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越好讀名校概率越大!

根據一項基於(yu) 數百萬(wan) 美國納稅人申報和大學學費記錄的新研究顯示,美國精英大學生中家庭富有的比例非常高。這項研究為(wei) 了解大學在經濟多元化學生群體(ti) 方麵的建設情況,提供了最全麵的視角

研究人員追蹤了1980年至1991年間出生的約3000萬(wan) 學生,將匿名納稅申報表與(yu) 美國幾乎每所大學的出勤記錄聯係起來。在美國的38所精英大學中,包括五所常春藤盟校——達特茅斯學院、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ya) 大學和布朗大學——來自收入最高1%家庭的學生比來自收入最低60%家庭的學生還要多。

學生中貧富差距最大的10所精英大學

家境越好讀名校概率越大!

美國大約四分之一的家境最富有的學生就讀於(yu) 精英大學,這些大學通常集中在每年各種榜單的前列。相比之下,來自美國家庭收入末尾20%家庭的孩子中,隻有不到一半就讀於(yu) 精英大學,另有不到一半根本上過大學。

下圖是按父母收入對大學生進行的分組。來自前0.1%家庭的學生中(第一行),約有40%進入常春藤盟校或精英大學,這個(ge) 比例大致相當於(yu) 整體(ti) 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接受大學教育的比例。

家境越好讀名校概率越大!

圖源:nytimes  (點擊放大圖片)

一些美國精英大學更注重幫助低收入家庭學生負擔得起的學習(xi) 費用,而不是增加他們(men) 的入學機會(hui)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助理教授Danny Yagan表示:“隻有在你能被錄取的情況下,免學費才有幫助。”在精英大學,來自收入末尾40%的學生比例(下圖最上端灰線)十年來基本保持不變,對他們(men) 而言,進入頂尖大學的機會(hui) 並沒有太大變化。在那段時間裏,貧富差距也進一步拉大。

家境越好讀名校概率越大!

圖源:nytimes  (點擊放大圖片)

以前,最全麵的大學生經濟構成數據,是來自政府對佩爾助學金的統計數據。這些助學金通常發放給收入最低的40%的學生。而奧巴馬政府和國會(hui) 擴大了佩爾獎(Pell Grant)的資格,這導致獲得者的數量增加。

一些精英大學指出,這種增長表明,他們(men) 更加重視學生群體(ti) 的經濟多樣性了。但新的估計顯示,佩爾受益者人數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源於(yu) 該計劃的擴張,至少截至2013年,精英大學的學生實際上並不比過去更加多元化,盡管也有一些例外,以下精英大學招收中低收入家庭學生的比例較高:

家境越好讀名校概率越大!

盡管低收入學生麵臨(lin) 著其他學生所沒有的挑戰,但他們(men) 最終的平均收入,幾乎與(yu) 就讀同一所大學的富裕家庭學生一樣多。下麵這張圖中的紅線是就讀於(yu) 12所“常春藤+”大學(常春藤盟校、杜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學生的收入指數,曲線左側(ce) 是低收入家庭學生,曲線右端是高收入家庭學生的表現,可以看到相差並沒有很大。

家境越好讀名校概率越大!

圖源:nytimes  (點擊放大圖片)

橙色是其他精英大學,黃色是競爭(zheng) 性較大的公立大學,在這些大學中,來自哪種收入水平的家庭對學生個(ge) 人的收入沒有太大的影響。更陡的灰線代表的是整個(ge) 美國人口的結果,大多數出身貧困的學生成年後仍然貧窮,而大多數出身富裕的學生仍然富裕。

上述數據涵蓋了1980年至1982年間出生的兒(er) 童,如今他們(men) 的年齡在40歲左右。之前的研究發現,大多數美國人從(cong) 30多歲到職業(ye) 生涯結束,在收入分配上都處於(yu) 相似的位置,因此收入最高的36歲人群,很可能到了60歲還是高收入人群,至少平均而言。

盡管大多數低收入學生在精英大學表現良好,但精英大學的人數相對較少,因此那些非精英大學是更重要的社會(hui) 流動引擎。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P英語文學/語言與寫作預備課(一)

下一篇

芬蘭高中介紹-Honkajoki High School-本加城高中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