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一般應該讀博嗎?

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多,博士錄取人數也呈現上升趨勢,甚至有人提出繼“考研熱”之後,“考博熱”也即將來臨(lin)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新一輪的申博又開始了,到底要不要讀博這個(ge) 問題再次被大家熱議。

事實上,雖然博士招生人數逐年增多,但總體(ti) 來看,取得博士入學資格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拋開申請考核的難度不提,博士研究生畢業(ye) 的要求之高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嚴(yan) 苛的畢業(ye) 要求帶來了高的博士延畢率,這意味著讀博的時間成本也升高了。

此外,統計顯示,博士研究生的補助津貼普遍偏低。上海某985的一名博士生表示,自己每月補助隻有1500元。這個(ge) 標準遠遠低於(yu) 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連部分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都達不到,確實太低了。試想一下在二十七八歲的年紀,甚至很多博士研究生都30歲了,每個(ge) 月隻有1500元的補助,生活壓力該有多大?

博士補貼“顯然不夠”開銷,加之博士生階段繁重的科研任務,學業(ye) 與(yu) 生活的雙重壓力,更讓很多人對讀博這件事望而卻步,甚至有人提出,家境一般的學生不應該讀博。而這一問題也在知乎等平台引起熱議。

一些網友現身說法,表示讀完博士之後,年紀大了3-5歲,就業(ye) 範圍卻比你碩士期間窄。當然,因具體(ti) 專(zhuan) 業(ye) 而異,未必讀博之後起薪一定比現在高。窮人家的孩子更不要去讀文科和純理科的博,否則到三十出來賺不到幾個(ge) 錢,過的日子也很辛苦。

此外,也不乏一些“窮人”讀博“讀廢”的案例。調查發現,國內(nei) 博士生的抑鬱、焦慮平均水平顯著高於(yu) 碩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鬱表現傾(qing) 向的比例也高於(yu) 碩士生。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鬱表現的有36.6%,其中有抑鬱高風險的占12.9%。而其中承認由於(yu) 家境一般經濟壓力較大而帶來讀博焦慮的博士研究生超過半數。這已經是一個(ge) 相當驚人的比例,說明家境一般的博士生在攻博期間的壓力可能遠遠大於(yu) 家境良好的博士生。

家境一般應該讀博嗎?

然而事物通常具有兩(liang) 麵性,博士作為(wei) 最高學曆,通過讀博改變階層的事例也屢見不鮮。讀了博士出來的同學,普遍生活都相對不錯,不管是體(ti) 製內(nei) 或者企業(ye) ,都屬於(yu) 大眾(zhong) 認知中比較體(ti) 麵的工作,受人尊敬,收入水平也處於(yu) 中等 。因此也有人認為(wei) ,讀博是提升階層最穩的途徑。

博士學曆可能能為(wei) 我們(men) 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hui) ,下麵分別從(cong) 企業(ye) 、體(ti) 製內(nei) 和高校3個(ge) 層次分析。

01、企業(ye)

首先是進企業(ye) ,比亞(ya) 迪公司2022年校招的薪資具體(ti) 情況,從(cong) 雙非院校,到211大學,再到985大學,以及C9高校,共分為(wei) 四個(ge) 檔次;又根據本科、碩士、博士、專(zhuan) 業(ye) 等擴充為(wei) 16個(ge) 類別。

比如雙非大學畢業(ye) 生,普通本科年基本工資是87780元,碩士收入更高一級,年基本工資為(wei) 108528元,計算機類專(zhuan) 業(ye) 碩士收入更高一級,年薪可以達到將近16萬(wan) 元。

在四大檔次薪資表中,平均薪資收入最高的是C9畢業(ye) 生,即便是普通本科畢業(ye) 生,年基本工資也能達到12萬(wan) ,碩士研究生年平均工資在22萬(wan) 以上,計算機類碩士研究生年平均工資高於(yu) 27萬(wan) 。畢業(ye) 於(yu) 985的博士研究生,每月基礎工資為(wei) 22000元,再加上33%的績效,年平均收入在35萬(wan) 以上。

在大範圍裏,畢業(ye) 生收入與(yu) 學曆的關(guan) 係通常是:博士>碩士>普通本科,收入與(yu) 畢業(ye) 院校的關(guan) 係通常是:清北>C9>985大學>211大學>普通本科大學>民辦本科大學>專(zhuan) 科大學,在大的範圍裏,這些規律是客觀存在的。

家境一般應該讀博嗎?

圖源:網易新聞https://3g.163.com/dy/article/HKN48BGA0553IQSJ.html

02、體(ti) 製內(nei)

其次是進體(ti) 製內(nei) 。通過高端人才引進,博士可以直接進入地方政府工作,而且部分比較好的單位崗位選調都隻麵向博士研究生。

以福建省選調為(wei) 例,博士考上選調生,試用期完就定級二級主任科員(相當於(yu) 基層鎮長、局長),工作兩(liang) 年三年就可以享受副調研員待遇(相當於(yu) 副縣長待遇),有的省份就直接是副縣長、縣長助理了。這對於(yu) 公務員來說,起點已經相當高了。

從(cong) 事業(ye) 編來看,人才引進等博士的機會(hui) 多。目前來看,全國各地有大量人才引進招聘,博士與(yu) 碩士相比優(you) 勢明顯,隻要不是特別好需要額外考核的地方,博士想去的話都能去。

家境一般應該讀博嗎?

03、高校

最後是進入高校。目前想成為(wei) 大學老師學曆都要博士起步,甚至有些高校還要求具備海外留學經曆。以蘭(lan) 州財經大學為(wei) 例,2023年招聘教師全部為(wei) 博士研究生學曆。

與(yu) 較高的學曆要求相對應的,是優(you) 越的引進政策:工資福利上,享受事業(ye) 單位正常工資待遇、校內(nei) 崗位津貼及學校福利。職稱評聘上,內(nei) 聘副教授職稱,享受校內(nei) 副教授待遇。住房上,提供100平米新建教師公寓房源1套。根據學科專(zhuan) 業(ye) 急需緊缺程度,提供一次性安家補助20-40萬(wan) 元。此外還提供配偶安置。

家境一般應該讀博嗎?

在我看來,兩(liang) 種觀點各有道理,但也都不全麵。讀博,確實是提升階層最穩妥的途徑。是否讀博確實應該將家境因素考慮在內(nei) ,但家境絕不是唯一標準。家境一般的同學應不應該讀博應該從(cong) 多方麵進行考量。

01、要看自己適不適合讀博

這個(ge) 問題是拋開家庭經濟條件來考慮的,關(guan) 鍵看自己是否真的熱愛科研,或者說是否適合進行比較純粹的學術科研工作。

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存在很大差別,碩士階段或許可以通過一些創新性不高的工作或者積累一定的工作量來達到畢業(ye) 要求,而一個(ge) 博士研究生想要畢業(ye) 是需要實打實的科研成果的。這也意味著攻讀博士階段有較為(wei) 嚴(yan) 峻的科研壓力,每天的工作也基本在做科研寫(xie) 論文中度過。這個(ge) 過程對部分人來說是非常枯燥甚至痛苦的。因此,如果不是真正熱愛科研,那就沒有讀博的必要。

對於(yu) 絕大部分工作來說,拿到碩士文憑就已經拿到了入場券。而讀博,並不意味著擁有更多更高的工作選擇權,甚至博士畢業(ye) 之後我們(men) 會(hui) 發現,能投遞簡曆的工作崗位更少了。

整體(ti) 來看,讀博對於(yu) 大部分人來說幾乎是利弊相當的,對一部分人是利大於(yu) 弊,對另一部分人甚至是弊大於(yu) 利。因此,是否讀博是一個(ge) 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再三斟酌。

02、是否讀博要考慮5個(ge) 要素

01、抗壓能力

相較於(yu) 碩士階段,博士階段的壓力更大,而且這種壓力來自很多方麵。

看到同齡人已經工作賺錢成家立業(ye) ,而自己還在上學,會(hui) 產(chan) 生很強的挫敗感以及對未來的迷茫。此外,更直接的壓力則來自科研,隨著博士研究生的畢業(ye) 要求越來越高,博士延畢率居高不下,很多博士都無法順利按時畢業(ye) 。

這也導致了導師與(yu) 學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之間的矛盾更加顯著和普遍。近年來由於(yu) 不堪導師壓榨而自尋短見的案例也常見於(yu) 新聞報道中,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並不樂(le) 觀。

因此,是否具有良好的抗壓能力是我們(men) 讀博前需要考慮的一個(ge) 重要因素。

02、經濟狀況

讀博是一件時間成本很高的事情,其本質是用時間換取知識。通過大量的時間成本換取的知識能否支撐你換取價(jia) 值相等或者更高的資本也是應該考慮的。如果家境尚可或者說家庭不需要你馬上參加工作賺錢,那讀博也絕對是我們(men) 可以考慮的一個(ge) 選擇。

博士研究生階段雖然補貼不高,但是基本可以覆蓋學費和生活費。而且近幾年也開始提高博士研究生待遇的政策也在出台,很多專(zhuan) 家提出,提高博士培養(yang) 質量,改善博士生求學期間的生活待遇,圍繞‘加薪’探索博士生培養(yang) 的新機製,建立更完善的學術管理機製,這也意味著在未來也許博士研究生將迎來‘漲薪’。

03、學校層次

讀博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你的等級,但這個(ge) 博士的含金量是有差異的。海外名校,清華北大的博士和普通學校博士相比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如果讀博能夠申請到名校,能夠讓你的學曆有質的飛躍,那絕對是推薦讀博的。而如果是普通學校的博士,則需要綜合衡量慎重考慮。

04、專(zhuan) 業(ye)

這似乎是大家常常忽略的一個(ge) 問題,那就是從(cong) 專(zhuan) 業(ye) 出發考慮讀博的必要性。一些專(zhuan) 業(ye) ,比如醫學,通過讀博可以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hui) 、更高的工作平台、更優(you) 越的薪資待遇;而部分專(zhuan) 業(ye) ,比如偏向工程類的專(zhuan) 業(ye) ,在讀博之後可能發現可以選擇的工作不增反減,那讀博的必要性就比較低了。

05、職業(ye) 規劃

如果是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找到高薪的工作,那讀博並不是一個(ge) 好的選擇,或者說並不是唯一的選擇。而如果是為(wei) 了將來從(cong) 事科研工作,比如成為(wei) 高校教師或就職於(yu) 科研院所,以及參與(yu) 高端人才引進、定向選調等,那讀博可能是必經之路。

綜上,讀博有利有弊,是否讀博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綜合考慮,僅(jin) 以家境來判定是否讀博是不可取的。讀博是一場機遇與(yu) 風險並存的遊戲,是否進入這場遊戲選擇權在我們(men) 自己。最後,祝已經進入這場遊戲的玩家都能取勝。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加拿大本科留學該怎麽擇校?院校分為哪些類型?

下一篇

牛津大學數學係入學要求&申請難度&錄取數據解析!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