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寫作競賽對留學申請有什麽作用?

227日,機構為(wei) 家長和同學帶來了文科寫(xie) 作競賽專(zhuan) 題講座,全麵覆蓋了現在市麵上可以參加的高質量寫(xie) 作競賽、時間規劃、備賽訣竅、不同專(zhuan) 業(ye) 適合怎樣的文科競賽等多個(ge) 話題。

為(wei) 什麽(me) 說以爬藤以及申請頂層英美大學為(wei) 目標的家長和同學都應該好好考慮參加寫(xie) 作類競賽?   講座中老師為(wei) 大家詳細講解了全年每個(ge) 季度可以參加的寫(xie) 作類競賽、參賽的標準及截止日期、以及不同程度的孩子適合在哪個(ge) 階段參加怎麽(me) 樣的競賽。

1.寫(xie) 作類競賽是最不會(hui) 出錯的背景提升項目

老師多次強調,活動競賽不能盲目參加。否則,一個(ge) 雜亂(luan) 無章的個(ge) 人履曆隻會(hui) 讓招生官一眼看出學生對自己未來沒有規劃、缺乏方向和目標、同時也會(hui) 浪費掉本應在目標專(zhuan) 業(ye) 上花費的時間。比如說,一個(ge) 申請藝術方向的學生,沒有好好地創作自己的作品集和參加畫展,而花大量時間參加AMCAIME,是毫無意義(yi) 的。美國大學的綜合評估標準(holistic review)需要看到的是一個(ge) 專(zhuan) 業(ye) 規劃路徑清晰的前提下有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的年輕人,而不是一個(ge) 一股腦子什麽(me) 都做,但沒有任何一樣突出技能的人。

然而,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寫(xie) 作競賽了。可能有不少家長認為(wei) ,寫(xie) 作類競賽隻是申請人文社科類的孩子需要準備的項目。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寫(xie) 作能力是美國大學最看重的基礎能力之一,無論你申請的是曆史、文學、戲劇,還是工程、數學、物理,都會(hui) 對申請人的寫(xie) 作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其實,申請大學需要遞交文書(shu) 、以及有時候需要遞交寫(xie) 作樣本(writing sample)的其中一個(ge) 重要的目的就是讓招生官審核申請人的寫(xie) 作能力。

同時,有相當一部分大學以及專(zhuan) 業(ye) 是需要提交寫(xie) 作樣本(writing sample)以及高中階段完成過的論文(或者摘要)的。也就是說,所有寫(xie) 作競賽的作品,哪怕最後沒有獲獎,也可以作為(wei) 寫(xie) 作樣本進行提交,向招生官額外提供了一個(ge) 展示自己的機會(hui) 。而科研類寫(xie) 作競賽(例如TCR曆史期刊——老師已經為(wei) 大家寫(xie) 過兩(liang) 篇介紹TCR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ge) 科研項目,可以寫(xie) 進activity list裏麵。

簡而言之,無論人文社科還是理工商科,都應該好好考慮參加寫(xie) 作競賽。理由很簡單:寫(xie) 作能力是美國大學的核心培養(yang) 能力,拿下寫(xie) 作競賽好成績,絕對不會(hui) 出錯。

那麽(me) ,是不是所有的寫(xie) 作競賽都適合任何一個(ge) 申請人參加呢?

2.寫(xie) 作類競賽需要精心挑選、做好規劃

並非如此。在講座中我們(men) 已經提到,雖然文科類競賽是一個(ge) 稀缺資源,但其實市麵上有大量成熟的、含金量高、被名校認可的競賽(例如TCR曆史季刊、Princeton劇本寫(xie) 作、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等等)。但其中,每個(ge) 競賽的偏好風格、難度及獲獎門檻、評選標準、以及備賽需要的時間都非常不一樣。當然,因為(wei) 截止時間的不同已經開始留學規劃的時間差別,客觀上還來得及參加的寫(xie) 作競賽對不同的孩子來說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紐約時報雖然獲獎率低,但是內(nei) 容和題材非常多樣,並且評選風格要求是媒體(ti) 寫(xie) 作的大眾(zhong) 化風格(但是必須要對New York Times的文風熟悉),所以其實一定程度上比較友好。而曆史類季刊The Concord Review TCR)則對曆史科研、學術寫(xie) 作能力及規範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論文字數要求較高、創作耗時長,對人文類有強烈興(xing) 趣和積累、並且有較好的學術寫(xie) 作能力的同學,發表的勝算會(hui) 更大。畢竟,雖然在TCR上發表的作者有超大半都進入了大藤,但畢竟發表率也隻有5%,確實是一個(ge) 尖子的競賽。

那麽(me) ,寫(xie) 作類競賽是不是一個(ge) 11年級才開始參加的鍍金活動呢?

3.寫(xie) 作類競賽同樣需要長期積累成績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和所有的理工類競賽一樣,寫(xie) 作類競賽雖然看似沒有分級(資格賽、區預賽、全球賽),貌似遞交一次便勝負見分曉,但其實寫(xie) 作類競賽的時間規劃可能比理工類更重要。首先,寫(xie) 作是需要時間的:頭腦風暴、尋找題目、搜羅素材、數據分析、起草、修改、定稿等等,是一個(ge) 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過程,很難一蹴而就。

其次,寫(xie) 作類競賽的評選具有不確定性:當年投稿的人數、質量等都會(hui) 影響到最後的結果。也就是說,我們(men) 需要預留出充足的時間,做好連續2-3年投稿的準備,也就是說,對於(yu) 專(zhuan) 業(ye) 性要求不高的寫(xie) 作競賽,我們(men) 9年級、甚至初中,就可以開始投稿了。每一個(ge) 寫(xie) 作競賽都是有自己的風格和偏好的,寫(xie) 作、投稿的次數越多,越能抓住這些風格和偏好,而每一次備賽,都是對寫(xie) 作能力的訓練和提高,獲獎幾率和寫(xie) 作實力都得到提高,何樂(le) 而不為(wei) ?而scholastic這一類北美的孩子參與(yu) 度極高的高含金量競賽,類別非常多,更是需要很早開始探索自己強項在哪裏,有的放矢,提高獲獎率。(目前Scholastic不允許北美地區以外的學生投稿,美初美高的同學和家長可以多多關(guan) 注,其他國家地區包括國際學校在內(nei) 暫時均不能參加)。

而對於(yu) TCR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這類專(zhuan) 業(ye) 度、難度都更高的競賽和發表,更適合在已經有充足寫(xie) 作競賽經驗、寫(xie) 作能力到位的同學,在10-11年級的時候進行衝(chong) 刺,特別是那些目標是Top30裏麵第一梯隊學校的孩子,更應該以拿下這些寫(xie) 作競賽獎項為(wei) 目標。

但最重要的還是實力:寫(xie) 作實力不是短時間內(nei) 可以提高的。而代寫(xie) 則更是一定要避免的行為(wei) 。代寫(xie) 在英美學術界是非常為(wei) 人所不齒的行為(wei) ,一旦發現,發放的錄取可以被收回,已經拿到的學位也會(hui) 被撤回,是一個(ge) 自毀前程的事情。寫(xie) 作能力是一個(ge) 長期積累的過程,越早開始越好。從(cong) 小學甚至初中階段開始抓寫(xie) 作基礎、9年級左右開始對風格、文筆、學術文學寫(xie) 作等高階技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方為(wei) 培養(yang) 寫(xie) 作能力的上上之策。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大學生競賽項目匯總!能加分保研的工科類競賽盤點

下一篇

多鄰國考試新改革「寫作樣本」調整為計分題型!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