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wei) “Assembly theory explains and quantifies selection and evolution(組裝理論解釋和量化選擇與(yu) 進化)”的Nature文章評論區“吵”了起來。
在該論文上線5天後,丹麥技術大學Kasper P. Kepp教授指出了論文中的許多錯誤與(yu) 反對之處,並且在很多時候用詞毫不留情。不乏使用“completely ignored”、“No”、“obscure”、“has little to do with”等比較負麵和消極的詞匯。
並且最後對Nature編輯部也提出了質疑。
That this paper passed the Editors with so many misconceptions of evolution and biochemistry and such obscure language, is a sad reminder that peer reviewing is not perfect, also at Nature.
這篇論文對進化論和生物化學有如此多的誤解,並且語言晦澀,最後還通過了編輯審核。這讓人悲哀地聯想到,即便是Nature雜誌,同行評審也不完美。
在該評論發出兩(liang) 天後,通訊作者之一的美國亞(ya) 利桑那州立大學Sara Walker博士逐段對該批評言論進行了回複和反駁。(下圖為(wei) 節選,原文可參見文末鏈接)
很快,在此回複上線僅(jin) 約一小時後,Kepp教授便又進行了回複。這次態度較為(wei) 溫和且正式。
後麵有沒有後續,還未可知。
看完後,不禁讓人感歎:不愧是專(zhuan) 家,連“開噴”都那麽(me) 專(zhuan) 業(ye) ,那麽(me) 有理有據。
事實上,通訊作者本來就有責任和義(yi) 務回答讀者的疑問,接受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的質疑。科學正是在這種不斷爭(zheng) 論和碰撞中前進的。
盡管像這種直白且發在網上的批評較為(wei) 罕見,但誰說就不是好事呢。
注:本人非該論文涉及領域專(zhuan) 業(ye) ,故對具體(ti) 爭(zheng) 論的專(zhuan) 業(ye) 內(nei) 容不給出任何個(ge) 人意見。該文章僅(jin) 供大家了解學術界的一些事,比如是如何爭(zheng) 論的。
原文見於(yu)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600-9#article-comments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