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賽倒計時3天
讀題前的問題意識
讀題中的標注意識
讀題後的結果意識(有模板)
讀題還用經驗分享??
是的,這是我們(men) 模擬後的一大經驗。如果隊伍裏對賽題沒有達成一致的理解,可能出現的問題是:
問題1:很多個(ge) task最後串不到一起,每一個(ge) task都要臨(lin) 時想解法…
問題2:這個(ge) task是求什麽(me) ,你理解是這個(ge) ,我理解是那個(ge) …開始argue&defend
讀題的意識
像做閱讀理解一樣,帶著目標、目的去讀題,往往事半功倍。讀題前不如再重複一下下麵的6個(ge) 問題。
*每個(ge) 人在隊伍裏的角色是不一樣的,這就注定在理解整個(ge) 題目的基礎上,每個(ge) 人讀題的重點不一樣。可以根據隊伍設置,進行側(ce) 重點的分配。
①這個(ge) 題目的主題是什麽(me) ,或者是在什麽(me) 領域的問題?
譬如2020E題則是關(guan) 於(yu) 一次性塑料垃圾 的問題。
②這個(ge) 題目的背景是什麽(me) ,或者是說解決(jue) 這一問題的意義(yi) ?【論文手側(ce) 重點】
譬如2020E題產(chan) 生的背景在於(yu) 塑料帶來便利、但帶來塑料垃圾的問題,產(chan) 生危害。
③task的問題主體(ti) 是什麽(me) ?
譬如2020E的task1是一次性塑料垃圾的最低水平,垃圾什麽(me) 的最低水平?生產(chan) 量還是剩餘(yu) 量?
④建哪幾個(ge) 模型、每個(ge) 任務算法是什麽(me) ?【建模手側(ce) 重點】
在讀題的時候就要先由自己的idea,這樣在後續的找文獻的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
⑤用到什麽(me) 樣的數據,以及結果如何可視化呈現?【數據手/建模手側(ce) 重點】
E題的數據很難搞,往往會(hui) 在找數據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這個(ge) 意識,可以在讀題時對相關(guan) 信息更加敏感。
關(guan) 於(yu) 結果如何可視化呈現,意為(wei) 折線圖or柱狀圖or表格之類
⑥這幾個(ge) task之間的邏輯是什麽(me) ?
我們(men) 的做法是
①用Adobe acrobat (常用的pdf閱讀器)將官網下載下來的賽題轉成word;【用百度網盤也能轉換文檔格式,實在不行就複製pdf內(nei) 容】
②用石墨共享,大家一起閱讀批注。這樣也能夠實時看到隊友之間的進度和思考。
也可能是因為(wei) 在疫情期間在線建模,感覺此辦法尤其高效,推薦使用。
讀題後的結果意外
讀完題後就要討論,並形成結果啦!
下麵是我們(men) 正賽的時候使用的結果記錄模板——可直接複製拿去使用。
主題/論文的名字:AAA
背景:因為(wei) BBB,CCC,所以我們(men) DDD就很有意義(yi) 。
【這部分在background中能夠用到】
TASK 1
問題:EEE
核心點/解題思路:FFF
可能用到的算法:GGG
結果可視化可能的形式:折線圖、餅狀圖HHH
【可複製,炮製後麵幾個(ge) 任務的讀題結果】
TASK1-TASK5 幾個(ge) task的邏輯:TASK1 是幹嘛的 TASK2幹嘛的,然後345幹嘛的。
(不一定有五個(ge) ,視題目而定)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