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陪讀老爸談:什麽時點出國上學合適?(一)

有不止一個(ge) 家長(涵蓋各個(ge) 年齡段)問我,什麽(me) 年齡出國讀書(shu) 合適?

其實這個(ge) 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或者說,每一個(ge) 年齡段出國讀書(shu) ,都有他自己的道理。

在這篇文章裏我指的是低齡留學這個(ge) 階段。這裏有個(ge) 隱含的前提,就是家長認為(wei) 早一些接受國際化教育,對孩子將來有好處。那麽(me) 在現在這個(ge) 看起來逆全球化的形勢下,是否還要堅持國際化道路?這個(ge) 不是我的這篇文章、或者說我這樣一個(ge) 家長能夠說清楚的事情。

我家孩子是從(cong) 小學六年級起從(cong) 北京海澱區的一所很有名的“勞動節”小學出來,來到加拿大就讀小學的。想當時,我們(men) 很早就把自己“雙減”了,所以我家孩紙直到高中畢業(ye) 一直都不是所謂的“競賽型”選手。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們(men) 也像其他孩子一樣,去參加了奧數和一些競賽班。但是當我們(men) 發現,孩子被搞得眼神都有些不對了,每個(ge) 周末都在忙碌滴上課和寫(xie) 作業(ye) ,自由伸展的時間被大大壓縮。於(yu) 是上了一年我們(men) 果斷停止了。

什麽(me) 階段要幹什麽(me) 事情,孩子的成長是有客觀規律的。而且我相信,感興(xing) 趣自然就能感興(xing) 趣,在某一方麵有靈性是能夠在不斷地深入嚐試的時候發現的。後來我們(men) 的重點轉向了基礎的數理訓練,甚至是她感興(xing) 趣的速算。以及中文的文字表達能力。

當然還有英語(不過當初她去的英文興(xing) 趣輔導機構現在都不在了)。在臨(lin) 去加拿大之前的最後一年還開始學習(xi) 了法語,也是為(wei) 她能夠平滑對接加拿大的法語教育做準備。不過當時在滿北京城找不到一個(ge) 能教魁北克法語的地方,我們(men) 就是學的現代法國法語。
這個(ge) 年齡出去,中文已經不會(hui) 忘了,正常的中文表達,以及中文的思維邏輯都已經形成。

後麵,由於(yu) 孩子大腦還在不斷發育和成熟,以及因為(wei) 生活和學習(xi) 完全沉浸在英語世界裏,對英文思維邏輯的掌握也是可以的。(再大一些中文思維固化之後就改不過來了)。

後來想一想,她在北京的這個(ge) 小學真的是挺好的。老師認真負責,教育教學水準高,又不太雞。素質教育的課程設置方麵,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還有一門“單片機”的科目,後來想來,這個(ge) 科目可能是從(cong) 孩子在思維邏輯形成的階段,給孩子建立了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基礎概念。以後再接觸這些東(dong) 西自然就覺得沒有什麽(me) 障礙了。

其實當時還有機會(hui) 保留了學籍。也正是因為(wei) 保留了學籍,還可以參加北京小升初的電腦派位。派位的時候,很幸運地被派到了非常著名的國慶學校(National Day School)。(關(guan) 於(yu) 北京的學校,諸位原諒我不不能說得太接)。後來我們(men) 還認真想過,要不要回來上一年,因為(wei) 我們(men) 的一些外企以及外派的朋友的孩子有這樣幹的。但是為(wei) 了考慮到受教育的連續性,生活環境以及人際交往圈子的穩固性尤其是考慮英語世界的思維邏輯,我們(men) 還是決(jue) 定在加拿大繼續上下去,並且開始認真準備高中私校的申請。
這裏還有一點,還是要得益於(yu) 我的母親(qin) ,孩子的奶奶。

奶奶是小學退休數學教師,她對於(yu) 數學教育、競賽培訓有自己的看法。包括,在小學階段如何培養(yang) 良好的學習(xi) 習(xi) 慣,如何在小學中高年級這個(ge) 年齡段從(cong) 形象思維模式轉化為(wei) 邏輯思維模式的時候給予什麽(me) 樣的訓練。可惜我們(men) 父母兩(liang) 口子都不是從(cong) 事教育行業(ye) 的,這樣的思維體(ti) 係恐怕要失傳(chuan) 了。

當時她對我們(men) 說,如果要走國際化道路,晚走不如早走。既然不想在小升初階段那麽(me) 雞,而且也在相應的年齡和年級學段獲得了當時應當有 所有的知識點,那麽(me) 就要選擇最優(you) 效率的做法。這也是在小學5年級的時候對我們(men) 小家庭做出行動的一個(ge) 重要推手。

事實證明,小學6、7、8年級在加拿大,還真是收獲很多。當然和那些很早規劃什麽(me) 年級競賽必須達到什麽(me) 水平,標準化考試要達到什麽(me) 分數的家庭來說,我們(men) 的目標不夠量化,甚至不夠“激進”,但是我還是要說,這沒有一個(ge) 統一的模板,適合就好。

再返回來說什麽(me) 年齡段出國讀書(shu) 這個(ge) 話題。說說其他年齡段。

如果在小學四年級之前出來讀書(shu) ,長大之後,就我觀察的樣本而言,中文水平就會(hui) 相對差一些。思維模式則完全是西式的。如果想要提高中文水平,靠家庭或者上一代的影響已經並不足夠了,需要中文學校。

過來的時候年齡再小,則就和在這邊長大的孩子沒有什麽(me) 區別了。

很多家長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家長,總是對中文這個(ge) 事情充滿糾結。我了解家長的想法,其實還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橫跨中西,並不是像表麵上說的那樣出來之後就怎麽(me) 怎麽(me) 樣。

我隻能說,家長自己想清楚就好,把自己內(nei) 心最深處的東(dong) 西挖掘出來,然後根據自家的情況提供給孩子選擇的機會(hui) 和可能。相比之下,印度及日韓家長,乃至溯源到歐洲的非英語為(wei) 母語的家長,就沒有這麽(me) 糾結。

再往大的年齡段說。

如果是初中出來上學,比如小升初之後的初一,對於(yu) 外國習(xi) 慣的說法就是7年級。好處是在中國完整地完成了小學階段,與(yu) 此同時帶來的另一個(ge) 後果就是,由於(yu) 國外高中是從(cong) 9年級起相當於(yu) 初三,在外國的初中或者是沒有初中的地方就還是小學階段,隻有兩(liang) 年的時間。如果還有誌於(yu) 在高中考取一所頂級私校,在8年級第一學期就要開始申請了。那麽(me) ,他出國的調整適應期就隻有一年的時間。這個(ge) ,家長自己琢磨吧。

如果孩子的教育背景原本就有國際化背景,6升7直接申請頂私也是可以的。

如果想在外國接受一個(ge) 完整的高中教育,那就要在8年級升9年級的這個(ge) 學年進行申請。就是說,在中國的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申請,初中三年級這個(ge) 時段就已經在外國了。

唯一遺憾的是,不可能完成在中國的完整初中了。這個(ge) 年齡段的孩子,中文思維大致已經形成了,口音什麽(me) 的可能也改不了了,(我所說的是絕大部分情況,不同意的網友不要噴我),但是好處就是,數理基礎可能更紮實一些。

這個(ge) 年齡(之前)出國,還有一個(ge) 好處,英美大學認為(wei) 這是完整地在英語世界完成了高中教育,不用特地來準備英文水平的標化考試。當然,實際的水平還是要有的。如果來申請各種頂私,頂私也會(hui) 要求有一些標化成績。

有關(guan) 低齡留學什麽(me) 時間出來合適的話題,暫時講到這裏。年齡再大一些的就是高中階段的,我會(hui) 在下一篇文章裏講。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3美國八大藤校錄取率及托福分數要求

下一篇

什麽時點出國上學合適?(二)-續談高中階段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