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留給家長們(men) 選擇民辦學校的空間越來越少了。
首先政策卡死民辦學校再生:原則上不會(hui) 再審批新的民辦學校(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
另一方麵,民辦學校轉型消失:受政策影響一些民辦學校轉為(wei) 了公辦校(公參民的民辦學校轉學居多)。
還有一批學校因為(wei) 不合格、不達標或資金鏈斷裂而直接關(guan) 停。
最後,剩下的民辦校基本都是資質齊全、辦學實力雄厚、教學獨特的學校。當然,這是個(ge) 好消息,也是壞消息:
好消息是因為(wei) 剩下的民辦學校,我們(men) 踩坑幾率很小。
壞消息則是民辦搖號越來激烈,讀民辦校將會(hui) 越來越難。以上海為(wei) 例,以往不會(hui) 搖號的民辦學校今年升學階段都搖號異常緊張。
除了入學難以為(wei) ,還有一部分家長對學校師資教學、辦學情況充滿了擔憂。
這時候,全麵了解學校的辦學情況,獲得客觀、主觀等多維度信息極為(wei) 重要。
想給孩子選擇一所靠譜的學校,要從(cong) 哪些維度來考察呢?
本期文章,將分享考察國際化學校的技巧。
現實中,很多家庭將國際學校的升學率看成了唯一的考核標準,這種做法往往導致擇校比較片麵。
當你谘詢到很多國際學校的老師後,你會(hui) 發現,幾乎所有的國際學校的申請世界TOP100大學的錄取率都在95%以上。
於(yu) 是,我們(men) 就陷入糾結了:“既然每個(ge) 學校的升學率都這麽(me) 好,到底選哪個(ge) 呢?”
當然,還有不少學校的牛津、劍橋、藤校的錄取成績吸引了不少家長眼球。
誠然,一所學校拿到世界頂尖名校的錄取通知書(shu) ,自然而然引起了家長關(guan) 注。但這個(ge) 成績,隻是反映學校最頂尖、最優(you) 秀學生的去向,而且是極少數學生。
“牛劍藤”雖然吸引人,但對於(yu) 大部分普娃家庭參考意義(yi) 實在不大。
因此,我們(men) 一定要考察國際學校的全部升學結果,進而分析它所要學校拿到offer學校的比例,以及通過所有錄取結果,看到學校的畢業(ye) 生主要去向。
舉(ju) 個(ge) 例子,以下領科上海校區的今年畢業(ye) 生申請大學的結果。
在牛津、劍橋錄取方麵,領科上來可謂佼佼者,今年拿到16封牛劍預錄取通知書(shu) ,於(yu) 平和、光華劍橋並列上海第一。
去年,更是優(you) 秀,獨自占據上海斬牛劍第一把交椅,上海領科其優(you) 秀程度不言而喻。
但是仔細研究全部錄取結果來看,在英國方向,大部分學生是拿到了曼徹斯特大學的offer,數量達77封,港大拿到了80封。
從(cong) 錄取結果,我們(men) 可以大概估計該學校中等學生的去向,想必就在曼大、華威、港大這些名校之間。
再看一下領科上海申請美國大學offer數量,你就會(hui) 發現該學校雖然申請英國大學很強勢,但是去美國留學的學生想必不會(hui) 太多。
當然,還有很多升學案例,就不在這裏給大家一一舉(ju) 例,具體(ti) 情況建議大家參加擇校展,去展會(hui) 上獲得學校升學的一手資料。
不僅(jin) 看校長還要看其與(yu) 投資方的關(guan) 係
不少家庭擇校時衝(chong) 著校長去的,校長贏得了很多家長的信任。
誠然,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領頭羊,至關(guan) 重要。但是校長與(yu) 投資方的關(guan) 係,我們(men) 也要深度了解。
學校辦學是否會(hui) 穩定,管理團隊和資金鏈也是非常關(guan) 鍵。曾經就有新聞報道,某學校頻繁更換校長,也有學校的投資方突然撤資,有學校由於(yu) 管理不當導致老師流動大、學生轉學等。
這些導致學校辦學不穩定的因素,也是考察學校時需要特別關(guan) 注的。
校長兼資方的這類學校,其管理層往往比較穩定。當然,這種情況下我們(men) 對校長能力、品格的考察更需要敏銳洞察。
當然,除了以上考察外,還要對學校國際課程、課堂教學、師資團隊、校園設施等各個(ge) 方麵進行了解。
國際化學校由方方麵麵組成,維度是多樣化的,選擇從(cong) 不是“拍腦門”,而是三思之後的謀定而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