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都申幾所美本?

22FALL,加州小夥(huo) Sid一口氣申請25所美本院校,最終拿下斯坦福、哥大、WUSTL、UCLA、UCB等等學校錄取offer;

23FALL,美高Dennis同學向超過200所大學提交入學申請,並收獲了185枚錄取offer,150所大學都提供了獎學金,累計金額超過1000萬(wan) 美金,最終成功牽手藤校康奈爾大學。

每年,我們(men) 都能聽到不少legend的“海王”申請故事,到底申幾所學校合適?廣撒網真的能撈大魚嗎?不少同學和家長都向我們(men) 發出了這些疑問,今年我們(men) 就來跟大家詳細聊聊。

PART.01具體(ti) 應該申請幾所學校?

首先,Common App一個(ge) 賬號最多申請20所學校。根據CA官網公布的數據統計,23FALL美本申請者人均申請院校的數量為(wei) 5所

中國學生都申幾所美本?“海王式”遞交會(hui) 更順利上岸!?

而這其中,中國地區申請者人均申請院校的數量為(wei) 8.55所

中國學生都申幾所美本?“海王式”遞交會(hui) 更順利上岸!?

當然,這是隻是一個(ge) 平均值。隨著申請越來越卷,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我們(men) 遇到很多同學傾(qing) 向於(yu) 申請10-12所來提高錄取的保障。畢竟如果你平均有25%的幾率錄取,那申請20所院校從(cong) 統計學上來說肯定會(hui) 比申請10所院校更有機會(hui) 。

但事實上,當你把申請數量無限增加的時候,平均的錄取幾率就已經發生了改變,如果隻考慮“廣撒網”的因素,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被絕大多數的院校拒絕

 PART.02為(wei) 什麽(me) 不推薦“廣撒網”?

第一,沒有這麽(me) 多的時間

雖然大多數的學校都可以通過Common App申請,但仍有部分學校需要通過其他的係統申請。

加州大學,隻能通過UC Application申請,不過好在是UC的9所本科院校隻需要提交一套申請材料。

https://apply.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my-application/login

麻省理工學院,隻能通過自己院校的獨立申請係統https://apply.mitadmissions.org/apply/

喬(qiao) 治城大學,同樣也隻能通過自己院校的獨立申請係統遞交申請

https://uadmissions.georgetown.edu/applying/

若選校目標中包含這幾所學校自然需要做更多的準備,另外,美國申請和英國申請不同,不是一套材料走天下,即便通過CA申請的大部分學校可以直接套用一篇主文書(shu) ,但依然會(hui) 需要提交各個(ge) 學校的補充小文書(shu) ,這些小文書(shu) 需要基於(yu) 對學校的充分了解,並且想清楚自己和學校的匹配點之後再去創作,這些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廣撒網”確實是一種策略,但是這也意味著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準備不同學校的申請材料。根據網絡統計數據,每年也有不少申請20所以上的同學,但是被拒率也普遍偏高。所以如果你的精力有限,建議還是把時間用在刀刃上,好好規劃。

其次,大多數時候是沒有必要的花費

我們(men) 一直在強調美國申請是申請人和學校的雙向選擇,不僅(jin) 要看學校的排名、實力、名氣,也要看它的教學風格和理念是否與(yu) 自身相配,而且,即便是同一個(ge) 名字的專(zhuan) 業(ye) ,開設的課程和研究的方向也有可能完全不同,這些都要通過前期的調研去分析。

因此,盡管美國大學非常多,符合你的能力水平區間的選擇可能也很多,但真正適合你的學校並不會(hui) 有無數所,如果你想學的專(zhuan) 業(ye) 比較冷門,這個(ge) 選擇會(hui) 更少,為(wei) 了提高錄取率而強行增加申請數量,確實是一種時間成本浪費

另外,金錢成本上更是最直觀的浪費,我們(men) 可以來算一下:

申請每所大學的費用最高可達$75

SAT/ACT免費送分的額度是4份,超出部分每次是$11-12

AP每年可以免費發送一次分數報告,額外部分則要$15一次

因此,如果你申請20所大學,可能需要支付超過$2000,200所,可能就是$20000申請費用。

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網友紛紛猜測,前麵提到申請了200+院校的Dennis,所申請的院校應該許多都免除了申請費,參考意義(yi) 並不大。隨著大學學費水漲船高,未來入學後需要花的費用隻增不減,大家還是該省省、該花花!

 PART.03那麽(me) 應該如何選校呢?

① 再優(you) 秀也要慎重保底

開頭我們(men) 提到的UC小夥(huo) Sid拿到了UC旗艦校區UCB/UCLA的offer,卻被UCI放進了waitlist,甚至普渡大學也沒給一個(ge) 翠鹿。一方麵不排除有overqualified的因素,另一方麵這也給我們(men) 敲了個(ge) 警鍾,保底校也需要慎重選擇。

例如,第一梯隊院校目標申請者常常拿UC做保底,但實際上近年來UC的申請熱度隻增不減,即便是UCI、UCD、UCSD等院校想來保底也不一定能兜住。

② 不要申請任何你不想就讀的大學

ED校具有綁定性,因此必須是發自內(nei) 心的向往,一旦錄取會(hui) 毫無猶豫地入學。而保底校雖然作為(wei) 一條“後路”,但也一定要是你自己願意去,或者說不排斥的

本科四年會(hui) 影響學生未來的學業(ye) 和就業(ye) 方向,要委曲求全地度過四年不僅(jin) 是對自己的一種精神折磨,對未來的人生發展也毫無益處。

③ 申請前做好充分的school research

School research是美本申請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ge) 環節。之前我們(men) 在邀請CMU就讀學長做分享時,他曾推薦過大家可以直接去看學校官網來做school research,如果你能夠點到這個(ge) 網站沒有新的跳轉鏈接,那相信已經了解得十分到位了;另外還能從(cong) 學長學姐、朋友口中了解,或者自己去實地訪校。  

④ 在心裏對申請的學校進行排名

通常來說學校會(hui) 在4月初發offer,而在5月1日前就要確定入讀與(yu) 否,在此期間你需要對所有拿到的offer進行抉擇,包括但不限於(yu) 進行campus visits、獎學金/財政援助對比等等環節。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在申請遞交之後在心裏對學校做一個(ge) 自己的排名,等拿到offer之後就隻需要對比一下學校給出的offer情況,不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對比細節。

雖然是甜蜜的煩惱,但時間緊張的抉擇總是讓人有些壓力,也會(hui) 影響理智判斷。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拿到一個(ge) 滿意的結果!還在猶豫的同學們(men) 不如看看美國大學官方的招錄報告,相比於(yu) 在第三方平台搜索信息,在選校時多看看官方總結的年度報告更加真實直觀。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小學2024年9月入學重要時間已公布

下一篇

英國留學申請(6):如何申請英國格林尼治大學博士項目?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