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年級之前,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寫(xie) 作的任務比較類似,比較多的還是在寫(xie) 描述性的文章,可能是記敘文,可能是日記,去描寫(xie) 一個(ge) 城市、描述你的一天或者是一個(ge) 令你印象深刻的事件。
但是到了六年級之後就會(hui) 開始有比較大的差異了。左邊這張圖是上海公立學校六年級小朋友的作文練習(xi) ,題目是 my favorite city。右邊這張圖是一個(ge) IB 體(ti) 係六年級小朋友寫(xie) 的作業(ye) ,一篇比較簡單的 argumentative essay(議論文的一種)。
我們(men) 可以比較明顯地看到,右邊這份作業(ye) 的篇幅是比較長的,它需要有三個(ge) body paragraphs,還要有完整的conclusion,這其實是比較標準的托福獨立寫(xie) 作的要求。
所以,第一個(ge) 差異就是寫(xie) 作文體(ti) 和篇幅上的不同,國際和雙語體(ti) 係的小朋友可能會(hui) 比較早開始接觸類似議論文這樣進階難度的文體(ti) 和比較長的篇幅要求。
第二個(ge) 不同點是,國際教育體(ti) 係裏一些比較 competitive 的小朋友到了七年級(很多寫(xie) 作競賽的最小參賽年齡要求)的時候,就會(hui) 開始參加一些學術類型的寫(xie) 作競賽了。
某位七年級同學正在準備的一篇學術論文參賽文章選段
參加學術寫(xie) 作競賽,我們(men) 需要精讀很多的論文,做調查研究,有條理有邏輯地寫(xie) 出一篇幾千字的文章,當然語法和句式也要掌握得足夠紮實。
我們(men) 前麵提到,國際學校六年級的小朋友已經開始接觸議論文了。如果是 IB 體(ti) 係,大部分的 IB 學校在 MYP 階段,也就是七、八年級的時候,除了議論文之外,還會(hui) 接觸另一種文體(ti) ——分析文。
簡單來說,分析文就是需要我們(men) 先精讀,再寫(xie) 。我們(men) 的任務就是分析讀的那篇文章,它寫(xie) 得好在哪。那我們(men) 就會(hui) 發現,我們(men) 需要熟知很多的修辭工具和修辭技巧。
上麵這張圖就是我們(men) AWS 分析文課程的同學寫(xie) 的一份作業(ye) 。我們(men) 不僅(jin) 需要具備精讀的能力,還要能夠 comprehend 你看的文章在講什麽(me) 。
這其實也是為(wei) 什麽(me) 很多學校會(hui) 選擇先教議論文,再教分析文,就是因為(wei) 分析文會(hui) 比議論文更難一些,它不僅(jin) 涉及到讀,還涉及到寫(xie)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