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和我的意見衝突我該堅持自我嗎?

研究生期間,導師是研究生培養(yang) 的第一責任人,為(wei) 研究生提供科研的基礎條件,指明研究方向,研究生是導師課題項目的重要參與(yu) 者,協助導師完成課題的同時提升自身能力,獲取學位證和畢業(ye) 證。

然而,研究生與(yu) 導師的相處過程並非一直順風順水的,在其中也會(hui) 因各種原因引起波瀾。為(wei) 什麽(me) ?怎麽(me) 辦?需要我們(men) 搞清楚原因從(cong) 而對症下藥,畢竟愉快且完整的研究生生涯對於(yu) 我們(men) 而言太重要了。

01、研究生與(yu) 導師為(wei) 什麽(me) 會(hui) 存在分歧?

第一種可能的原因是科研興(xing) 趣以及論文選題造成的觀念差異。相比於(yu) 碩士生,博士生由於(yu) 理論基礎更牢、學術底蘊更豐(feng) 厚、科研經驗更豐(feng) 富,因此對於(yu) 實現自己心底的興(xing) 趣目標則有著更多的實力資本和自信期待。因此,當對待導師安排的科研方向不感興(xing) 趣時,就會(hui) 選擇無視、反對、抵製,固執己見,更嚴(yan) 重地甚至會(hui) 搞到影響畢業(ye) 的程度。

誠然,科學研究確實需要有興(xing) 趣作為(wei) 基礎和一定的主見,不過如果升級為(wei) 執念,缺乏更深次地理解和本質意義(yi) 上的宏觀視野,那麽(me) 這種執念不僅(jin) 是影響眼下的學位獲得,還是未來事業(ye) 征途上的絆腳石。第二種可能的原因則是由自身的基礎差距所致。

很多研究生尤其是跨專(zhuan) 業(ye) 研究生,由於(yu) 之前知識結構和學科背景是不同的,因此往往會(hui) 用原有的專(zhuan) 業(ye) 視角、分析框架和思維模式來“生吞活剝”現在所學專(zhuan) 業(ye) 的理論範疇和對應問題,而對原有專(zhuan) 業(ye) 的一定的掌握程度又強化了這種做法的自我感覺,從(cong) 而會(hui) 與(yu) 導師形成比較強烈的專(zhuan) 業(ye) 交鋒,而這一類研究生還有可能會(hui) 將這種交鋒當做自己思維活躍、創新意識強的真實表現。

當然,也並非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們(men) 學生的問題。我們(men) 也必須正視現在存在的一些情況,即導師對學生“放養(yang) 式”的指導,不尊重學生想法、大搞一言堂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由於(yu) 身份地位、成長背景以及性格脾氣等方麵的差異,研究生和導師在一些問題上的看法可能不一致,進而發生意見分歧甚至言語衝(chong) 突。那麽(me) ,作為(wei) 弱勢群體(ti) 的學生,麵對這種情況應該怎麽(me) 辦呢?

02、麵對分歧,我們(men) 應該怎麽(me) 辦?

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進一步激化矛盾。如果與(yu) 導師達不成一致意見,可以向導師表明暫時無法接受導師的觀點,自己要認真思考後再與(yu) 導師進行溝通,不能使用侮辱性言語或發生肢體(ti) 衝(chong) 突,以免關(guan) 係難以修複。

冷靜之後,客觀分析自己與(yu) 導師之間的分歧以及分歧產(chan) 生的原因。是戰略上覺得跟導師合不來,或者自己完全不喜歡這個(ge) 環境,想及時止損?還是戰術上覺得這個(ge) 任務執行起來難度太大,想降低難度,改變任務?或者隻是最近身心疲憊了,想休個(ge) 小假?

分析清楚矛盾的實質,理清自身的目標需求後,我們(men) 就可以開始行動啦。

此外,也可請幾位要好的朋友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聽聽他們(men) 的意見和看法,避免自己鑽牛角尖。

其次,要與(yu) 導師進行有理有據地交流溝通,促膝長談。如果研究生對自己的科研興(xing) 趣與(yu) 論文選題十分自信和堅持,想導師麵前爭(zheng) 取一下話語權和論文自主權,那麽(me) 就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要幾乎是360度無死角地去考慮到該選題所可能麵臨(lin) 的一切質疑,包括選題的學理正當性與(yu) 必要性、現實價(jia) 值與(yu) 適用性、可操作性與(yu) 可行性、時代性與(yu) 曆史傳(chuan) 承底蘊的統一性、邏輯的順暢性與(yu) 內(nei) 容層次的清晰性、核心觀點的學術開放性與(yu) 政治正確性、研究方法的科學性與(yu) 實證性等等。

這些問題考慮周全,還要有相應的論辯邏輯、內(nei) 容方案來應對,這樣才有可能會(hui) 在導師麵前獲得一定的話語權和自主權,才能有可能說服導師,才有資格堅持己見。

職場上有一句話,叫做“一定的個(ge) 性要以一定的實力作為(wei) 基礎”,這話用在攻讀學位上也十分重要。想要堅持自己的科研興(xing) 趣,想要以此作為(wei) 學位論文,就要有看起來毫無破綻、絲(si) 絲(si) 入扣、嚴(yan) 謹精確的論證體(ti) 係來支撐。如果這些能夠做到,導師會(hui) 看到遠超同門的學術素養(yang) ,是有可能選擇讓步甚至青睞的。

但是,如果認識到是自己錯了,要向導師誠懇地承認錯誤,並按導師的意見或要求去做。最後,如果覺得導師錯了或者分歧嚴(yan) 重侵害了自身的利益,在溝通無效的情況下,建議尋求研究所分管領導或學院研究生科、分管領導的幫助,希望他們(men) 能幫助調解,建議研究生不要輕易換導師,換導師對研究方向、研究進度、個(ge) 人聲譽都會(hui) 產(chan) 生負麵影響,而且有可能影響到導師間的關(guan) 係。要相信學院會(hui) 公平公正地處理導師與(yu) 研究生之間的矛盾,並接受學院調解的結果。

總之,好的師生關(guan) 係不應是僵化的,呆板的,一成不變的,而應是平等的,生動活潑的,互動頻繁的,互相學習(xi) 的。在師生辯論過程中,雙方都要嚴(yan) 格秉持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以理服人、用邏輯與(yu) 推理展開辯論等基本原則。

最後,老師想跟大家說,科研這條路不好走,作為(wei) 學生,當和導師發生矛盾時,關(guan) 鍵是要調整好心態,理清問題的實質,多管齊下積極溝通,大多數矛盾都能化解。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4Fall申請香港商科留學門檻分析

下一篇

South Hampstead High School 南漢普斯德中學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