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家長圈一直在流傳(chuan) “到2025年北京中考將取消小四門”的消息,有人就此向北京教委求證,對方稱此事正在研究之中,還沒有最終的結論。
也有自稱是老師或者教研員的人員表示,此事基本已成定局。
混沌中,對於(yu) “過早放棄小四門是好是壞?”的討論不絕於(yu) 耳。
“小四門”是指:化學、生物、地理、曆史,如果“小四門”不計入中考成績,那麽(me) 就隻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體(ti) 育、道法六門科目計入成績,那麽(me) 學生在中考準備中將更能集中精力。
支持的家長認為(wei) 這才能真正做到為(wei) 孩子“減負”,這正是“雙減”政策的延續,讓孩子在義(yi) 務教育階段能夠比較輕鬆地發展,還少了四個(ge) 科目的課外輔導費用。
反對方反駁,這也意味著,在中考篩選機製不變的情況下,各科沒有特別優(you) 異成績,均衡發展的孩子將不再有優(you) 勢,對數學、物理、英語等偏科的同學反而會(hui) 更有優(you) 勢。考試的科目越少,火力就要越集中,也就會(hui) 越卷。
如果將目光放得再長遠一點,在高中階段學生在選科高考時可能會(hui) 麵臨(lin) 困難。
因為(wei) 少了“小四門”的精深學習(xi) ,首先孩子就會(hui) 不清楚自己的興(xing) 趣點到底在哪?沒有提前試水,就要在高中再開始深入了解。如果選擇其中的科目組合參加高考,比如選了物理就要選化學,在高中時不得不進行二次學習(xi) 。
孩子初中是輕鬆了,高中時,壓力將會(hui) 更大。
從(cong) 國民教育的要求看,如果孩子在初二時就草草結束地理和曆史的學習(xi) ,未來長大成人後可能會(hui) 麵臨(lin) 不知根源不辨地理的問題。
而從(cong) 國家發展的層麵看,化學、生物同樣是培養(yang) 科研人員的重要一環,如果不將其納入中考,學生對相關(guan) 知識的學習(xi) 勢必會(hui) 被其他中考科目擠占精力。對那些喜歡化學、生物的學生來說,不太公平。
對於(yu) 中考改革,家長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尤其是改革的科目。有不少家長認為(wei) 最應該去掉的中考科目應該是“體(ti) 育和道法”。反對的聲音認為(wei) ,體(ti) 育不該取消,這樣孩子會(hui) 徹底失去能戶外運動的課程。
有意思的是,河北官宣在2024年的中考中加入地理、生物的成績。如此看來,各地的中考政策很難在短時間內(nei) 形成統一。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