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對日本高中的向往,或源於(yu) 《日在校園》,或起於(yu) 《Lovelive!》。可以說,日漫風靡了多久,中國學生對日本高中生活的向往就持續了多久。以至於(yu) 現在隨處可見滿大街的jk(女子高中生)和dk(男子高中生)穿搭,大概都是為(wei) 了安撫一下年少時沒能在日本讀過高中的遺憾吧!
如今隨著留學生越來越多,網絡越來越發達,隨便一個(ge) 社交媒體(ti) 網站上,都能看到無數關(guan) 於(yu) 日本高中的問答帖。
那麽(me) 今天老師就收集幾個(ge) 關(guan) 於(yu) 日本高中最有意思的問題來一一解答,為(wei) 同學們(men) 展示一下真實的日本高中麵貌吧!
一、日高的畢業(ye) 季真的那麽(me) 浪漫嗎
關(guan) 於(yu) 這個(ge) 問題,老師的回答隻有兩(liang) 個(ge) 字:是的!
你可以盡情想象一下,在櫻花飛舞的校園裏,男孩女孩們(men) 結束了他們(men) 的青春期,好友之間互相擁抱,送上鮮花和對未來的祝福;在學生時代就暗生情愫的少年少女們(men) 趁機表白,或許你也曾聽說過“製服第二個(ge) 紐扣”的傳(chuan) 說。
其實這麽(me) 浪漫的畢業(ye) 典禮(卒業(ye) 式),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要歸功於(yu) 櫻花。日本的畢業(ye) 時間和中國不一樣,並非如火如荼的六七月,而是每年的三月。這個(ge) 時間段,正是日本櫻花盛開的季節,北到北海道,南到衝(chong) 繩,整個(ge) 國家都被美麗(li) 的櫻花所覆蓋著。
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日本的畢業(ye) 時間如此特別呢?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日本高中的學期製度了。
我國的學期製度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每個(ge) 學年都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學期:秋季9月份開學,第二年1月份放寒假;春季3月份開學,7月份放暑假。由於(yu) 高考被設置在了6月初,所以中國高中生的畢業(ye) 季往往都頭頂烈日,汗流浹背。
但日本不太一樣。
一般來說,日本中小學每個(ge) 學年采取的是3個(ge) 學期的製度:每年3月開始一個(ge) 新的學年,7月中旬放暑假,這是第一個(ge) 學期;同年8月底回學校上課,聖誕節左右放寒假,這是第二個(ge) 學期;次年1月初開學,到3月中旬放假,這就是第三個(ge) 學期。
因此,每年三月份的時候,即使是中國的短視頻平台上,也到處都是日本高中生們(men) 畢業(ye) 典禮上瘋玩的身影,看得人不禁感歎青春真是太美好了!
三月在日語裏有許多非常浪漫的說法,例如:彌生(やよい),桜月(さくらづき)、花見月(はなみげつ)、春惜月(はるおしみづき)等等。“春惜月”,短短的三個(ge) 字,蘊含著萬(wan) 千依依惜別的心情和對未來的憧憬,也代表了日本高中生們(men) 美好的畢業(ye) 季。
當然,也有不一般的情況。極少數學校采取的是雙學期製度,這和國內(nei) 一樣,隻不過時間有所差異。日本的雙學期通常是4月開學,9月放假,到10月份開始第二個(ge) 學期,次年三月結束一個(ge) 學年。這樣的學期製度就和很多學部、大學院是差不多的了。
二、日本的高中生都很輕鬆嗎
真實的日本高中生一點也不比國內(nei) 的高中生輕鬆。
日本的高中也分為(wei) 國立、公立和私立。根據綜合情況來看,一般是國立優(you) 於(yu) 私立優(you) 於(yu) 公立。如果你準備參加高考,並且就讀於(yu) 一所專(zhuan) 注考學的國立或私立高中,那壓力也是相當大的,學生們(men) 也需要將教材看到滾瓜爛熟,每天做大量的題來保證自己的升學,甚至還需要擠時間來參加“私塾”——也就是我們(men) 所熟知的補習(xi) 班。
01日常作息
下麵我們(men) 先來簡單看一下日本高中生一天的校園生活。
總體(ti) 來說,日本中學每天早上8:50上課,一節課50分鍾,一共六節,還有半個(ge) 小時的HR,一直到下午3:00放學。這個(ge) 在校時長確實可以讓整個(ge) 中國的中學生羨慕嫉妒恨了,而且整個(ge) 日本所有的高中基本上都是這個(ge) 安排,很少有差距非常大的;而在中國,如果換個(ge) 城市換個(ge) 學校,上下學的時間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HR”:可以理解為(wei) 每天上午和下午的課程開始前的15分鍾,一般用來做做團建、開開班會(hui) ,或者集體(ti) 自習(xi) 。
當然了,這個(ge) Schedule不代表你可以上午8:40踩點到校,一到下午3:00就放學回家打遊戲。如果學生念的是普通的高中,那麽(me) 放學後的時間除了勻一點給社團活動,剩下的都用於(yu) 參加“私塾”,或者回家裏拚命刷題。
為(wei) 了考大學,大家都很拚。
02課程安排
關(guan) 於(yu) 課程的安排,每個(ge) 學校大體(ti) 相同:主科(語數英)一天兩(liang) 節,其他科目一天一節,剩下的課程要分給非考學科目,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家政課。日本真的是非常注重培養(yang) 學生的家政能力,而且不論男女,課上一般做飯搞衛生以及縫縫補補,還是很有趣的。
我們(men) 從(cong) 這裏就能看出來,日本的排課相較而言是不那麽(me) 應試的。因為(wei) 日本的中小學教育普遍認為(wei) ,學校的職責是為(wei) 學生提供教育,終極目的並不是要把學生送進大學校門。
這一點,即使是那些專(zhuan) 注考學的高中也是一樣的,他們(men) 隻是提供了更加優(you) 質的考學課程,至於(yu) 要不要努力去學,要不要考大學,還是看個(ge) 人,更不會(hui) 出現把音體(ti) 美課讓給語數英的情況。
03教學內(nei) 容
在日本,升學考試主要是以下這幾科:國語、數學、外語(有聽力)、理科、地理曆史、公民社會(hui) 。
各科目的具體(ti) 教學內(nei) 容會(hui) 拆分得非常細致,比如理科會(hui) 分為(wei) 化學和物理、生物等;公民社會(hui) 則會(hui) 拆成社會(hui) 、倫(lun) 理和政治。
而日本的國語課程,也會(hui) 學習(xi) 很多中國的古文和詩詞,甚至還包括了成語故事,有些詩詞和古文生僻到拉出一個(ge) 中國的文科生都未必聽說過。
(日本高中的國文課程大綱)
再來是數學。很多中國學生對日本高中最深的誤解還有一個(ge) ——數學都很簡單,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那就先誠邀各位來感受幾道日本的高中數學題,雖然看不懂日語,但是這熟悉的公式和函數圖也一定會(hui) 讓不少經曆過的同學心頭一緊,頭皮發麻……
事實上,在日本的“高考大綱”中,關(guan) 於(yu) 數學的要求也非常高,中國高中有的數論初步、微積分、棣莫弗公式、三角函數的和差化積,他們(men) 也一樣不少。
這套如同黑白雙煞一般的習(xi) 題集,在日本高中生的心目中基本等同於(yu) 我國學生眼中的王x雄和薛x星,地位不亞(ya) 於(yu) 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其中題量之大、題型之複雜,可以說是不少日本學生“青春期的噩夢”。
雖說日本高中生有著相對來說較為(wei) 寬鬆的作息時間,畢業(ye) 班的老師們(men) 也不會(hui) 成天耳提麵命,學校裏更不會(hui) 掛滿努力學習(xi) 考大學的橫幅,但是每一位想要考大學的學生心裏都有一塊“警鍾”,時時刻刻在提醒他們(men) 要加倍地努力學習(xi) 。
畢竟,北大隻有一所,東(dong) 大也隻有一所。
三、怎麽(me) 樣才能去日本讀高中?
前麵介紹了那麽(me) 多關(guan) 於(yu) 日本高中的事情,如果有同學想要去日本讀高中,應該做些什麽(me) 呢?
接下來,老師就為(wei) 大家介紹一下日本高中留學的大致情況吧!
01日本高中也有排名嗎?
如果參加過國內(nei) 的中考,同學們(men) 一定清楚自己所在的城市哪所高中是最好的,是重點高中。一般來說,我們(men) 判斷一所高中是否優(you) 秀,主要參考它的本科升學率。但在日本卻不太一樣,日本高中的排名要看一個(ge) 很特殊的指標——偏差值。
這個(ge) 所謂的偏差值就是個(ge) 人標準成績分,也就是你在整個(ge) 所屬群體(ti) 內(nei) 部的排名情況。
偏差值的簡略計算方式一般是:個(ge) 人成績-本次考試所有人平均分+50,取整數。對應的個(ge) 人能考上普通大學的偏差值是50分左右,名門學校60分左右,頂尖70分左右,超一流大學80分左右。
但是,每一所高中的具體(ti) 偏差值情況是不會(hui) 被公開發布的,因此,對於(yu) 各高中也沒有一個(ge) 明確的官方排名。雖然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些所謂的“日本高中排名”,但那些榜單都並非官方權威。同學們(men) 在擇校時可以適度參考,但也要看排名的具體(ti) 指標是什麽(me) ,切忌迷信排名,還是要選擇報考真正適合自己的學校。
02申請流程
一個(ge) 國際生能夠進入什麽(me) 樣的高中就讀,主要看這個(ge) 學生筆試和麵試的成績,以及他的綜合學習(xi) 能力。
通常情況下,招收國際學生的日本高中,會(hui) 在每年8月份派招生老師來到國內(nei) 進行招生初次麵試,9月底10月初的時候進行筆試和第二次麵試。基本上第二次的考試成績就決(jue) 定了學生能否得到這所學校的offer,極少數的學生會(hui) 在次年1月份被要求前往日本參加複試。
如果幸運地被錄取了,那麽(me) 第二年3月份之前,就可以收拾行李,帶上材料,前往日本等待入學。
注意事項:
在這整個(ge) 流程中,第一次麵試是需要家長和學生一起進行的。學校考察的是學生的日語能力、留學意向,以及整體(ti) 的家庭麵貌。 第二次的麵試就更加重要了,整個(ge) 過程將會(hui) 全程錄像,同時也需要家長一起參與(yu) 。
麵試結束後就是筆試。筆試的內(nei) 容一般為(wei) 英語、數學以及國文(日語),這三科隻要有一科成績出色,就會(hui) 是一個(ge) 重要的入學參考標準。當然了,各個(ge) 高中也會(hui) 仔細觀看考生的麵試視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生和第一次麵試相比,日語水平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會(hui) 被麵試官認為(wei) 你是一個(ge) 非常努力的學生,這是一個(ge) 非常有價(jia) 值的加分項。日本的學校尤其看重這方麵的素質。
03申請要求
1)對學生的要求
①年齡15~18歲之間的青少年
②已接受國內(nei) 的九年義(yi) 務教育,並有初中畢業(ye) 證明
③有高中錄取通知書(shu) 、在讀證明
④正規院校一年以上日語學習(xi) 證明
2)對家長的要求
①經濟上可以支持孩子在日本讀書(shu) 和生活
②思想上全力支持孩子的留學
③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及時引導
日本現在由於(yu) “少子化”,高中生源嚴(yan) 重不足,政府和學校都希望可以增加國際生的數量來填補空缺,主要的招生範圍還是在中國、韓國、越南等東(dong) 南亞(ya) 地區。所以,如果你有高中留學日本的意向,現在可以著手準備起來了!
四、日本的“高考”是什麽(me) 樣子的?
對於(yu) 日本的高中生而言,考大學或許並非一個(ge) 必選項,但相信對那些來到日本就讀高中的中國留學生來說,通過“高考”進入一個(ge) 好大學是一個(ge) 很重要的目標。
那最後,老師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日本的“高考”吧!
如果考生在高中時期就在日本就讀的話,是需要和日本本國學生一起參加“本地高考”的,也就是和日本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日本大學的入學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為(wei) 一般入試,推薦入試和AO入試。
01一般入試
一般入試分為(wei) 兩(liang) 步,「中心試驗(センター試験)」和「校內(nei) 入試」。
1)中心試驗(センター試験)
中心試驗和我國的高考非常相似,也是日本大學入學最主要的形式,每年報考人數大約在50萬(wan) 人左右。該考試全國統一時間、統一試卷開考,考試時間一般是每年1月份。
中心試驗的科目比較多,可分六個(ge) 大類,共30個(ge) 考試科目,學生根據報考院校的要求自行選擇幾門來考試。一般來說,國公立大學需要考7門,而私立大學隻需要考3門。
但是!就在去年一月份,日本文部科學省頒發了新的高考方案,也就是進行了高考改革,一直以來實行的中心試驗被“大學入學共通試験”(大學入學共通テスト)代替。
(日本文部科學省決(jue) 定考試實施日期)
改革後的共通試驗在目前整體(ti) 上和中心試驗相同,都是六個(ge) 大類30個(ge) 考試科目,而最大的變動就是取消了英語現場考試,改為(wei) 英語成績提交係統。
英語科目將全麵考察學生的聽說讀寫(xie) 綜合運用能力。
此次英語科目變動的目的,主要是為(wei) 了更全麵地考查學生的聽說讀寫(xie) 綜合運用能力,而在此前的大學入學考試當中,英語方麵隻重視讀和聽的環節。新的改革方案中計劃全麵測評學生的“聽說讀寫(xie) ”四項能力,同時還將引進一些通用英語考試成績作為(wei) 參考。
2)校內(nei) 入試
考生們(men) 在參加完中心試驗(改革後的共通試驗)之後,接著就可以根據個(ge) 人情況報考各大高校的二次試驗,也就是校內(nei) 入試。
所謂的校內(nei) 入試,其實就是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具體(ti) 考試科目和選拔標準由各校自行決(jue) 定。為(wei) 了進行人才的再次篩選,一些頂級國公立大學(七帝大)的校內(nei) 入試難度可能會(hui) 比共通試驗更高。
一般情況下,日本的國公立大學的二次試驗都設置在2月底至3月中旬,分為(wei) 前後期兩(liang) 次考試(意思是可以參加兩(liang) 次),有的學校甚至還有中期試驗。理論上來說,考生們(men) 可以報考三所不同的大學,當然也可以參加同一個(ge) 學校的二次試驗2到3次,放榜(合格發表)日則在3月20日左右。
校內(nei) 入試的筆試及麵試內(nei) 容均由學校自己安排,筆試通常是2~3門專(zhuan) 業(ye) 課考試,會(hui) 涉及到名詞解釋或者寫(xie) 小論文,其次麵試成績也非常重要。院校會(hui) 根據筆試和麵試的成績綜合考慮。
Tips:
有了解過日本留學的同學可能對“EJU”這個(ge) 詞比較熟悉,這是留學生申請日本大學時需要參加的考試。此處需要區分的一點是,EJU是針對留學生的“高考”,又叫“留考”,和在日本直接就讀高中參加的“本地高考”是不同的考試。留考成績對於(yu) 各大院校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國際招生指標,學校一般都會(hui) 限定留考分數達到xx分以上的學生,才可以報考該院校的“校內(nei) 入試”。
02推薦入試
推薦入試僅(jin) 次於(yu) 一般入試,也是一類非常重要的大學入學方式。尤其是一些私立大學,他們(men) 在招生入學方式上相比起國公立大學會(hui) 更加多樣化。每年有非常多的私立大學的生源都來自於(yu) 推薦入試。當然了,也有許多國公立大學的學生是通過這種方式入學的。
推薦入試原則上考生不需要參加文化課考試,是否能入學,隻取決(jue) 於(yu) 考生所在高中校長的推薦書(shu) 。
如果學生有誌進入私立大學,可以提前到學校的官網上查詢相關(guan) 應募要項。
03AO入試
AO,指的是大學的入學擔當事務局(Admissions Office),是負責包括入學者選拔在內(nei) 的整個(ge) 招生業(ye) 務的大學專(zhuan) 門組織。
AO入試由學生自主提交申請,申請環節的重點是書(shu) 類選考(材料審查)和麵試(有的學校可能沒有麵試)。相比一般入試和推薦入試,AO入試顯得更加靈活,無論你是什麽(me) 國籍,隻要滿足了目標大學的招生要求,就可以進行申請。
該入學方式最大的優(you) 點就是,它並不以考生此前的學習(xi) 或考試成績高低作為(wei) 合格與(yu) 否的唯一參考標準,而是更加側(ce) 重學生的“個(ge) 性”和綜合才能。
各個(ge) 大學AO入試的規則都會(hui) 有一些細微的不同,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主要包括:
出願(報名)→第一次選考(論文、資料審查等)→第一次選考合格→第二次選考(麵試、口頭問答等)→合格。至於(yu) 各階段的具體(ti) 要求,考生還是得去查詢各大學官網的募集要項。
以上就是一些日本高中的大致情況和留學相關(guan) 信息。
同學們(men) 一定要注意的是,日本高中是近幾年才開始重視國際生源。多數情況下,學校會(hui) 將國際學生混插入當地學生班級中,也會(hui) 派專(zhuan) 門的老師跟進和照顧這些留學生。但即便如此,有些學校接收國際生的經驗仍然存在不足,管理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同學們(men) 在擇校的時候一定要更加慎重。
最後,祝有誌者都能實現自己的日本高中夢~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