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men) 今天要談的寫(xie) 作類比賽它的受眾(zhong) 的群體(ti) 就十分的廣泛。寫(xie) 作可不僅(jin) 僅(jin) 是文科生和寫(xie) 作愛好者們(men) 的事,對於(yu) 喜歡理科的同學們(men) 而言,寫(xie) 作也同樣很重要,畢竟在日後的大學生活裏寫(xie) 幾篇學術論文都是很司空見慣的事。因此多去參與(yu) 一些寫(xie) 作類競賽去了解更多的寫(xie) 作技巧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為(wei) 自己日後的大學生活打基礎。
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下麵幾個(ge) 門檻不算高但含金量很高的寫(xie) 作競賽的具體(ti) 介紹。
一、NewYorkTimes紐約時報寫(xie) 作比賽
STEMWritingContestSTEM寫(xie) 作比賽
1.官網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3/01/04/learning/our-4th-annual-stem-writing-contest.html
2.競賽基本情況簡介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寫(xie) 作競賽是全球寫(xie) 作競賽中最受矚目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大賽之一。競賽邀請來自全球的高中生圍繞自己感興(xing) 趣的科學話題展開寫(xie) 作,對於(yu) 世界運轉規律的思考、生活中觀察到的科學現象或者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都可以作為(wei) 選題。
3.參賽對象
比賽麵向全球13至19歲的初中或高中學生。
正在上一門或多門大學課程的高中生(包括高中研究生)可以參加。已完成高中學業(ye) 但正在休假或未進入大學的19歲或以下學生也可以參加。紐約時報員工的子女和繼子女沒有資格參加本次比賽,與(yu) 這些員工住在同一家庭的學生也不可以。
4.比賽時間(以2023年為(wei) 例)
作品提交時間為(wei) 2023年1月18日一2月15日(太平洋時間晚23:59)。
5.寫(xie) 作主題
以《科學時報》專(zhuan) 欄Trilobites為(wei) 模型,向普通讀者解釋一個(ge) 複雜而有趣的科學、數學、工程或技術概念。
·選擇你關(guan) 心且感興(xing) 趣的STEM主題。
·確保所選話題足夠窄,可以在500字以內(nei) 很好地表述清楚。
·做研究,並引用你的信息來源。參賽作品的至少一個(ge) 信息來源必須來自《紐約時報》、《科學新聞》或其姊妹網站《科學新聞探索》。
·對於(yu) 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獻信息要用引號標明,注明引用信息的來源。
·提交的文章內(nei) 容不得超過500words,不包括標題。
6.報名方式&參賽流程
無需報名,個(ge) 人或與(yu) 小組一起撰寫(xie) 論文,但每位學生隻能提交一篇論文。如果是團隊合作,在發布參賽作品時需要提交所有參賽者姓名。學生如果作為(wei) 團隊的一員提交作品,則不應同時作為(wei) 個(ge) 人提交。
在可提交作品期間,官網會(hui) 在競賽頁麵底部放上對應的作品提交表格,屆時提交作品即可。
7.獎項設置
比賽結束後大約兩(liang) 個(ge) 月公布獲獎信息。
獎項設置包括Winners、Runners-up和HonorableMentions。
2022年,主辦方從(cong) 3564份作品中僅(jin) 評選出8個(ge) Winners,16個(ge) Runners-up和33個(ge) HonorableMentions,綜合獲獎率僅(jin) 1.6%。獲獎作品將在《紐約時報》學習(xi) 專(zhuan) 欄發表。
8.論文要素
1)開頭引人入勝,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並讓我們(men) 關(guan) 心這個(ge) 主題。
2)引用專(zhuan) 家和/或包括對該主題的研究以提供上下文和可信度。
3)解釋為(wei) 什麽(me) 這個(ge) 主題很重要。你為(wei) 什麽(me) 關(guan) 心這個(ge) ?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關(guan) 心?它會(hui) 影響誰或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和如何影響?它與(yu) 該領域更廣泛的問題,與(yu) 當今世界和我們(men) 自己的生活有何關(guan) 聯?
StudentEditorialContest學生社論寫(xie) 作比賽
1.官網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2/08/10/learning/our-2022-23-student-contest-calendar-fall-semester.html
2.競賽基本情況簡介
學生社論比賽就是鼓勵參賽選手拓展新聞敏感度和國際視野,針對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hui) 等領域發表獨到評論。基於(yu) 事實進行有邏輯的、係統性的新聞評論,主要目的是發表作者針對當下社會(hui) 重大事件的立場、分析。紐約時報社論比賽要求學生將自己對所選領域的看法匯總為(wei) 一篇簡短的、以證據為(wei) 基石的議論文。
社論是一種以當前的社會(hui) 背景或現象為(wei) 寫(xie) 作基礎,對社會(hui) 重大事件和迫切問題表達立場,並通過全方位深入解讀分析後發表的評論。社論寫(xie) 作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述透徹,是一種典型的議論文寫(xie) 作。
以往,議論文寫(xie) 作(persuasiveessaywriting)一直是美國高中教育的主要內(nei) 容,但美國核心課程標準(CommonCorestandards)現將其列為(wei) 各階段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寫(xie) 作類型。那麽(me) 美國為(wei) 什麽(me) 會(hui) 如此重視學生議論文寫(xie) 作技巧的提升?這個(ge) 問題非常值得我們(men) 深究。
議論文寫(xie) 作可以培養(yang) 學生兩(liang) 個(ge) 方麵的能力,一方麵是清晰地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尋找事實支撐的能力,另一方麵是考慮反方的觀點,培養(yang) 學生站在另外一個(ge) 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總的來說,這樣的寫(xie) 作訓練是為(wei) 了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這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軟技能。這也是《紐約時報》舉(ju) 辦社論比賽的初衷。
3.參賽對象
比賽麵向全球13至19歲的初中或高中學生。
正在上一門或多門大學課程的高中生(包括高中研究生)可以參加。已完成高中學業(ye) 但正在休假或未進入大學的19歲或以下學生也可以參加。紐約時報員工的子女和繼子女沒有資格參加本次比賽,與(yu) 這些員工住在同一家庭的學生也不可以。
4.比賽時間(以2023年為(wei) 例)
作品提交時間為(wei) 2023年3月15日—4月12日。
5.寫(xie) 作主題
是什麽(me) 讓你生氣?你希望看到什麽(me) 變化?你希望更多人了解什麽(me) ?學生被邀請就他們(men) 關(guan) 心的問題撰寫(xie) 一篇評論文章。
·選擇一個(ge) 你關(guan) 心的話題,並提出一個(ge) 能說服讀者也關(guan) 心這個(ge) 話題的論點。可以先問自己上述的三個(ge) 問題,然後集思廣益得出一些答案。
·社論文章不能超過450words,所以要確保論點足夠集中,這樣就可以提出有力的論據。(標題和來源列表不計入字數)
·研究並收集證據來支持論點,至少引用一份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信息來源和至少一份來自《紐約時報》以外的信息來源。並且在引用處添加引號,注明引用來源。
6.報名方式&參賽流程
無需報名,個(ge) 人或與(yu) 小組一起撰寫(xie) 社論文章。
每個(ge) 學生隻能提交一篇社論。如果是團隊合作,需要在發布參賽作品時提交所有參賽者的姓名。學生如果作為(wei) 團隊的一員提交參賽作品,則不應同時作為(wei) 個(ge) 人提交。
在可提交作品期間,官網會(hui) 在競賽頁麵底部放上對應的作品提交表格,屆時提交作品即可。
7.獎項設置
比賽結束後大約兩(liang) 個(ge) 月公布獲獎信息。
獎項設置包括Winners、Runners-up和HonorableMentions。2022年綜合獲獎率僅(jin) 1.2%。
獲獎作品將在《紐約時報》學習(xi) 專(zhuan) 欄發表。
SummerReadingContest夏季讀寫(xie) 比賽
1.官網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3/01/04/learning/our-4th-annual-stem-writing-contest.html
2.競賽基本情況簡介
紐約時報夏季讀寫(xie) 比賽由紐約時報自2010年起,每年夏天舉(ju) 辦的競賽,針對世界各地的中學生。通過這項比賽,紐約時報希望激勵中學生洞察身邊的世界,思考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並通過寫(xie) 作提高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3.參賽對象
比賽麵向全球13至19歲的初中或高中學生。
正在上一門或多門大學課程的高中生(包括高中研究生)可以參加。已完成高中學業(ye) 但正在休假或未進入大學的19歲或以下學生也可以參加。紐約時報員工的子女和繼子女沒有資格參加本次比賽,與(yu) 這些員工住在同一家庭的學生也不可以。
4.比賽時間(以2023年為(wei) 例)
比賽將於(yu) 2023年6月9日一8月18日期間進行。
5.寫(xie) 作主題
本周《泰晤士報》有什麽(me) 讓你關(guan) 注的?
6月9日開始的每周五,官方都會(hui) 發帖問同一個(ge) 問題:"本周《泰晤士報》有什麽(me) 讓你關(guan) 注的?",學生需要在下周五東(dong) 部時間上午9
點之前提交作品。
屆時上周的帖子評論入口將被關(guan) 閉,並打開一個(ge) 新帖子來提出相同的問題。
學生可以選擇2023年在印刷報紙或NYTimes.com上發表的任何喜歡的內(nei) 容,包括文章、專(zhuan) 欄、視頻、圖形、照片和播客。
·可以每周參加一次,但每周隻允許每人提交一次。
·評論內(nei) 容不得超過1500個(ge) 字符。
●確保提交的是完整的URL或標題。
6.報名方式&參賽流程
無需報名,6月9日開始的每周五,官方都會(hui) 發帖問同一個(ge) 問題:“本周《泰晤士報》有什麽(me) 讓你關(guan) 注的?”,學生在下周五東(dong) 部時間上午9點之前提交作品即可。
7.獎項設置
比賽期間的每個(ge) 星期二,官方將在單獨的帖子中公布前一周的獲勝者。
獎項設置包括Winners、Runners-up和HonorableMentions。2022年Winners全球獲獎率僅(jin) 0.08%。2021年共收到近9500份參賽作品,最終隻有270篇作品獲獎,獲獎率不到3%。
100-wordsPersonalNarrative個(ge) 人100詞敘事比賽
1.官網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2/09/13/learning/tiny-memoir-contest-for-students-write-a-100-word-personal-
narrative.html
2.競賽基本情況簡介
紐約時報邀請全球13-19歲的中學生,用少於(yu) 100詞寫(xie) 出一篇小回憶錄來講述自己生活中富有意義(yi) 的經曆。
這篇回憶錄不限主題、結構和風格,參賽者可以記錄一個(ge) 特殊時刻,也可以描述自己曾做過的事,但對短文結構、凝練筆法、敘事張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還要能展示這段回憶帶來的收獲以及故事背後更大的意義(yi) 。
如果想讓作品脫穎而出,除了具備一定敘事寫(xie) 作技巧,“真實”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評委希望同學們(men) 以自然的方式寫(xie) 作,有意識地向讀者展示自我,而這一點恰好與(yu) 文書(shu) 寫(xie) 作的要求相契合。
3.參賽對象
比賽麵向全球13至19歲的初中或高中學生。
正在上一門或多門大學課程的高中生(包括高中研究生)可以參加。已完成高中學業(ye) 但正在休假或未進入大學的19歲或以下學生也可以參加。紐約時報員工的子女和繼子女沒有資格參加本次比賽,與(yu) 這些員工住在同一家庭的學生也不可以。
4.比賽時間(以2022年為(wei) 例)
作品提交時間為(wei) 2022年9月14日一10月12日(太平洋時間晚23:59)。
5.寫(xie) 作主題
用100詞講述一個(ge) 有意義(yi) 的生活經曆的真實故事。
·將你的故事用你獨特的聲音講述,可以嚐試各種風格和形式,以你喜歡的方式講述一個(ge) 對你來說很重要的故事。
·文章必須是100words以內(nei) ,不包括標題。
·論文必須是本次比賽的原創作品。這意味著它不應該在提交時在其他任何地方發布,例如在學校報紙上。
·每個(ge) 學生隻能提交一個(ge) 參賽作品。
6.報名方式&參賽流程
無需報名,個(ge) 人參賽,在官網上通過官方提供的表格提交參賽作品。
7.獎項設置
比賽結束後大約兩(liang) 個(ge) 月公布獲獎信息。
獎項設置包括Winners、Runners-up和HonorableMentions。2022年收到12448份作,最終評出13個(ge) Winners、23個(ge) Runners-up和46個(ge) HonorableMentions,總獲獎率不足0.7%。
StudentReviewContest學生評論比賽
1.官網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2/11/09/learning/our-8th-annual-student-review-contest.html
2.競賽基本情況簡介
紐約時報學生評論競賽是紐約時報一係列學生寫(xie) 作競賽之一。如果你喜歡對事物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那你非常適合這個(ge) 競賽。
紐約時報鼓勵參與(yu) 此次競賽的學生延伸文化想象力並嚐試一些新鮮事物,例如本地藝術、設計或時裝秀;探索一棟建築;觀看一場電影,電視劇,舞蹈或戲劇;聽一張專(zhuan) 輯,讀一本書(shu) ;玩一個(ge) 遊戲或試一家新餐館。學生可以針對任何類型的創意作品進行評論,過往參賽者寫(xie) 過電視節目、演唱會(hui) 、詩集、時裝秀等,沒有限製。
3.參賽對象
13-19歲的初中或高中學生都可以參加。
正在上一門或多門大學課程的高中生(包括高中研究生)可以參加。已完成高中學業(ye) 但正在休假或未進入大學的19歲或以下學生也可以參加。紐約時報員工的子女和繼子女沒有資格參加本次比賽,與(yu) 這些員工住在同一家庭的學生也不可以。
4.比賽時間(以2022年為(wei) 例)
作品提交時間為(wei) 2022年11月16日—12月14日(太平洋時間晚23:59)。
5.寫(xie) 作主題
提交一篇關(guan) 於(yu) 《紐約時報》報道的任何一種創造性表達的原創評論,創意表達類別包括:建築、藝術、書(shu) 籍、汽車、喜劇、舞蹈、時尚、酒店、電影、音樂(le) 、播客、餐廳、技術、劇院、電視節目、視頻遊戲。
·評論不得超過450words,不包括標題。
·無論選擇評論什麽(me) ,都應該是新的體(ti) 驗,應該親(qin) 自感受一下。
·論文必須是本次比賽的原創作品,它不應該在提交時已經發表在其他任何地方,包括學校的校報、另一場比賽等。
·每個(ge) 學生隻能提交一個(ge) 參賽作品。
6.報名方式&參賽流程
無需報名,個(ge) 人參賽,在官網上通過官方提供的表格提交參賽作品。
7.獎項設置
比賽結束後大約兩(liang) 個(ge) 月公布獲獎信息。
獎項設置包括Winners、Runners-up和HonorableMentions。
2021年共收到4000餘(yu) 份作品,評選出9個(ge) Winners,15個(ge) Runners-up和25個(ge) HonorableMentions,綜合獲獎率僅(jin) 1.2%。
二、JohnLockeEssayCompetition約翰洛克寫(xie) 作比賽
1.官網鏈接
https://www.johnlockeinstitute.com/essay-competition
2.競賽基本情況簡介
JohnLock寫(xie) 作競賽從(cong) 極富趣味性和挑戰力的寫(xie) 作題目出發,旨在培養(yang) 參賽者的議論文寫(xie) 作能力,考察參賽者對於(yu) 不同學科領域獨立深刻的見解、廣博的認知、清晰的說理能力、批判性地分析思維能力和說服力。
鼓勵年輕人培養(yang) 將好學生變成偉(wei) 大作家的特質:獨立思考、知識深度、推理清晰、批判性分析和說服力。
征文比賽邀請學生探索學校課程範圍之外的各種具有挑戰性和有趣的問題。參加JohnLocke寫(xie) 作競賽可以積累知識,提高論證技巧。此前參賽者被牛津、劍橋、普林斯頓、哈佛、耶魯、斯坦福、芝加哥、加州伯克利等名校錄取。
3.參賽對象
高年級組:15-18歲;低年級組:15歲以下
4.比賽時間(以2023年為(wei) 例)
往年大多為(wei) 3月初放出選題,2023年為(wei) 1月31日。
2023年關(guan) 鍵時間節點:
·報名注冊(ce) 時間:2023年4月1日一5月31日(需要在此日期之前注冊(ce) 以便後續提交)
·提交截止日期:2023年6月30日
·延遲報名截止日期:2023年7月10日(延遲報名需在7月1日前支付20.00美元的費用)
·通知入圍候選人:2023年7月31日
●學術會(hui) 議和頒獎晚宴:2023年9月
5.寫(xie) 作主題
高年級組設置7個(ge) 話題方向,分別是:哲學Philosophy、政治學Politics、經濟學Economics、曆史History、心理學Psychology、神學Theology、法學Law,7大方向各提供3個(ge) 題目,每年題目不同。低年級組不細分話題,提供5個(ge) 具體(ti) 的寫(xie) 作題目。
學生需要選擇某個(ge) 方向下的某個(ge) 題目進行論文撰寫(xie) ,最終完成一篇不超過2000字的議論性文章。
6.報名方式&參賽流程
1)需要先注冊(ce) ,然後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文章。
2)個(ge) 人參賽,所有候選人必須在英國夏令時2023年5月31日下午1點59分之前使用有效的電子郵箱在競賽官網注冊(ce) 參加比賽,不接受在截止日期前未注冊(ce) 的候選人提交的文章。
3)如果候選人出於(yu) 某些原因錯過了6月30日的文章提交截止日期,在滿足以下兩(liang) 個(ge) 條件的情況下,可進行延遲報名:必須在原定截止日期後二十四小時內(nei) 通過信用卡支付20.00美元的延遲報名費;論文必須在英國夏令時2023年7月10日晚上11點59分之前提交。
7.獎項設置
一般情況下,截止日期後的一個(ge) 半月公布優(you) 秀上榜文章。獎項設置包括:GrandPrize(1名)所有學科領域評選出的最佳作品;Winner/SecondPrize/ThirdPrize各學科領域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各1名;
Commendation/HighCommendation作品入圍但最終未能獲得正式獎項的選手也有機會(hui) 獲得相關(guan) 獎項。
2022年根據官方發給獲得進入Shortlist選手的郵件中可以看出,投稿選手中隻有大概前20%的優(you) 秀文章才能入選Shortlist.
三、HAWC哈佛國際評論學術寫(xie) 作競賽
1.官網鏈接
https://hir.harvard.edu/contest/
2.競賽基本情況簡介
《哈佛國際評論》創刊於(yu) 1979年,曆史悠久,在全球範圍內(nei) 有著龐大的受眾(zhong) 群體(ti) 和極高的認可度。該期刊的質量毋庸置疑,每一期都包括國際知名人士的獨家采訪和社論,以及對關(guan) 鍵國際問題的分析。為(wei) 了讓世界範圍內(nei) 的更多青少年關(guan) 心國際變化,2021年《哈佛國際評論》特推出哈佛國際評論學術寫(xie) 作競賽(HarvardInternationalReviewAcademicWritingContest,簡稱HAWC),鼓勵參賽者立足全球視野,放眼看世界,關(guan) 注國際熱門議題。
3.參賽對象
在美國或其他國家上學的9-12年級高中生。
4.比賽時間(以2023年為(wei) 例)
每年春季賽開始前發布題目,競賽分為(wei) 三個(ge) 不同的提交周期。
2023年春季:提交截止日期:2023年5月31日;答辯曰:2023年6月26日
2023年夏季:提交截止日期:2023年8月31日;答辯日:2023年9月25日
2023年秋冬季: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1月2日;答辯日:2024年2月5日
5.寫(xie) 作主題
該比賽會(hui) 在官網上針對與(yu) 當今國際事務相關(guan) 的內(nei) 容給出對應主題,參賽者從(cong) 農(nong) 業(ye) 、商業(ye) 、網絡安全、國防、教育、就業(ye) 、移民、能源、環境、經濟、公共衛生、科技、貿易和運輸,共13個(ge) 領域中任選其一進行觀點輸出。
2023年的寫(xie) 作主題為(wei) :TechnologicalAdvancementandtheWorld.
·提交一篇800-1200words的文章,需標注對書(shu) 籍和文獻的引用(不包括圖表、數據表和作者聲明);
·提交的材料必須使用英語和傳(chuan) 統的美式拚寫(xie) ;
·提交的作品應針對一個(ge) 未被充分認識的全球話題提供分析支持的觀點;
·HIR不接受專(zhuan) 欄文章或評論文章;
·作為(wei) 一個(ge) 記者組織,HIR要求提交的內(nei) 容遵循APStyle的最新版本,還要求提交的內(nei) 容具有文化敏感性、事實核查和尊重。
6.報名方式&參賽流程
先在官網注冊(ce) 報名並付款後才可提交作品。HAWC的參賽費用為(wei) 1480元/隊。可單人或組隊參加,組隊每隊不超過兩(liang) 人。
7.獎項設置
一般提交截止一個(ge) 月後會(hui) 公布比賽結果。所有提交的作品都將按照A-E進行等級劃分,優(you) 秀作品再通過HIR答辯日確定最後的金銀銅獎。
·紀念獎:HIR證書(shu) ;
·銅牌:15%-20%的同學將會(hui) 獲得銅牌,HIR證書(shu) +作品信息發布在官網;
·銀牌:5%-8%的同學將會(hui) 獲得銀牌,HIR證書(shu) +作品信息發布在官網+1年HIR期刊免費訂閱權限;
·金牌:5%的同學將會(hui) 獲得金牌,HIR證書(shu) +作品信息發布在官網+獲獎作品鏈接發布在官網+2年HIR期刊免費訂閱權限。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