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清華、北大畢業(ye) 的學生,現在都去幹什麽(me) 了?”
想必點進這篇文章的你,也一定曾因為(wei) 好奇點開過這類熱搜榜下的很多帖子。畢業(ye) 於(yu) 中國頂尖學府,最後的歸途一定是搞科研?搞芯片?出國深造讀博嗎?
放下這些刻板印象,或許你會(hui) 發現不少像我這樣的人。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yun) 推動另一朵雲(yun) ,一個(ge) 靈魂喚醒另一個(ge) 靈魂。”這句話很簡單,也很純粹。而這,就是我選擇畢業(ye) 後投身教育的原因。
01、害,祖傳(chuan) 教書(shu) 的。
有人說,能上清華北大的孩子,你在他們(men) 家譜上往上倒幾輩,就能找到原因了。因為(wei) 清北人自生下來開始,就帶著這股歸屬清北的“血統”。
引用這個(ge) 討論,其實是為(wei) 了更好的回答我為(wei) 什麽(me) 會(hui) 從(cong) 事教育行業(ye) 這個(ge) 問題——離不開祖輩的影響。
我家裏幾輩都是把自己奉獻在教育事業(ye) 上的,像我父母是開私塾的,姥爺(北方習(xi) 慣叫這個(ge) )是一個(ge) 學校的老校長,當然現在已經退休了。
終日耳濡目染,不學自會(hui) 三分。在這樣的影響下,我加入教師行業(ye) 也變得順理成章。
當然,另一大原因也正是因為(wei) 我在北大的學習(xi) 經曆。進入北大學習(xi) 後,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到所謂“人類智商發展的極限”,深刻感受到身邊這些搞科研同學的水平和內(nei) 卷的程度。
在這樣的環境下,與(yu) 其加入他們(men) ,倒不如反向更換賽道,從(cong) 事一個(ge) 比較基礎的行業(ye) ,或許更能找到自己發揮的空間和價(jia) 值。
02、先養(yang) 成習(xi) 慣,再實現質變。
如果你去北大校園裏隨機采訪,就不難發現,在十個(ge) 北大人裏,至少七個(ge) 人有競賽經曆,甚至還都是省市賽得獎選手。我也不例外,作為(wei) 高中數學競賽省賽前 10 名,打青年時期起,我對數學學科的學習(xi) 和考試經驗就爛熟於(yu) 心了。
數學作為(wei) 其他一切學科的基礎,其本質就是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掌握了數學推理的思維方式,才算真正領悟了數學的真諦。
在教學過程中,我更喜歡把一顆顆“數學思維方式”的小樹苗埋在孩子們(men) 的腦海裏,日後再通過課堂,不斷完善大家對數學體(ti) 係的認知,不斷為(wei) 這顆小樹苗施肥澆水,不斷豐(feng) 富這顆大樹的枝幹和主幹。
如此一來,哪怕孩子隻跟我幾節課,我也有十足的自信,他可以在數學學科的邏輯思維上實現很大提高。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教學生做對題或應付某一場考試,並非教師的最大意義(yi) 。題就那麽(me) 多,總會(hui) 練完的。能在學科知識和生活智慧裏融會(hui) 貫通,將所學融於(yu) 其他的方方麵麵,才算是合格。
03、憶北大與(yu) 競賽往事。
回看高中數學競賽經曆,雖是家裏人鼓勵我報名參加的,但自己從(cong) 整個(ge) 競賽過程中受益良多。
數學競賽的培訓和練習(xi) 對人的思維能力、意誌力和勇氣都能很好的得到鍛煉,拋開這些會(hui) 跟你一生的好習(xi) 慣。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幫助我進入到北大讀書(shu) 了。
在北大學習(xi) 期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周圍同學都相當厲害,再加上學校本身的學習(xi) 也比較有挑戰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分外感激自己曾走過的那段數學競賽路。正是這段經曆,讓我擁有了更強的韌性來應對今後的困難。
綜上,這也是我為(wei) 什麽(me) 鼓勵現在走國際教育體(ti) 係的家長們(men) ,要帶孩子滲透國際數學競賽意識的原因。除了對自身品質的培養(yang) ,更容易打通名校錄取的大門!
現在的教育環境完全不同於(yu) 我讀書(shu) 的時候,如果我可以接收到更成體(ti) 係化的教學,或許能在當時的競賽裏取得更優(you) 的成績。
不過也談不上遺憾,我會(hui) 在教學中更注重把體(ti) 係化的知識教給我的學生,正所謂教育講究一個(ge) 延續吧。
04、學霸養(yang) 成密匙:逐步提高。
今天強調了很多遍“數學學習(xi) 講究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ang) ,究竟有多重要呢?我舉(ju) 個(ge) 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當時我還在體(ti) 製內(nei) 教初中數學,在我的班上,發現個(ge) 別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比較好。從(cong) 那之後,我每天都會(hui) 提出一個(ge) 問題,這些問題前後關(guan) 聯性強,如果將全部問題羅列在一起,就發現其中完整的邏輯鏈關(guan) 係。
就這樣,看似無形的練習(xi) 了一個(ge) 多月的時間,班上一位剛上初一,沒有什麽(me) 數學基礎的孩子就能完成高中競賽的挑戰內(nei) 容。
給他做題起初,他看到封皮上的“高中競賽”四個(ge) 大字,直接被嚇住了,覺得自己才初一,怎麽(me) 可能能做出高中競賽的題目?後來他一番分析並完整寫(xie) 出了這道題的解題步驟,仔細看他的做題過程,你會(hui) 發現他比高中生寫(xie) 的更為(wei) 規範。
數學學習(xi) 重要嗎?邏輯思維能力重要嗎?想必大家都已有了答案。
很多孩子一提到數學就隻感到恐懼,相比退縮,我會(hui) 更希望大家勇往直前,用勇氣和智慧高揚數學學習(xi) 的船帆。
遇到困難,往前衝(chong) 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