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數學和物理這兩(liang) 條硬核賽道,不少打算衝(chong) 擊ISEF的學生都會(hui) 產(chan) 生疑問:在ISEF的21個(ge) 學科中,除了數學MATH和物理PHYS,還有哪些賽道適合擅長這兩(liang) 門學科的學生參加?
上周我們(men) 邀請了機構理科工程學術主管S老師為(wei) 大家帶來了ISEF數學物理專(zhuan) 場講座,期間S老師“慷慨解囊”,分享了自己與(yu) 學生們(men) 一起努力拿下ISEF大獎的細節和“血淚”,下麵就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場精彩的講座吧!
01、最全科普!ISEF是什麽(me) ?
國際科學工程大賽由美國Society for Science在1950年首次舉(ju) 辦,被譽為(wei) 青少年科創“世界杯”,從(cong) 首屆創辦以來,ISEF為(wei) 全球知名大學、名企輸送了大量頂尖科技人才。
ISEF麵向全球9~12年級的中學生,涵蓋了幾乎所有學科,每年會(hui) 有1,800餘(yu) 位學生在地區附屬賽事中脫穎而出,獲得通往ISEF總決(jue) 賽的門票,爭(zheng) 奪高額賽事獎金和科研榮譽獎項。
物理和數學在ISEF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乍一看21個(ge) 學科的分類中隻有PHYS物理與(yu) 天文學和MATH數學兩(liang) 門基礎學科相關(guan) ,但其實在其他賽道中這兩(liang) 門學科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少學生衝(chong) 擊ISEF前都存在畏難心理,S老師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要太擔心自己的研究成果不達預期會(hui) 不會(hui) 影響評審結果。ISEF並不會(hui) 要求中學生去解決(jue) 問題,對於(yu) 問題的思考和創意才是最吸引評審的。
接下來,就讓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那些拿下大獎的作品們(men) 都有什麽(me) 吸引人的地方吧!
02、數學物理在ISEF中的運用
錢學森先生曾經說過:物理,是研究物質運動基本規律的學問。在今年PHYS的獲獎作品裏,大部分項目都與(yu) 天文學、宇宙學、力學相關(guan) ,也有量子力學這種非常前沿的學科。
首先我們(men) 先看看拿下今年PHYS一等獎的作品👇
機構評析👇
這個(ge) 課題屬於(yu) 天體(ti) 物理的範疇,研究對象為(wei) 超短周期的行星,開發了一種全新算法用來鎖定現今的127個(ge) USP行星。
學生巧妙結合了AI和天體(ti) 物理學,對於(yu) 物理算法的理解非常到位,並且邏輯嚴(yan) 密地證明了自己算法的可行性,項目非常完整。
天體(ti) 物理的課題通常給人種離生活很遙遠的感覺,但其實這類課題的研究可以說是“0門檻”,並不需要學生自主進行天體(ti) 觀測,通常都是使用各大天文台的公開數據進行研究。
接下來讓我們(men) 一起看看和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力學:
機構評析👇
該項目研究的問題並不難理解,甚至大家可能都疑惑過:琴弦震動,為(wei) 什麽(me) 會(hui) 發出對應頻率的聲音?這幾根琴弦,又是如何演奏出這麽(me) 多不同的音符?
學生圍繞問題建立了數學模型,從(cong) 而佐證自己的猜想。這一類生活化的項目是評審非常喜歡的項目思路:將興(xing) 趣和科研結合,也是機構一直倡導的"小興(xing) 趣大科研"。
機構評析👇
這個(ge) 研究也非常的生活化,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見過一些套圈遊戲,這個(ge) 項目就是基於(yu) 套圈如何在杆上下落的物理現象展開的研究。
在這個(ge) 項目中,學生不僅(jin) 以數學作為(wei) 工具進行了大量運算,還通過計算機知識構建了相關(guan) 模型,由此可見一個(ge) 有競爭(zheng) 力的物理項目除了要求學生有較好的物理學科基礎,對學生的數學和計算機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機械工程涉及非常多的學科,在近年的參賽作品中跨學科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像是我們(men) 通常認為(wei) 更偏向生物、化學的環境工程賽道裏,也出現了機械工程的身影。
首先是EBED嵌入係統的獲獎作品:
機構評析👇
這個(ge) 項目使用的技術其實已經並不"新鮮",是使用相機去進行標點,比較特殊的是學生在項目中標點的數量達到了四個(ge) ,項目整體(ti) 比較複雜,工程量大。
這其實已經是種開源技術,在之前的項目中也有出現過。由此其實看出:前沿性並不是ISEF考察的重點,如何創新、學生對於(yu) 科學的獨到理解 更加關(guan) 鍵。
接著讓我們(men) 來看看ROBO機器人和智能機器賽道:
機構評析👇
這個(ge) 賽道對學生的編程能力要求較高,機械工程早已不像大家刻板印象裏隻研究杠杆、力學,智能化在機械工程裏越來越關(guan) 鍵。
這個(ge) 項目運用了仿生學,模擬章魚的前進方式製作了機器人,是典型的ROBO項目。
03、ISEF獲獎規律總結
機構通過整理超過9000份ISEF Finalist摘要,與(yu) 超過50位ISEF、丘獎評委導師進行學術探討,總結了ISEF獲獎作品的一些規律:
- 生活化的問題
- 方法的結合與創新
- 社會應用價值
這三個(ge) 指標,其實也是近年來ISEF對於(yu) 學生項目的要求。高中生的科研從(cong) 來都不是從(cong) 0到1的創新,而是希望學生能夠從(cong) 生活出發,通過已有的科研結果,做出一個(ge) “新”的東(dong) 西,並且能夠有很強的應用價(jia) 值。
如果你想嚐試這兩(liang) 條賽道,卻不知道該從(cong) 何下手,不妨來看看S老師的選題建議👇
- 從學科角度出發,如果恰好對物理有興趣,我們可以打開思路,用物理做一些你或許不曾想過的事。
- 從關注過的問題出發,或許利用物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
- 從科學前沿角度出發,開展物理中的新技術或新理論的研究。
感謝S老師的精彩分享!基於(yu) 學生的興(xing) 趣,引導他們(men) 走上學術研究之路,開啟人生的另一種可能,這是機構一直以來的初心。
近期ISEF正在全球範圍內(nei) 陸續啟動中,無論你是美高還是在國內(nei) 想衝(chong) 擊2024 ISEF,現在都是最好的準備時間。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該怎麽(me) 參賽,快來看看機構整理的各地晉級路徑:
ISEF預選賽(部分)
中國國家隊預選👇
國內(nei) 外籍人士子女專(zhuan) 屬【川賽】👇
新加坡預選賽SSEF👇
加拿大 Team Canada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