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給各位家長分享概念。
1. 控製電子產(chan) 品
電子產(chan) 品是影響孩子學習(xi) 最大的絆腳石,所以電子產(chan) 品盡量不要讓孩子帶進房間裏,尤其是在學習(xi) 的時候。我建議電子產(chan) 品隻允許在客廳或是餐桌上用,這種方式,孩子比較會(hui) 有自我警惕心態,使用時間會(hui) 隨之減少,而且在使用電子產(chan) 品學習(xi) 的時候,也比較不容易分心看視頻或聊天。畢竟爸媽隨時可能出現在身邊。
2. 課內(nei) 成績永遠優(you) 先
很多學生會(hui) 本末倒置。其實招生官看一個(ge) 學生的申請材料,第一個(ge) 看的,就是課內(nei) 成績。如果課內(nei) 成績不好,即使活動、獎項、文書(shu) 、都很好,也不一定能補得上這一個(ge) 短板。所以我建議如果課內(nei) 成績不是很好,就應該多花時間在課內(nei) ,而不是分心去搞其他活動和競賽。但是如果孩子是在南外本部這種高度卷的環境,即使努力也不太可能拿到特別好的成績,那可能就要參考別的策略。
3. 背單詞
詞匯量在英語學習(xi) 裏比什麽(me) 都重要。但是很多學生寧願刷題也不背單詞。不少培訓機構對學生單詞抓的也不緊,因為(wei) 怕和學生產(chan) 生矛盾。我是覺得,在單詞上,學生應該每天要花大量時間,尤其是在打基礎階段。不然即使刷題也是白刷,因為(wei) 錯題可能不是理解問題,而是沒看懂題目。這樣其實就是變相浪費珍貴的題目。擁有足夠的詞匯量,整體(ti) 的語言能力就會(hui) 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刷題的效果也會(hui) 事半功倍。
4. 盡量不要在家裏學習(xi)
家裏是很舒適沒錯,但是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效率的打折。所以我建議學習(xi) 最好到培訓機構,尤其是會(hui) 收電子產(chan) 品並且做好學習(xi) 監管的機構,這樣效率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
5. 課外活動要獨一無二,避免采購同質化活動
課外活動最重要的就是與(yu) 眾(zhong) 不同。但是目前很多學生的課外活動,都屬於(yu) 第三方背景提升機構設計組織,麵向全國招生的。這類型的活動,大部分並非獨特,因為(wei) 行之有年,招生官已經看多了,沒有新意。招生官甚至可能會(hui) 覺得,這些孩子隻會(hui) 花錢買(mai) 活動,缺乏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當然不代表這些活動一定沒有含金量,但是我建議學生的課外活動,盡量做到每個(ge) 人都是獨特的,能發現自己周邊的問題,然後透過自己的能力,想辦法解決(jue) 。
競賽方麵,如果拿不到國際大獎,絕大多數含金量都不會(hui) 很高。比如AMC就是我常常提到並且已經證實了的坑。如果想要做含金量比較高的競賽,我建議創新類的競賽,而不是刷題類的競賽。因為(wei) 創新的過程,是可以為(wei) 未來文書(shu) 加分的,即使沒有拿到大獎也可以成為(wei) 很好的文書(shu) 素材。但是刷題型競賽的學習(xi) 過程很枯燥很同質化,是沒有辦法為(wei) 申請文書(shu) 加分的。
除了課內(nei) 成績外,最重要的就是托福了。但是很多學生在托福和課內(nei) 成績都無法保證的情況下,還花大量時間學習(xi) AP、SAT、和競賽,以至於(yu) 最終到了申請季的時候,才發現托福考不到110+,或是口語考不到25+分。如果這種本末倒置的情況發生了,就真的非常可惜。我建議首先要確保托福最終能出110+,口語25+,再考慮其他申請加分項項目。不要盲目被學校或同學誘導參加幫助不大還耗時間的競賽和考試。
8. 主動尋求幫助
很多孩子在高一或是高二的時候,學習(xi) 上出現了障礙,但是又怕和家長說。最終到了成績出來的時候,家長才意識到了這個(ge) 問題的嚴(yan) 重性,但是往往因為(wei) 進度過度落後,而來不及補救。我建議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在學習(xi) 上隻要遇到了困難,及時找人協助,渡過難關(guan) 。
9. 多國混申,要有主次
最近很多學生都想多國混申美、英、加、香港等。但是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的是,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申請,在準備上是完全不一樣的。美國更看重課外活動,英聯邦隻看重學術能力。所以如果美國和英聯邦都想同時全力準備,除了少數理科大神以外,往往都容易出現時間不足的窘境,甚至導致最終兩(liang) 邊都申不好。
10. 時間過得比想象中快很多
對於(yu) 出國的學生來說,時間過得真的很快。不要覺得現在還是新高一,還有兩(liang) 年的時間準備,就不把時間排緊湊一點。事實上,兩(liang) 年真的一轉眼就過去了。建議就算是新高一,所有課外時間最好都盡量排的滿一點,並且提高效率。不然兩(liang) 年以後,肯定會(hui) 後悔莫及。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