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建議直接去英國讀本科而不是碩士再去?

留學這個(ge) 事還是擠的,ucas一年又一年的申請人數增長也看得出來,現在的英國留學趨勢逐漸從(cong) 臃腫的碩士為(wei) 大,慢慢向低齡化轉移。尤其近四年左右,去英國讀a-level或預科的學生雙雙變多了。他們(men) 改變路線,放棄國內(nei) 本科,其實都是在根源上追逐最高學曆的可行性。

畢竟現在要從(cong) 國內(nei) 本科刷到英國top學校,難度太高了,不止是學校被卡list,均分也設限,前麵兩(liang) 個(ge) 都滿足了,本身認可度低也是核心問題。

所以為(wei) 了從(cong) 根源上解決(jue) 問題,刷到更好學校,很多家長索性開始本科之前就讓孩子出去,提前撈一個(ge) 英本身份,然後再卷更好的碩士互補下。為(wei) 什麽(me) 建議提前去讀英本了,其實有以下優(you) 勢:

一、不存在卡學校問題,再靠後的英本一視同仁

其實如果你在國內(nei) 讀一個(ge) 普通的一本或雙非,這個(ge) 成績足可以在英國讀個(ge) QS50-100左右的英國本科。隻要家庭經濟能力跟得上,對你未來的發展路線來說,是更為(wei) 波瀾壯闊的。

英本的學生在申請英國碩士占的優(you) 勢太大了,本身就是第一優(you) 先認可度,其次再是美本,加本,澳本等其他海。這些弄完了再接中外合作這種本科,認可度一樣不錯。也都不存在被卡學校問題。比如UIC,港中深,西浦,寧諾,你看看他們(men) 的G5率,哪一個(ge) 不比中流985要高一大截。

中外合作認可度都這麽(me) 高,英本的待遇你自己想下。像英本的學生,比如Exeter本的71,上了一等申lse的af,雖然有難度,但大概率還是能去的。一等的分數同樣換算成國內(nei) 的本科,比如對外經貿的90,一樣被拒成狗。

找人說理都不行。即使你在靠後的英本,比如kent或Coventry這種,你達到了對應的分數,一樣英國九校拿到手軟。以考文垂為(wei) 例,我一學生68分,剛滿high2.1,kcl,華威,ucl三個(ge) offer全拿到,就被ic給拒。你說優(you) 勢大不大,考文垂的學生真的硬實力會(hui) 比國內(nei) 一些985強嗎?雖然看人,大概率其實沒有的,但英本就是申的到。中低分段的985這種現在就是各種都拒。

提前在學校上形成優(you) 勢的確是值得考慮的。畢竟大家選擇留學,無非就是換個(ge) 賽道,多個(ge) 選擇,然後要去的終點都是一樣的。都是希望通過拿到最高學曆來解決(jue) 之後的信任背書(shu) 問題,而這個(ge) 信任背書(shu) 解決(jue) 了,你能無形中拿到太多優(you) 勢。比如你即使幹中介,人家就覺得你寫(xie) 文書(shu) 會(hui) 更有水平,你能幫別人申到G5的概率就更大。這就是信任度問題。那你轉行做個(ge) 留學中介,不是輕輕鬆鬆年入百萬(wan) ?

二、英本給分相對友好!

國內(nei) 越好的211或 985,卡分越厲害,一些配合學生去留學的學校還好,比如中大這種,給分相對友好,但很多學校其實不友好的。專(zhuan) 業(ye) 第一可能就87分。但英國很多專(zhuan) 業(ye) ,其實卡到90了。對雙非有些學校更殘忍。比如ucl部分專(zhuan) 業(ye) 像cce這種,能卡到93分或95分。都沒開始申,就已經喪(sang) 失資格了。但英本不一樣,英本的學生基本2.1就能申到好學校了。

而能拿到2.1的概率是在70%+往上的。拿一等的比例,少的最起碼20%也有的,多的學校45%都有。特別是一些留學大戶學校。給高分尤其的誇張。尤其是哪些考試多,選擇題多的學校。英本這邊,除了人文學科、社科、傳(chuan) 媒相對蛋疼點,論文多,打分低,其他很多課程拿一等的概率很高的。隻要學生自己好好上分,語言底子還可以,不需要太多時間去過度。往往都能拿高分。

而這種高分往往能讓他們(men) 在爭(zheng) 取更好的學校上取得巨大優(you) 勢。最近KCL、IC、LSE、Edinburgh這種學校不是常常以競爭(zheng) 激烈為(wei) 理由給拒信嗎?其實人家沒給錯,的確是英本的本身就錄的差不多了,名額給國內(nei) 本科的已經很少了。學霸拿到名額都難,到你的時候,人家背景是不是比你強?

三、跳出了一個(ge) 紅海的圈子,以英本身份投入了一個(ge) 藍海圈

想要去英國讀本科,不是所有家庭學生都能做到的。這期間的規劃,付出,學生自己的努力都是息息相關(guan) 的。其實本科能在英國讀的,反而是最精英的一部分人群。

碩士才往往被吐槽水碩,你有看人吐槽英國水本嗎?沒有的,人家課程緊湊。本科你掛科超過2門,補考不過,直接撤銷你簽證,勸退你。所以,對英國來說,含金量主要是在本科

在英國讀本科的孩子,不僅(jin) 家庭條件來說是好的,畢竟兩(liang) 年高中,三年本科,加一年碩士,六年下來,300w左右最起碼花出去的。隻是讀個(ge) 書(shu) ,花300w的成本,孩子未來十年能不能賺到這個(ge) 費用且不說。但這個(ge) 投放比來說,不是一般家庭可以做到的。所以說留學這件事,簽證中心已經幫你淨化除了一個(ge) 好的圈子。

而這個(ge) 圈子因為(wei) 一些非學術背景的限製,導致目前還不是紅海,還在藍海範圍裏麵。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很滋潤。沒人和你競爭(zheng) ,沒人針對你。你向國內(nei) 本科,申請個(ge) 碩,被針對慘了,又是語言成績年年換新要求,又是list變更,又是均分一年比一年要求高。但是英本就沒啥變化。到了對應的分,沒啥實習(xi) 一樣錄。

總了個(ge) 結:其實不止這些優(you) 勢,現在英國為(wei) 了招募更多的留學生搞創收,已經喪(sang) 心病狂的減少本土的生源了。畢竟本土學生被政府要求在9000多英鎊的學費左右。

幾年沒漲過,而通脹這麽(me) 劇烈,學費不漲就是虧(kui) 本。現在這個(ge) 學費水平其實是前10年的水平,大學不樂(le) 意也是正常的。於(yu) 是英國大學也在暗戳戳的開始減少本土生源的吸納,尤其是蘇格蘭(lan) 這邊,在這點做的尤其過分。這也是為(wei) 啥中國生源能大幅多出來的原因。人家畢竟要創收。但創收,也是核心先撈英本的為(wei) 主。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P物理四個科目該如何選擇?

下一篇

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怎麽樣?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