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型學術科研背提項目作為(wei) 美本申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活動之一,近年來逐漸從(cong) 被捧在手心的香餑餑,變成了被認為(wei) “給錢就行”的水項目。這段過程到底發生了什麽(me) ?而我們(men) 如今又該如何理性客觀看待這個(ge) 市場?
今天就以局內(nei) 人的視角跟大家淺嘮一下這個(ge) 話題,若有不妥帖與(yu) 不恰當之處,歡迎大家留言區理性討論(如果你一定要杠,那就是你說的對)。
學術科研背提於(yu) 2016年左右逐漸成熟,也正是從(cong) 這一年開始,整個(ge) 背提行業(ye) 呈井噴式增長,而疫情導致的夏校取消又給線上科研添了一把火。
嚐到甜頭的投資人們(men) 沉浸於(yu) 資本的狂歡中,自然不會(hui) 放過這波風口。資本的加入又催化出了一批麵向不同客群的背提機構,比如:J某、Z某某某、A某某、S某。市場也在此需求下演化出了五花八門的科研項目。
而如何從(cong) 這些紛雜類目中選到適合自己的項目,讓爸爸媽媽辛苦賺的W們(men) 去到該去的地方,其中門道還是很多的。
科研機構內(nei) 部的分工
通常科研機構內(nei) 部的分工大致分為(wei) 四類:
學術聯絡部門(對內(nei) ):
在大大的學術圈裏挖呀挖呀挖,發多多的郵件,撈多多的教授。
學術教研部門(對內(nei) ):
我是一個(ge) 特別不固執的人,我非常在意別人對於(yu) 課題的訴求。如果你能一遍通過我的方案,那我覺得這件事情,泰酷啦!
學術谘詢部門(對外):
推薦項目、匹配項目,如果你選擇我,那你人還怪好的嘞。
學術服務部門(對外):
事多錢少老保姆,吃草擠奶,我司雇我在。
牛校buff,身份buff
學生在挑選付費背提項目時,經常會(hui) 問的一個(ge) 問題是:“我的夢校是XXX,你們(men) 有XXX的教授嗎?是終身教授嗎?能出推薦信嗎?”
出於(yu) 思維慣性,學生或家長會(hui) 天然地認為(wei) ,科研項目的選擇一定是以資曆越深,學校背景越好的教授為(wei) 基準。職稱和學校確實是一個(ge) 重要的評判標準,但不應該作為(wei) 判斷項目是否合適的主要標準。
導師的研究方向與(yu) 學生學術興(xing) 趣的匹配度才是從(cong) 課題角度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在選擇教授時,主要看重以下幾點:
1)研究方向是否和學生的興(xing) 趣相符?
2)是否有輔導高中生的經驗?
3)教學方法是否符合高中生的能力?
4)是否足夠耐心和負責?
綜合這幾條下來,學生在第一步選擇項目的內(nei) 容度上算是基本匹配了。但這些東(dong) 西,往往學生溝通的時候想不起來去問,而接待的顧問自己也不一定清楚。
科研背提行業(ye) 谘詢顧問的門檻不算高,能力參差不齊。
好的谘詢顧問頭腦靈活、思路清晰,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不同課題與(yu) 教授的優(you) 劣勢,保證學生的體(ti) 驗和收獲。
差的谘詢顧問就隻能停留在報菜名環節,學生選啥全憑緣分。
有效課時
除開剛剛所說的課題及內(nei) 容,很多家長抱著“一分價(jia) 錢一分貨”的心態,認為(wei) 差不多的價(jia) 格下,課時越多越劃算。
現今市麵上的背提機構的課時普遍在40-60小時,但也有不少項目動輒就是100+或者200+(恨不能把“劃算”兩(liang) 個(ge) 大字寫(xie) 在臉上)。
但這些課時到底是噱頭還是福利?各位學生和家長是需要心明眼亮一點的~
分辨有效課時,首先最具含金量的一定是教授課時。
教授課時還會(hui) 分成直播教學課、錄播課以及直播科普講座。總的來說含金量依次遞減。
直播帶討論性質的課程通常會(hui) 比錄播來的更生動,在解答問題上也會(hui) 更有效率。
科普性質的講座通常隻適用於(yu) 給一些低齡學生,對學術興(xing) 趣還不是很明確的學生作為(wei) 學術探索使用。
除此之外,教授的高強度課時之後,能否提供同樣有效且負責的輔導課也很重要。
有的項目課程結束就結束了,全靠學生自己消化,而有的項目則會(hui) 安排助教幫助學生複盤課程內(nei) 容,並協助學生完成論文。
前者更適合學術底子過硬且自主能力強的學生,後者更適合科研入門階段的學生。
此外,對於(yu) 一個(ge) 科研項目來說,課下和課上的投入同等重要。
課上導師會(hui) 提供足夠的信息量和學術指導。這些信息的吸收運用、研究的執行都需要學生線下完成。
如果你家小朋友是躺平/摸魚劃水/踩西瓜皮黨(dang) ,那也不要指望這些少則幾十多則幾百的課時能有什麽(me) 切實的效果了。
什麽(me) 情況下選擇付費科研背提最合適?
●當學生不知道自己要什麽(me) 的時候,科研機構的項目清單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拓寬思路。
●當學生非常清晰知道自己要什麽(me) /興(xing) 趣方向非常小眾(zhong) ,且科研機構可以提供非常有針對性+相對定製化的項目。
●已經做了實踐類活動,但不知道如何將其深化/理論化,希望有老師能手把手帶。
●想衝(chong) 擊頂尖夏校,但目前所在學校and/or留學機構無法提供合適的活動/項目。
●家裏沒有預算限製。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