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選擇高校青年教師還是30萬年薪私企?

即將畢業(ye) 的博士生,基本都會(hui) 麵臨(lin) 這樣一個(ge) 問題,自己在畢業(ye) 之後究竟是選擇去企業(ye) 工作還是找個(ge) 高校繼續科研?除了少部分學術成果頗多的高校可以隨便挑,或者做好了思想準備堅定不留在學術界的博士生,大部分人都會(hui) 在畢業(ye) 的時候陷入迷茫、難以抉擇。為(wei) 此,小e特意采訪了四位已經畢業(ye) 的博士生,看看能不能從(cong) 他們(men) 的選擇中給到即將畢業(ye) 的博士一點點啟發。

博士小A海外高校博士畢業(ye) ,三篇普通論文現就職於(yu) 美國某高校博後

小A是屬於(yu) 本科直博,來到了澳洲一所前三的高校讀博,博士期間拿的是CSC獎學金,現在已經畢業(ye) 在美國一所學校做博後。

當初在畢業(ye) 的時候,小A其實也不確定自己想去哪裏,所以麵試了很多企業(ye) ,大部分還是國企,私企也有少部分,大部分公司的工資都在年薪30-50w之間,最高的一家公司單位能夠給到他稅前60w的年薪,當然這些是包括了獎金和人才補貼。同時他也在麵試很多高校,但無一例外,稍微好一點的高校都需要他做博後才能給3+3的合同,隻有少數幾個(ge) 雙非高校才願意給他直接入職的合同。

對此,小A跟我們(men) 講,自己在澳洲那幾年,已經徹底習(xi) 慣了海外的工作作息規律,沒辦法適應國內(nei) 的高強度定點上班的工作氛圍,企業(ye) 錢再多也不如高校時間自由,自己寧願選擇年薪不到10w的雙非高校,也不願意去能給60w的企業(ye) 。小A選擇了入職某雙非高校,但是為(wei) 了拿到該高校所在省份的人才計劃帽子,小A選擇了先到外麵做幾年博後,後麵依托高校申請,希望到時候一次性能夠上到教授,就不用苦哈哈卷論文了。

博士小B南方某985高校博士生兩(liang) 篇普通論文,現就職於(yu) 某私企

小B本科比較差,碩士考到了一個(ge) 985高校,畢業(ye) 之後選擇繼續留在碩士導師手下讀博,現在已經畢業(ye) 了。在畢業(ye) 時候,小B說他自己基本沒有考慮過留在高校的事情,自己手裏這點成果根本不夠去任何一個(ge) 稍微好點的高校,再加上是土博,想拿人才帽子還得去外麵做好幾年博後。所以小B在快要畢業(ye) 的時候,麵試了很多當地的私企。

由於(yu) 所在城市對人才的引進政策,隻要是去私企做博後,基本都會(hui) 拿到幾十萬(wan) 免稅的人才補貼,加上落戶的一些優(you) 惠,工作幾年攢夠在當地的首付不成問題。在經過了多輪篩選之後,小B最終選擇了當地一所比較大的研究院,拿了合同編製入職,每年基本到手能有接近40w。盡管有點累,偶爾需要加班,但是看得出來小B不後悔自己的決(jue) 定。

小B跟我們(men) 講,自己本來就不是什麽(me) 熱愛科研的人,讀博的唯一原因也是想要以後找一個(ge) 更好的工作,既然現在有一個(ge) 不錯的工作機會(hui) 擺在麵前,工資待遇都還挺不錯的,幹嘛要糾結高校的事情呢。再怎麽(me) 說,中國每年畢業(ye) 那麽(me) 多博士,也不是人人都能進得去高校的,自己不過是做了自己內(nei) 心最想做的事情罷了。博士一直都是007,公司965偶爾加個(ge) 班,自己已經覺得很舒服了。

博士小C,北京某TOP2學校博士畢業(ye) ,三篇論文,先就職於(yu) 某銀行北京總部

小C和小B其實差不多,但小C由於(yu) 是直博,年齡小一點,畢業(ye) 的時候還不到26歲。畢業(ye) 的時候也沒有找過任何高校,直接就開始去企業(ye) 找工作。但是也麵試了非常多單位,有知名的地產(chan) 企業(ye) 、大國企等,由於(yu) 是top2博士的身份,其實大部分都拿到了offer,同時也去考了老家省份的選調生,毫無疑問也進了最終環節。

但是小C畢業(ye) 那年正值疫情嚴(yan) 峻,所以工作的穩定性壓倒了一切,加上想留在北京,小C在最後拒絕了其他所有的offer,選擇了某家國有銀行的北京總部,工資其實真的不高,在北京也就30w左右的水平,而且漲薪也很小。但是,這份工作勝在性價(jia) 比很高且穩定,幾乎很少加班而且下了班到點就走,上班遲到一點也沒關(guan) 係,工作氛圍也很輕鬆,考核壓力很小。

小C說自己這份工作和高校非常接近了,但比高校不同的是沒什麽(me) 考核壓力,也不會(hui) 有人逼著你寫(xie) 論文帶學生,工作時間比較寬鬆自由,工資也還過得去。雖然在北京這點工資不算啥,但是攢幾年湊個(ge) 小首付還是有可能的。

博士小D東(dong) 部某985高校博士生十篇論文,現入職某985高校任教授

小D是我接觸過所有人裏麵最卷的一個(ge) ,博士還沒畢業(ye) 就已經發了十幾篇SCI論文, 畢業(ye) 之後來海外做了三年博後,博後做完已經有20多篇1作的SCI論文了。

去麵試某985高校的教職崗位,基本也是一投就中,以副教授的身份順利入職。工作了沒幾年,申請人才項目也是一投即中,短短幾年時間,就實現了從(cong) 小博士到985教授的跨越。至於(yu) 工資嘛,都已經是985高校的教授了,工資實際上就沒有太大的意義(yi) 了,隨便做一個(ge) 橫向就是一年的工資了。

小D說自己其實是運氣好,很多事情很順,沒有遇到什麽(me) 阻力。自己當時也沒有想過去企業(ye) 的事情,做科研也隻是因為(wei) 自己感興(xing) 趣,有些東(dong) 西研究起來確實有點意思,希望以後有機會(hui) 做一些對社會(hui) 有價(jia) 值的東(dong) 西吧。

(這是小編聽過最凡爾賽的發言)

總結來講,結合小編這些年認識博士的親(qin) 身經曆來講。博士畢業(ye) 選擇高校還是選擇企業(ye) 更多還是得看自己追求的是什麽(me) 。 如果你想要的快速將學曆變現,同時對科研沒有什麽(me) 留戀,那麽(me) 企業(ye) 可能更加適合你;如果你想要的是自由支配的工作時間,體(ti) 麵的工作環境,同時又能經得住科研考核的壓力,那麽(me) 高校可能對你來說是一個(ge) 更好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足夠牛,發論文如喝水吃飯,那麽(me) 請忽略小編的淺薄意見,直接選擇繼續卷高校,做一點對人民、對社會(hui) 有用的研究!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大學全新碩士項目Master of Arts in AI, Ethics and Society介紹

下一篇

理科和文科英國留學跨申商科哪個更難?轉專業申請攻略請查收!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