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界的“天花板”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日公布了即將在今年7月入學的新生數據。
數據顯示,將有1096名大一新生入讀MIT。
官網也詳盡地介紹了2022-2023年申請季的詳細情況。
申請總人數 26,914人
錄取總人數 1,291人
總錄取率 4.8%
早申階段
早申總人數 11,924人
錄取人數 685人
Defer人數 7,892人(其中被錄取 146人)
常規錄取階段
申請人數 14,990人(加上早申Defer學生總人數 22,882人)
錄取人數 574人
Waitlist
總人數 619人
轉正人數 32人
國內(nei) 的同學和家長更關(guan) 心的國際學生數據,科研君也在此附上:
申請人數 5,889人
錄取人數 120人
錄取率 2%
這麽(me) “卷”的申請,競爭(zheng) 者們(men) 的成績又都如何呢?
MIT公布了排名50%左右的錄取學生的標化成績:可以預想到前排的學生們(men) 的SAT/ACT成績都應該會(hui) 接近滿分。
MIT有多少中國學生?
盡管隻有2%的國際學生錄取率,還是有著大批憧憬著這所理工強校的國內(nei) 學生前仆後繼地遞交了申請。
在即將結束的2022-2023學年,MIT共有14,105名學生,國際學生占三分之一(4,108名)。
本科階段的4,655名學生中,美國本土學生更多;而到了研究生階段,國際學生的占比與(yu) 本地學生接近。
國際學生中,共有1,033名中國學生在讀,包括本科生69人,研究生776人;另有非學位本科生19人,非學位研究生8人,交換/訪問學生161人。在MIT國際學生中,中國仍是最大生源地。
根據官網提供的數據,科研君也發現中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數量在穩步上升,本科生的數量從(cong) 2012年,也就是十年前的50名,增加到了2022年的69名,達到曆史新高。
MIT似乎對中國學生越來越“青睞”,但平均下來每年錄取也僅(jin) 有17人左右。今年被報道的各錄取者簡曆也可以看出,都是多方麵發展的人才,有擅長競賽、設計學習(xi) 平台的學霸少女;有在疫情期間,幫助小區居民解決(jue) 買(mai) 菜問題的、積極參與(yu) 校內(nei) 活動,設計聾啞人手語app的學霸少年等等。
提前感受這所理工頂尖強校的課堂氛圍
和MIT終身教授在暑期實地做科研
感興(xing) 趣的高中生、本科生
⬇️點擊圖片了解課題詳情
怎麽(me) 才能敲開MIT的大門?
從(cong) 今年和曆屆offer holder們(men) 的簡曆中可以發現,MIT的招生官看重的不僅(jin) 僅(jin) 的是成績和分數,正如官網上一篇“What we look for”的文章所表達的,MIT更在乎的是申請者和學校之間的匹配度。
要有協作和合作精神
MIT表示,學校的精神核心是協作與(yu) 合作,這在校園裏隨處可見,MIT的許多作業(ye) 都會(hui) 設計成小組作業(ye) ,跨部門實驗室也很常見。
MIT也以其跨學科研究而聞名,如果喜歡獨自工作(這也是完全正確的),但在MIT可能不會(hui) 特別開心。
英美名校越來越注重軟性背景,學生們(men) 的學術成就固然重要,但軟性實力可以助力學生更好地麵對大學生活、工作時的挑戰,如適應新環境、協調人際關(guan) 係,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成長。
在這個(ge) 暑假結識來自頂尖學府的教授
五湖四海的優(you) 秀同齡人
感興(xing) 趣的高中生、本科生
⬇️點擊圖片了解課題詳情
實踐創新、保持好奇心和興(xing) 奮感
MIT用大量的篇幅強調了申請者對自己感興(xing) 趣方向應抱有熱情和專(zhuan) 注,他們(men) 希望學生“不應該隻是喜歡思考,你也應該喜歡去實踐”,嚐試新事物往往是取得成功的最佳方式。
但同時,申請者應該投入到真正有意義(yi) 的事情(MIT對是什麽(me) 並不挑剔)。
選擇質量而不是數量——你不必為(wei) 了進入大學而做一百萬(wan) 件事。把你的心放在一些你真正關(guan) 心的事情上,這就足夠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