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的青少年戒不了網癮

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ti) 、電子遊戲、短視頻,正在入侵我們(men) 生活的每一個(ge) 角度,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其產(chan) 生依賴性。特別是,對大腦前額葉皮質層(主管人類高層次認知活動的區域)還未發育完整的青少年,產(chan) 生了更大的影響。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對13至17歲的美國青少年進行的一項新調查發現,TikTok(海外版抖音)的人氣飆升,現在是該調查涵蓋的平台中,是最受青少年歡迎的社交媒體(ti) 平台。大約 67% 的青少年表示他們(men) 曾經使用過 TikTok,其中 16% 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重度用戶。

54%的青少年戒不了網癮

八年間,美國青少年對社交媒體(ti) 的選擇產(chan) 生了變化圖源:Pew Research Center

研究表明,自從(cong) 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出現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深陷“網癮”中無法自拔。今天,不管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都覺得需要不斷地查看互聯網或社交媒體(ti) 的各種資訊更新,害怕“落伍”。

青春期是培養(yang) 社交技能和形成身份認同的重要時期,用網絡代替現實生活中的互動,可能會(hui) 影響青少年的社交和情感發展。

人類的大腦直到20多歲仍處於(yu) 發育之中。大腦會(hui) 修剪掉那些不太使用的神經通路,並加強經常使用的通路。 這意味著,我們(men) 在青春期形成的習(xi) 慣,實際上改變了我們(men) 的大腦。

根據調查報告,大約54%的美國青少年表示,他們(men) 十分困難(18%)或很難(35%)放棄社交媒體(ti) 。相反,46%的青少年表示放棄社交媒體(ti) 對他們(men) 來說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容易,五分之一的人表示非常容易。

數據顯示,跟十幾歲的男孩相比,同年齡段的女孩更難放棄社交媒體(ti) (58%對49%)。年齡較大和較小的青少年之間也存在類似的差別,15到17歲的青少年比13歲到14歲的青少年,更有可能難以割舍社交媒體(ti) 。

54%的青少年戒不了網癮

54%的青少年表示無法放棄社交媒體(ti)

圖源:Pew Research Center 

雖然網絡和科技帶來了許多好處,但很難忽視它對人的身心健康可能產(chan) 生的負麵影響。美國精神病醫生格葛爾伯格診斷網絡成癮的10條標準,父母和孩子都可以自查。隻要滿足以上十條中的五條,就可以判斷有網絡成癮精神障礙。

①上網後對時間失去概念

②花在上網的時間總是覺得不夠多

③不斷地查看手機、電腦的信息提醒

④不上網的時候就會(hui) 感覺到坐立不安

⑤總是借助網絡來緩解現實中的壓力 

⑥把上網比其他活動看得更加重要 

⑦為(wei) 上網不惜失去重要的人際交往 

⑧花大量的錢在網上溝通服務或產(chan) 品

⑨不願向親(qin) 友吐露頻繁上網的真實原因 

⑩一旦不上網之後會(hui) 變得煩躁易怒、失落

網癮對大腦有什麽(me) 影響?

在神經學層麵上,網癮與(yu) 藥物成癮的運作方式類似,期待網絡或化學物質帶來的“獎勵”,會(hui) 導致大腦釋放多巴胺和其他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這種獎勵很像是在遊戲中通過的關(guan) 卡,或者在社交媒體(ti) 上獲得一個(ge) “喜歡”或“讚”。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ge) 人開始渴望這種多巴胺的釋放,並且往往需要不斷增加刺激才能獲得相同的效果。

藥物成癮通常會(hui) 通過阻止這些感覺良好的化學成分的重新攝取,來放大自己的效果,從(cong) 而使它們(men) 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更長、更有影響力。研究人員發現,通常與(yu) 遊戲等行為(wei) 成癮相關(guan) 的隨機獎勵也增加多巴胺的泛濫。

即,吸食特定藥物會(hui) 持續在大腦中產(chan) 生“獎勵”,而一個(ge) 人不知道他們(men) 何時會(hui) 通過遊戲關(guan) 卡或獲得“讚”,這種不確定性會(hui) 增加大腦對獎賞的生理反應強度。根據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的說法,過多的屏幕時間會(hui) 導致大腦發生變化並影響大腦發育。具體(ti) 來說,大腦皮層是處理信息的區域,每天使用屏幕超過7小時的孩子的大腦皮層,比使用屏幕時間較少的孩子更薄。

網癮如何影響心理健康?互聯網的使用,特別是社交媒體(ti) 的使用、兒(er) 童和青少年花在屏幕前的時間,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並使已經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惡化。

研究表明,社交媒體(ti) 的使用可能與(yu) 抑鬱、焦慮、自卑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有關(guan) 。幼兒(er) 和青少年對電子產(chan) 品的使用也會(hui) 影響他們(men) 未來的人際關(guan) 係和情感發展

年輕人過度使用屏幕通常意味著人際互動時間減少。有網癮的人通常會(hui) 孤立自己,並花很多時間獨處或呆在自己的房間裏。有些人可能會(hui) 求助於(yu) 電子產(chan) 品來應對心理健康狀況。他們(men) 可能將其用作“逃避”的方式。然而,過度的逃避會(hui) 讓他們(men) 很快變得不健康,身心變得更糟。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三大主流國際課程A-Level、AP、IB的區別與優勢

下一篇

新西蘭中學類型和新西蘭中學課程體係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