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看國內高校從2024年起延長研究生學製?

作者簡介

羅之軒,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方向研究專(zhuan) 業(ye) ,多年科研教學從(cong) 業(ye) 經驗,現於(yu) 某一本大學從(cong) 事科研、師資管理。知乎十萬(wan) 粉絲(si) 大V。

如何看待?放平心態看待唄。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這並不是所有學校統一調整學製,而是個(ge) 別學校的個(ge) 別行為(wei) 。而且大家放心,這種學製調整必將不會(hui) 成為(wei) 主流!

而且,對學製變化,大家大可不必抱怨,研究生學製本身就是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斷變化的。

比如咱們(men) 國家的研究生學製,就一直在2-3年之間來回搖擺。比如從(cong) 80年代開始,咱們(men) 的碩士年限基本就是2-3年,博士3-4年。從(cong) 2000年左右,實施了彈性學製。

根據教育部、研究生學位與(yu) 教育網站公開文件整理了一個(ge) 學製變化的表格,大家可以簡單看一下學製的變化: 

「碩士 3 年起步、博士 4 年起步」,不少高校從(cong)  2024 年起延長研究生學製,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從(cong) 個(ge) 人的角度來看,顯然學製越短越合適,最好一年碩士兩(liang) 年博士,然後就能享受各地的人才政策,拿著幾十萬(wan) 的安家費找個(ge) 高校落地安家。

但是回過頭來一想,如果真的這麽(me) 簡單,那你的競爭(zheng) 者會(hui) 有多少?不論是安家費還是好工作好政策,顯然都是一個(ge) 資源有限的“零和博弈”(在不考慮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情況下)。

稍微長一些的學製反而能篩掉“投機者”。

而從(cong) 國家的角度來看,學製主要受2個(ge) 因素影響:

· 經濟社會(hui) 發展

· 人才需求和因此導致的培養(yang) 質量

經濟社會(hui) 的影響

80年代後,國家對高水平專(zhuan) 業(ye) 人才需求量劇增,碩士學製應聲縮短(80年代以前碩士一直規定是3年)。到了90年代,碩士規模已經很大了,所以縮短碩士年限並不急迫,而且不同學校、不同專(zhuan) 業(ye) 的差異化培養(yang) 成為(wei) 一種共識,因此逐漸推出了彈性學製。說白了,大學有一定自主權,可以自己調整學製。

說白了,國家需要更多碩士博士的時候,培養(yang) 年限就短,但碩士博士太多的時候,培養(yang) 年限就會(hui) 長點。一方麵是提高培養(yang) 質量,另一方麵推遲這些人就業(ye) ,緩解就業(ye) 壓力,勸退一些不想讀這麽(me) 久的學生。

人才需求和培養(yang) 質量

這一點其實我覺得是上一個(ge) 原因的補充或者官方解釋。雖然本質上是從(cong) 群體(ti) 數量上考慮,但咱不能這麽(me) 說。官方解釋就是人才需求和培養(yang) 質量。比如從(cong) 90年代開始,碩士學製其實是有縮短趨勢的。不過2007年左右,由於(yu) 對兩(liang) 年製碩士的培養(yang) 質量的不滿意,很多高校的碩士學製又有所延長,延長到2.5年-3年。這個(ge) 時間點大家可以看一下,比較有趣—— 

「碩士 3 年起步、博士 4 年起步」,不少高校從(cong)  2024 年起延長研究生學製,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95年國家提出可以縮短碩士年限(第一個(ge) 紅圈處)。你看此前,碩士畢業(ye) 生的數量是在下降的,這個(ge) 政策出來後,穩步提升,到2000年左右開始飛速增長。到了2007年(第二個(ge) 紅圈處),可能增長勢頭過猛,年限又延長了,結果能看到明顯的增長放緩。

還有一個(ge) 比較有趣的時間點,2019年,碩士又開始飛速增長了,至於(yu) 原因嘛,我隻能歸於(yu) 就業(ye) 壓力太大。

那麽(me) 碩士數量增長的太快對國家不一定是好事,畢竟一個(ge) 研究生畢業(ye) 你讓他拿本科生一樣的工資做一樣的工作,他肯定不滿意是吧,而我們(men) 現在又提供不了足夠的研究生工作崗位。

但是大家倒不必太過擔心,碩士學製延長應該不會(hui) 成為(wei) 主流,不過博士學製延長或者說個(ge) 性化定製可能成為(wei) 趨勢。

為(wei) 什麽(me) 碩士學製延長必然不是主流?

雖然個(ge) 別學校延長了碩士學製,但是碩士學製延長必然不會(hui) 成為(wei) 主流。

咱們(men) 先看一眼國外。比如很多小夥(huo) 伴提到英國的碩士,其實英國碩士也分兩(liang) 類,講授式碩士隻需要1年的學習(xi) 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就可以了。而研究式碩士需要在此基礎上再加1年。美國的研究生是學分製,一般也是1-2年可以畢業(ye) 。日本的碩士標準是2年(個(ge) 別優(you) 秀的可能1年畢業(ye) )。

研究生學製縮短幾乎成為(wei) 了主流趨勢。

而且不要忘了,咱們(men) 處於(yu) 一個(ge) 全球交流互通的時代,咱們(men) 自己的研究生學製長,別人的研究生學製短,這也會(hui) 導致咱們(men) 的研究生進入工作遲,很多有條件的小夥(huo) 伴都想著跑到國外讀個(ge) 短一點的碩士,對廣大學校招生也是不利的。

從(cong) 培養(yang) 目標,培養(yang) 質量,與(yu) 國際接軌,甚至單純為(wei) 了招生來說,延長碩士學製都不是一個(ge) 好主意。

博士學製個(ge) 性化的趨勢

比如英國的自然科學、人文社科博士一般是3-4年,應用學科一般是5-6年。日本人文社科的年限經常比理工農(nong) 醫都長。美國的博士一般會(hui) 長一些是4-8年都有。想要確保博士確實能做出東(dong) 西,有足夠的時間做科研,那麽(me) 時間確實必須保證。

另一方麵,我們(men) 國家的博士確實越來越多了。

經過4,5年的深造,你不能指望博士還做著和本科生甚至碩士生一樣的工作,這不僅(jin) 是浪費人才,更容易印發強烈的社會(hui) 矛盾。

在我們(men) 沒有足夠數量的崗位之前,博士的數量真的不宜過多。

既然數量不宜過多,而質量最好更高,那延長學製將成為(wei) 一種必然的選擇。

當然,咱們(men) 現在講究個(ge) 性化,就是說針對你的研究領域,專(zhuan) 業(ye) ,甚至學校本身,個(ge) 性化定製學製。

導師和學生之間關(guan) 於(yu) 學製的矛盾

其實學製長短固然重要,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有一個(ge) 重要的因素,就是別管你三年學製還是四年學製,導師都想讓你幹了5,6年再走。畢竟優(you) 質低價(jia) 勞動力可是稀缺資源。

學生想早點畢業(ye) 早點掙錢,導師想多留學生幾年好好幹活,導師和學生之間關(guan) 於(yu) 讀書(shu) 時限的矛盾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應該還長期存在。

這其實也是彈性學製帶來的副作用,因為(wei) 彈性學製的存在,導師對於(yu) 學生畢業(ye) 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所以盡管有學製限製,但是很多學生並不能按照學製畢業(ye) ,關(guan) 鍵因素還在導師這裏。

說到底,博士想要早點畢業(ye) ,好好做科研,和導師處好關(guan) 係,畢竟博士畢業(ye) 之後,你能走多高多遠,跟你導師都有不小的關(guan) 係。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南洋理工大學4大熱門專業開放申請

下一篇

港城之後華威居然也開始補錄了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