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美國大學要限招熱門專業?

多美國大學在申請的時候不要求申請者選定專(zhuan) 業(ye) ,而是等到大一或大二結束的時候才需要選專(zhuan) 業(ye) 。工程、計算機、金融、經濟學、護理等這些畢業(ye) 後“錢途無量”的專(zhuan) 業(ye) ,自然成為(wei) 了搶手的“香餑餑”。

美國大學對學生的專(zhuan) 業(ye) 選擇管製比較寬鬆,但高薪專(zhuan) 業(ye) 也不是你想讀就能讀的。在越來越多的大型公立高校,學生如果要主修高薪專(zhuan) 業(ye) ,必須先滿足基礎課程的GPA要求。舉(ju) 個(ge) 例子,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申報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必須在基礎課程中拿到3.5(A-)及以上的GPA,同時要向計算機係遞交申請並獲得批準。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想攻讀機械工程的學生GPA至少要達到3.75(A)。

為(wei) 什麽(me) 大學會(hui) 對這些高薪專(zhuan) 業(ye) 進行限招?更多學生學習(xi) 高薪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就業(ye) 率更高,薪水更高,更有可能給母校捐款,難道不是一個(ge) 雙贏的結果嗎?經濟學家Zachary Bleemer和Aashish Mehta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研究。

 

高薪專(zhuan) 業(ye) 限招是怎麽(me) 回事?

Bleemer和Mehta對美國25所頂尖公立高校針對修讀高薪專(zhuan) 業(ye) 采取的限製措施進行了統計。在計算機科學、經濟學、金融、機械工程和護理這五個(ge) 高薪專(zhuan) 業(ye) 中,這25所高校有四分之三的院係對修讀這些專(zhuan) 業(ye) 作出了限製。限製措施一般是給GPA設門檻,但有的院係還要求學生額外提交申請。

這些限製措施以前是不存在的,而是在過去三十年間逐漸發展起來的。不同大學采取措施的時間不盡相同,Bleemer和Mehta將這一趨勢視為(wei) 自然條件下的實驗。兩(liang) 位學者統計了限招實施前後的數據,進而分析了這些措施對學生的專(zhuan) 業(ye) 選擇和學習(xi) 成績的影響。

兩(liang) 位學者發現,實施限招後,在希望修讀某個(ge) 特定高薪專(zhuan) 業(ye) 的學生中,最終獲得該專(zhuan) 業(ye) 學位學生的比例減少了15%。這一影響在少數族裔中尤為(wei) 明顯。兩(liang) 位學者認為(wei) ,非裔和拉美裔學生讀大學獲得的回報低於(yu) 其他學生群體(ti) ,原因之一就是專(zhuan) 業(ye) 限招。

 

限招合理嗎?

說實話,我們(men) 不能一味否定限招措施,有的院係勸阻學生選擇高薪專(zhuan) 業(ye) 是有理由的。工程學和經濟學的難度很大,限招能防止部分學生錯誤地選擇自己不擅長的專(zhuan) 業(ye) 。此外,大學還需要保證一定的畢業(ye) 率,如果允許學術能力不符合專(zhuan) 業(ye) 要求的學生選擇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話,可能會(hui) 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從(cong)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從(cong) 而拉低畢業(ye) 率。

 

但Bleemer和Mehta的研究結果駁斥了這一觀點。他們(men) 發現,在實施限招後,沒有證據表明學生的學習(xi) 成績顯著提高。換句話說,限招並沒有促使學生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專(zhuan) 業(ye) 。被經濟學係踢出來的差生可能成了社會(hui) 學係的差生。殘酷的真相是,這些邊緣學生並沒有能力應對大學級別的課程。如果他們(men) 迫於(yu) 社會(hui) 壓力而不得不讀四年大學,那還不如試試高薪專(zhuan) 業(ye) 呢。

另外,企業(ye) 在招聘的時候沒那麽(me) 重視GPA,他們(men) 更看重實習(xi) 和工作經曆。雖然分數能反映學術能力,但職場需要的是一套不同的技能。很多成績一般的學生其實能夠勝任難度很高的工作。如果雇主真的相信,某份工作要優(you) 等生才能勝任,他們(men) 完全可以在招聘的時候要求學生提供成績單來證明自己的才幹。大學不能因為(wei) 某些學生大一成績不夠好,就把他們(men) 拒於(yu) 高薪專(zhuan) 業(ye) 門外。

那麽(me) ,大學為(wei) 什麽(me) 要對高薪專(zhuan) 業(ye) 限招?Bleemer和Mehta推測,原因之一可能是大學要維持聲望。很多院係喜歡宣傳(chuan) 有多少學生進入了頂尖博士項目或者找到了好工作。限招能夠提升一個(ge) 專(zhuan) 業(ye) 內(nei) 學生的平均學術水平,但這隻不過是因為(wei) 差一點的學生都被拒了。

 

如果不限招,如何提升教育質量?

大學的主要職責是教書(shu) 育人,幫助學生培養(yang) 知識技能,使其勝任社會(hui) 急需的工作崗位。正是因為(wei) 這份職責,大學每年才能獲得數百億(yi) 稅收補貼。當前,社會(hui) 需要工程師、程序員、護士和經濟學家。對這些專(zhuan) 業(ye) 實施不必要的限招,這是在弱化大學最重要的使命。

禁止大學實施限招並不能解決(jue) 問題。政策製定者應該考慮改變激勵大學的方法。當前,大學為(wei) 了追求聲望,把差生排擠到了低薪專(zhuan) 業(ye) 。合理解決(jue) 這一問題的辦法是,讓高薪專(zhuan) 業(ye) 擴招變成劃算的買(mai) 賣。

一個(ge) 可行的政策是分攤風險:如果學生無法償(chang) 還助學貸款,大學就需要繳納罰款。因為(wei) 還貸和收入是密切掛鉤的,所以大學就有了擴招高薪專(zhuan) 業(ye) 的直接動力。工程師或者護士工資一般很高,償(chang) 還學生貸款不成問題,但戲劇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就不一定了。如果大學要為(wei) 此承擔責任,他們(men) 就會(hui) 鼓勵學生選擇前景好的專(zhuan) 業(ye) ,幫助差生開發學術潛能。

另一個(ge) 可行政策是,加強建設可以替代傳(chuan) 統四年製本科的其他教育模式。職業(ye) 教育和學徒教育能很好地替代傳(chuan) 統本科教育,讓學生在先進製造業(ye) 和編程等高薪行業(ye) 接受優(you) 質培訓。這類教育模式可能也更符合傳(chuan) 統大學裏差生的學習(xi) 風格。如果當前公立大學無法幫助學生培養(yang) 社會(hui) 亟需的技能,或許我們(men) 可以將目光轉向其他教育模式。

和傳(chuan) 統觀點相反,讀大學不一定物有所值。要讓大學教育發揮價(jia) 值,前提是學生要選對專(zhuan) 業(ye) ,而且大學給予學生取得成功的機會(hui) 。大家對大學高薪專(zhuan) 業(ye) 限招怎麽(me) 看?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USACO 2022 2月份競賽評析!

下一篇

2022美國高校投資回報率(ROI)排名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