharples教授在Twitter上驚呼:10分鍾內(nei) 就可以用ChatGPT創作一篇學術論文。
來源:Twitter
多倫(lun) 多大學副教授Kevin Bryan也發推稱:“不能再布置帶回家做的考試或作業(ye) 了……即使在涉及跨領域知識的複雜問題上,ChatGPT的回答都堪稱完美。”
來源:Twitter
因此諸多學者和研究人員擔心:ChatGPT很可能在一步步“殺死”學術。
來源:Science
學生用ChatGPT寫(xie) Essay,科研人員用ChatGPT寫(xie) 論文......AI直接觸及學術教育領域,對全球的高等教育產(chan) 生巨大影響。麵對這樣爆炸性的變革,我們(men) 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人工智能的強大,讓人感到驚喜的同時又帶著一絲(si) 不安。我們(men) 打開的會(hui) 是一個(ge) 潘多拉魔盒嗎?
盡管AI勢不可擋,眾(zhong) 多平台、高校甚至紐約教育局已對ChatGPT發出禁令。
來源:nbcnews
珍愛生命,遠離代寫(xie)
國外大學對於(yu) 學術誠信非常重視。一旦學生違反學術誠信,可能會(hui) 麵臨(lin) 警告、記過、停學,甚至退學等嚴(yan) 重後果。
無論是論文剽竊、造假,還是濫用他人的學術材料,都屬於(yu) 學術不端行為(wei) 。
那些論文代寫(xie) 打著“你去追求詩和遠方,我來幫你完成作業(ye) ”的旗號,讓不少留學生瘋狂心動。有人因為(wei) 偷懶,有人想要完美GPA,從(cong) 而冒著被學校開除、甚至麵臨(lin) 遣返的風險,鋌而走險走了“捷徑”,真的得不償(chang) 失。
而且代寫(xie) 的質量本身就參差不齊,可能還不如自己寫(xie) 的。甚至還有代寫(xie) “殺豬盤”,一言不合就威脅你去舉(ju) 報學校。
有的同學說,那我用ChatGPT總行了吧?事實上,已經有不少高校將ChatGPT論文視為(wei) AI作弊了。
來源:小紅書(shu)
即使僥(jiao) 幸不被發現,當你打開ChatGPT輸入論文題目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自己留學的目的是什麽(me) ?你想要收獲的,究竟是一紙文憑,還是真正獲得知識?
希望同學們(men) 還是腳踏實地,也希望如今愈發浮躁的學術圈能夠恢複原來的模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