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各位筒子們(men) ,有沒有格外思念老師啊,嘻嘻嘻~接下來是給理科類、工科類以及藝術類同學們(men) 準備的比賽,快來看看吧!
二、創新創業(ye) 類
創新創業(ye) 類比賽是不分專(zhuan) 業(ye) 的,相反,它需要專(zhuan) 業(ye) 之間的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國家也對此類競賽特別鼓勵,雖然聽起來很高大上,甚至覺得與(yu) 你我這等凡人無關(guan) ,但隻要同學們(men) 有個(ge) 好想法,踏踏實實做起來獲個(ge) 獎並不難。下麵,老師為(wei) 大家挑選出三個(ge) 含金量比較高的創新創業(ye) 類競賽,值得關(guan) 注!
01“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挑戰杯”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係列科技學術競賽的簡稱,被譽為(wei) 中國大學生科技的“奧林匹克”盛會(hui) ,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競賽,競賽官方網站為(wei) https://www.tiaozhanbei.net/
“挑戰杯”競賽在中國共有兩(liang) 個(ge) 並列項目,一個(ge) 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ye) 計劃競賽,簡稱“小挑”,又名"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ye) 大賽。另一個(ge) 則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這兩(liang) 個(ge) 項目的全國競賽交叉輪流開展,每個(ge) 項目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屆。
兩(liang) 者的主要區別為(wei) 競賽項目不同和比賽側(ce) 重點不同,主要分為(wei) 以下幾點:
(1)“大挑”即“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參賽作品可以是科研成果、科技發明創造、社會(hui) 調查報告。“小挑”即“挑戰杯”大學生創業(ye) 計劃競賽,比賽內(nei) 容包括計劃類/實踐類/公益類三個(ge) 參賽類別,就是做一個(ge) 項目的商業(ye) 計劃,紙質檔形式就是一本商業(ye) 計劃書(shu) ,它更注重技術與(yu) 市場的結合,商業(ye) 性更強。
(2)大挑注重學術科技發明創作帶來的實際意義(yi) 與(yu) 特點,考察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對社會(hui) 問題的關(guan) 注及其分析解決(jue) 問題能力。而小挑更注重市場與(yu) 技術服務的完美結合,商業(ye) 性更強;考察學生對項目的商業(ye) 嗅覺敏感性(項目的可行性、創新性)、對項目所屬行業(ye) 的了解、作為(wei) 一個(ge) 創業(ye) 者應該具有的素質。
(3)小挑獎項設置為(wei) 金獎、銀獎、銅獎,而大挑設置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大挑發起高校可報六件作品,其中三件為(wei) 高校直推作品,另外三件要與(yu) 省賽組織方協商推薦,而小挑隻能推薦三件作品進國賽。
(4)大挑有學曆限製而小挑沒有,大挑分為(wei) 專(zhuan) 本科組、碩士組、博士組分開評審,大挑國賽最多可以報八人,而小挑最多可以報十人,大挑比賽證書(shu) 蓋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 、教育部 、全國學聯、舉(ju) 辦地人民政府的章,而小挑證書(shu) 隻蓋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 、教育部 、全國學聯的章。
“挑戰杯”分三級賽事:校級、省級、國家級。校級:各高校不同,一般10月份開始宣傳(chuan) 、12月份出校賽初審入圍名單;省賽:各高校次年3月份選出推薦至省賽的作品、省賽一般在5月份;國賽:省賽結束6月份會(hui) 出入圍國賽名單並進行相關(guan) 申報,國賽一般會(hui) 在10月份舉(ju) 行,整個(ge) 賽事的周期長達一年。
02“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互聯網+”大賽作為(wei) 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的重要平台,已成為(wei) 深化創新創業(ye) 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ti) 和平台,成為(wei) 世界大學生實現創新創業(ye) 夢想的全球盛會(hui) ,集中展示蘊含在青年學生中的創新力量。大賽旨在麵向世界,構建更加開放的雙創平台;麵向教育,貢獻脫貧攻堅的青春力量;麵向未來,培養(yang) 敢闖會(hui) 創的新銳大軍(jun) 。
參賽的項目類型有:互聯網+現代農(nong) 業(ye) 、製造業(ye) 、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社會(hui) 服務。此外,還有師生共創組,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每年在4月左右報名,具體(ti) 報名及截止時間由主辦方決(jue) 定,比賽官網為(wei) :https://cy.ncss.cn/。
03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訓練計劃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訓練計劃內(nei) 容包括創新訓練項目、創業(ye) 訓練項目和創業(ye) 實踐項目三類。
創新訓練項目是本科生個(ge) 人或團隊,在導師指導下,自主完成創新性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條件準備和項目實施、研究報告撰寫(xie) 、成果(學術)交流等工作。
創業(ye) 訓練項目是本科生團隊,在導師指導下,團隊中每個(ge) 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扮演一個(ge) 或多個(ge) 具體(ti) 的角色,通過編製商業(ye) 計劃書(shu) 、開展可行性研究、模擬企業(ye) 運行、參加企業(ye) 實踐、撰寫(xie) 創業(ye) 報告等工作。
創業(ye) 實踐項目是學生團隊,在學校導師和企業(ye) 導師共同指導下,采用前期創新訓練項目(或創新性實驗)的成果,提出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創新性產(chan) 品或者服務,以此為(wei) 基礎開展創業(ye) 實踐活動。
需要說明的是,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訓練計劃是一個(ge) 項目卵化平台,包括申報立項、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三個(ge) 步驟,難度不是很大,能豐(feng) 富你的科研經曆。雖說不具備競賽性質,但其項目成果可用於(yu) 參加比賽,有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谘詢下學院老師呢!
三、理科類
01APMCM亞(ya) 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亞(ya) 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Asia and Pacific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是由亞(ya) 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hui) 、數學家(原校苑數模)共同舉(ju) 辦的一次亞(ya) 太地區大學生學科類競賽,競賽周期為(wei) 4天,參賽對象為(wei) 全日製在校大學生,參賽隊由1-3名大學生組成。競賽的試題及試題材料均為(wei) 英文,要求學生答題也應為(wei) 英文書(shu) 寫(xie) ,是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之後,又一級別為(wei) 國際級的數學建模賽事,也是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開賽前的一個(ge) 大型賽事。經過六年多的發展,APMCM已成為(wei) 亞(ya) 太地區極具影響力的基礎學科與(yu) 應用科技的賽事。目前競賽具有較高的國際影響力,在國內(nei) 高校中是作為(wei) 保研、綜合測評、創新獎學金等評定競賽之一。
2021年第十一屆亞(ya) 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以下簡稱“競賽”)前不久剛剛結束。本次競賽設置等級獎和優(you) 秀組織獎、優(you) 秀指導教師獎。等級獎設置比例包括:“亞(ya) 太杯”創新獎4支(每題2支),獎金1000元/隊+證書(shu) ;一等獎占比5%,獲得證書(shu) ;二等獎占比15%,獲得證書(shu) ;三等獎占比25%,獲得證書(shu) 。此外,成功提交論文後將獲得成功參賽獎。
02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
“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是一項麵向在校大學生的物理學科競賽活動,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類專(zhuan) 業(ye) 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中國物理學會(hui) 物理教學委員會(hui) 和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hui) 主辦,由各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組隊參加的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活動,旨在激發大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xing) 趣與(yu) 潛能,培養(yang) 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促進物理實驗教學改革。該賽事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次,已舉(ju) 辦了5屆。競賽分為(wei) “基礎類”和“綜合類”兩(liang) 類題目,題目事先不公布,進入賽場之後抽簽決(jue) 定,全麵考察學生物理實驗基本技能和分析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各參賽高校一般在5月中旬之前通過網絡填報預賽報名表(待5月初發布),9月份向組委會(hui) 提交正式報名、上傳(chuan) 參賽資料、完成繳費。組委會(hui) 擬從(cong) 各高校遴選評審專(zhuan) 家,對各個(ge) 項目進行網絡初評,專(zhuan) 家本著“公平、公正、科學、規範”的原則,通過評閱項目資料和實驗視頻資料,對每件作品進行評分。組委會(hui) 將在10月下旬公開發布初評結果及第三輪競賽(決(jue) 賽)通知。進入決(jue) 賽的作品,采取線上答辯的形式或者現場答辯的形式進行評比和展示,最後組委會(hui) 在答辯賽結束公示決(jue) 賽成績,公布獲獎名單。競賽設一等獎(10%)、二等獎(20%)、三等獎( 30%),根據參賽作品情況決(jue) 定是否設置若幹優(you) 秀獎。
03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
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為(wei) 教育部委托主辦的大學生科技活動,目的在於(yu) 培養(yang) 人才、服務教學、促進高等學校力學基礎課程的改革與(yu) 建設。該比賽有助於(yu) 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ang) 大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有助於(yu) 增進大學生學習(xi) 力學的興(xing) 趣,吸引、鼓勵廣大青年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有助於(yu) 發現和選拔力學創新的後繼人才。
力學競賽每兩(liang) 年舉(ju) 行一次,競賽基礎知識覆蓋理論力學與(yu) 材料力學兩(liang) 門課程的理論和實驗,著重考核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競賽包括個(ge) 人賽和團體(ti) 賽,個(ge) 人賽采用個(ge) 人閉卷筆試方式,團體(ti) 賽采用團隊課題研究方式。競賽官網為(wei) :https://zpy.cstam.org.cn/
04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
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是一項由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hui)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hui) 基礎醫學教育分會(hui) 、教育部高等學校醫藥學科基礎醫學專(zhuan) 業(ye) 與(yu) 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主辦的,通過大學生匯報在本科學習(xi) 期間的科研成果、探討實驗設計思路來考察大學生創新思維、比拚大學生設計能力的比賽,旨在加強大學生的創新性實驗技能和科研思維的培訓,推動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改革,為(wei) 大學生提供一個(ge) 自我展示的舞台,其核心在於(yu) 推出一批具有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該比賽麵向臨(lin) 床醫學或基礎醫學專(zhuan) 業(ye) 在校本科生,學校本科生科技創新項目立項在研或已完成但研究報告未公開發表的申請者。
05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
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是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地質學會(hui) 等發起的一項重要的全國性地學技能賽事,意在激勵大學生學習(xi) 地質熱情,提高大學生野外實踐動手能力和運用地學知識解決(jue) 地質問題的綜合能力,促進高等學校提高地質人才培養(yang) 質量。
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為(wei) 設有地質學科大類的本科三、四年級學生而準備,每校設領隊1人,參賽隊不超過3個(ge) ,有附帶專(zhuan) 科的本科院校可增加1專(zhuan) 科參賽隊,每隊3名學生。每兩(liang) 年舉(ju) 行一屆,比賽時間在當年10月份左右。該比賽分為(wei) 地質技能綜合應用、野外地質技能競賽、地質標本鑒定和地學知識競賽四個(ge) 單元,全部競賽時間為(wei) 3天。
四、藝術類
01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大廣賽由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組委會(hui)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主辦,是迄今為(wei) 止全國規模大、覆蓋高等院校廣、參與(yu) 師生人數多、作品水準高、受高校教師歡迎、有較大社會(hui) 影響力的全國性高校文科競賽。
自第五屆大廣賽之後,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由之前的兩(liang) 年一屆,正式改為(wei) 一年舉(ju) 辦一屆,每年1-6月報名,7-8月學校初評,官網為(wei) :https://www.sun-ada.net/。大廣賽將專(zhuan) 業(ye) 教育、素質教育和職業(ye) 教育貫通,首次空前擴大了廣告教育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拓展了廣告教育的內(nei) 涵。大廣賽旨在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激發大學生的創意靈感,促進大學新聞傳(chuan) 播、廣告、設計、藝術教育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改革,同時對於(yu) 課程設置、教學內(nei) 容和方法的出新起到了推動作用,極大地提高了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策劃能力和綜合能力。
參賽作品分為(wei) 平麵類、影視類、微電影類、動畫類、廣播類、廣告策劃案類、企業(ye) 公益類等七大類。賽事的所有選題均麵向社會(hui) 征集,將企業(ye) 營銷的真實課題引入比賽,廣告實踐有了更廣闊的舞台。適合參賽對象包括中國所有大學在校學生,不包括留學生。大賽賽製分為(wei) 校級初賽、省級複賽和全國總決(jue) 賽三級賽製。
02全國大學生工業(ye) 設計大賽
全國大學生工業(ye) 設計大賽是麵向全國大學生開展的公益性工業(ye) 設計創意實踐活動,大賽旨在深入推進高校工業(ye) 設計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向全社會(hui) 展示高校工業(ye) 設計教育與(yu) 時俱進的麵貌,搭建高校工業(ye) 設計教育成果與(yu) 經驗的交流平台,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創意產(chan) 業(ye) 尋找設計新力量提供最佳途徑和機會(hui) 。
大賽參賽的學科專(zhuan) 業(ye) 範圍主要是工業(ye) 設計及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參賽對象為(wei) 普通高校全日製在校大學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及高職高專(zhuan) 學生;鼓勵不同學科專(zhuan) 業(ye) 學生跨學科、跨專(zhuan) 業(ye) 報名參賽;所有參賽者均須以所在院校為(wei) 單位,集體(ti) 報名參賽,比賽官網為(wei) :https://www.cuidc.net/。
參賽作品應符合大賽主題要求,按照工作、生活、學習(xi) 、溝通、出行、健康、娛樂(le) 、交互、服務等9大類別提交原創設計作品,並以(1)平麵圖版;(2)設計產(chan) 品實物或模型的形式進行提交。評委的評分標準為(wei) 創新、可用、易用、環保、審美、精致,所以大家盡可能地將作品內(nei) 容往這上麵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