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退學會內地讀書的家庭後來怎麽樣了?

目前香港疫情卷土重來,確診人數不斷飆升。香港校園經曆了停課、複課、再停課的日子,在網課前苦苦守候的香港跨境學童家庭重燃的希望被再次熄滅。

跨境上學本就不容易,持續兩(liang) 年的封關(guan) 政策,讓近3萬(wan) 名香港跨境學童成了“家裏蹲”,部分有有足夠經濟實力的家庭會(hui) 安排家長專(zhuan) 門赴港陪讀,但大多數家庭不得不麵臨(lin) 兩(liang) 種選擇。

要麽(me) 繼續等待香港內(nei) 地通關(guan) ,孩子隔著小小屏幕聽課,沒有老師麵對麵的督促,沒有同學陪伴,沒有校園生活。要麽(me) 直接把孩子轉學回內(nei) 地,用香港身份走內(nei) 地升學的道路。

從(cong) 孩子成長角度來看第二選擇似乎更好,也確實很多從(cong) 香港轉學回內(nei) 地,導致香港多校縮少班級數量。

那些從(cong) 香港退學回到內(nei) 地的港寶家庭,如今怎麽(me) 樣了?圖源|網絡

可港寶從(cong) 香港退學,回流到內(nei) 地真的如想象中那麽(me) 容易嗎?很多家長跟我們(men) 分享了轉學之後的感受。

教育成本

由於(yu) 香港實行15年義(yi) 務教育,大多數跨境家庭的孩子一直享受著由香港政府提供的免費教育。疫情期間,每位學生家長的銀行賬戶,都有數千現金到賬,亦可免費申請用於(yu) 網課的新款平板電腦。如有需要,跨境生可以向政府申請援助津貼,批準後一年可以拿到近2萬(wan) 元港幣。

久而久之,他們(men) 已經習(xi) 慣優(you) 質教育像空氣一樣免費且隨處可見。如今返回內(nei) 地想要避免子女教育降級,繼續就讀同水平的學校,則需要支付高昂的學費。不過香港身份也給這些孩子報名國際學校時帶來很大幫助,不受戶口國籍限製,直接入讀純外籍國際學校。

Tina今年讀小學5年級,當年父母選擇在香港生下她就是希望可以接受到更好的國際化教育,她也不負眾(zhong) 望,在IB教育體(ti) 係的公立學校中保持著中上遊的成績。

現在回到內(nei) 地,Tina的父母隻能讓孩子繼續讀IB學校,以便更好地銜接。那麽(me) 就隻能選擇課程相匹配的國際學校,這樣一來不算孩子生活開銷和興(xing) 趣班費用,學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好在因為(wei) Tina是香港身份,在申請國際學校時沒有身份門檻,比普通內(nei) 地小朋友入學輕鬆容易很多(優(you) 質國際學校往往隻招外籍或港澳台學生,內(nei) 地學生不納入招生範圍)。

Tina的父母也坦言,不後悔為(wei) 孩子規劃的教育的道路,得益於(yu) 之前在香港求學的生活積累,如今Tina在國際學校裏外語能力數一數二,孩子也越來越自信開朗了。

升學途徑

如果父母不打算讓孩子就讀國際學校,可以轉戰公立學校或者港人子弟學校。之前李女士一直在等待通關(guan) 和轉學內(nei) 地之間搖擺不定,非常糾結。最後讓她下定決(jue) 心做出選擇的是看到深圳一家港人子弟學校的招生簡章。

學校以英文為(wei) 主要教學語言,融合了深港教育優(you) 勢,建校目的就是為(wei) 了服務擁有香港身份的孩子,而且學費比國際學校要低很多。這樣一來港寶的身份優(you) 勢在升學時可以最大化的發揮出來,其他內(nei) 地同學隻能通過高考升讀大學,而他們(men) 卻有更多捷徑,比如DSE考試或者港澳台華僑(qiao) 生聯考都是走進名校的跳板。

DSE考試相當於(yu) 香港的高考,但是試題的難度以及考試的數量都大大降低,同時成績受海外、香港、內(nei) 地三方認可,選擇範圍更加寬廣。港澳台華僑(qiao) 生聯考顧名思義(yi) 就是專(zhuan) 屬於(yu) 港澳台華僑(qiao) 學生的升學方式,具有政策寬鬆、錄取分數低等優(you) 勢,200分升本科、400分上985院校,是重要的名校跳板。

英聯邦教育體(ti) 製,使得香港教育體(ti) 係更與(yu) 國際教育接軌,先不說在課程、課本上的差別,單從(cong) 教育理念方麵來看,就會(hui) 給回流學童造成重大影響。應試教育體(ti) 係下的培養(yang) 模式、全新氛圍的校園環境、陌生的同學玩伴,能否適應,如何適應,都是跨境家庭需要思考的命題。圖源|網絡

來自深圳的周爸爸和我們(men) 說:“疫情讓我和孩子有了更多相處的時間。轉回內(nei) 地上學後我明顯發現兒(er) 子變得更加沉默寡言,很難溝通。”

後來通過班主任了解到,身為(wei) 插班生的周秋秋很難融入班裏已經形成的團體(ti) 氛圍,對於(yu) 他時不時冒出一句英文的行為(wei) ,班裏同學總是在底下竊竊私語。或許孩子們(men) 並沒有惡意,可這些在周秋秋看來就是大家排斥他的方式。

相比較周秋秋,小學二年級的Noble就幸運很多,他告訴爸爸媽媽,香港的同學和內(nei) 地的同學沒有區別,都是可以一起踢足球的小夥(huo) 伴。而且因為(wei) 上學離家更近了,他開心的不得了。

跨境學童的生活,可以說是大灣區多城生活方式的縮影,不同的選擇意味著孩子不同的升學道路。家長可以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也希望香港可以早日控製疫情,爭(zheng) 取在2022年實現通關(guan) ,如此跨境家庭也能早日鬆一口氣!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2年ACT考試難度分析:整體難度中等

下一篇

2022年香港優才計劃最新評分標準出爐!80分以上即可申請!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