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讀博有哪些坑?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事業(ye) 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在讀完本科之後選擇讀研讀博深造。前幾期,我們(men) 推出了一期解釋為(wei) 什麽(me) 有人會(hui) 認為(wei) 女生讀博成本大於(yu) 男生的推文後,有讀者在後台留言說想知道男生讀博會(hui) 有哪些和女生不一樣的焦慮。

誠然,女生讀博確實可能會(hui) 麵臨(lin) 很多挑戰,但男生讀博難道就毫無顧忌、百無禁忌嗎?今天,我們(men) 就來深入探討一下男生讀博可能需要會(hui) 付出哪些成本,以及男生怎麽(me) 確定自己適合讀博。

男生讀博需要付出的成本

讀博時間跨度長,需要付出很大的時間成本

絕大部分人讀博士的路徑是,4年本科,3或2年研究生,4+年博士,對於(yu) 18歲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基本也都30左右了。

而就我國的傳(chuan) 統觀念而言,“三十而立”對於(yu) 男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ge) 人生節點。在同齡人都娶妻生子、買(mai) 房置業(ye) 的時候,在讀博士的男生每個(ge) 月隻有一兩(liang) 千的國家補貼,可能時不時還需要家裏接濟補貼一下,實屬“壓力山大”。

另外,讀博期間需要付出在學習(xi) 和科研上的精力和時間以及麵臨(lin) 的壓力都是巨大的,尤其對於(yu) 一個(ge) 男生來說。對於(yu) 女生,導師可能還會(hui) 體(ti) 諒一下,不會(hui) 安排太多雜務、體(ti) 力性勞動、時間跨度長的任務,但男生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隻能硬著頭皮幹下去。

讀博這段時間,也是職業(ye) 發展的黃金期,需要付出很大的機會(hui) 成本

大部分人讀博都是二十來歲,剛好是一個(ge) 人的智力、體(ti) 力等多項能力的巔峰期。這段時間如果把時間放在職業(ye) 發展上麵,也可以累積豐(feng) 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對於(yu) 一個(ge) 人的長期職業(ye) 發展也是大有裨益。

此外,參加工作也可以帶來穩定的經濟收益,相比於(yu) 讀博期間那微不足道的補助而言,工作可以讓你更快的回饋父母,積累起人生第一桶金。尤其是對於(yu) 一些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男生來說,選擇讀博意味著他們(men) 需要付出更大的經濟機會(hui) 成本。

在快三十歲的年紀,還不能自力更生、獨立自主,對於(yu) 男生來說或許比女生需要麵臨(lin) 更大的心理及社會(hui) 層麵的壓力。

讀博也是一場“賭博”,需要付出很高的風險成本

不像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基本隻要態度認真、勤勤懇懇就不太可能沒法畢業(ye) ,但讀博不是。讀博本身除了需要最基礎的努力以外,研究方向、創新課題、導師資源乃至運氣等非自身因素也是決(jue) 定你能在科研這條道路上走多遠的重要決(jue) 定因素。

甚至畢業(ye) 了,如果你的科研成果不佳,想要留在高校在如今的背景下也難於(yu) 登天。轉去企業(ye) ,博士學位可能會(hui) 讓你的選擇變得更窄,因為(wei) 企業(ye) 可能不需要那麽(me) 高級的研究型人才。我國的傳(chuan) 統觀念認為(wei)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擇業(ye) 選擇對男生來說不可謂不重要。

選擇了讀博,就等於(yu) 在賭自己適合走科研這條路,也在賭自己讀完博之後還能找到心儀(yi) 的企業(ye) 作為(wei) 退路,因此說讀博本身就是一場賭博。

男生背負更大的希冀,期望收益可能令人失望

很多長輩可能會(hui) 覺得讀完博士就一片坦途、前途一片光明,因此就會(hui) 對你抱有很高的期望,對你的未來的期望很高,但其實讀博並不能改變一個(ge) 人的命運。

讀博誠然能夠提高一個(ge) 人的發展下限,但對於(yu) 個(ge) 人職業(ye) 發展的天花板幫助遠沒有個(ge) 人想象的那麽(me) 大。

因此,但男生發現讀博之後的期望收益可能遠不及預期之後,再麵對長輩、伴侶(lv) 的期待時,將會(hui) 麵臨(lin) 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可能會(hui) 貫穿整個(ge) 博士生涯。

同樣的,女博士的伴侶(lv) 以及家長對其讀博的收益預期通常不會(hui) 那麽(me) 大,因此女生讀博士在這方麵麵臨(lin) 的心理壓力相對較小。

男生怎麽(me) 判斷自己適不適合讀博?

那麽(me) ,男生應該怎麽(me) 判斷自己應不應該讀博呢?小e認為(wei) 可以從(cong) 以下四點判斷:判斷自己讀博的動機

每個(ge) 人讀博的動機大有不同。如果是興(xing) 趣驅動的話,那麽(me) 就是非常適合讀博做科研的一類人;如果是想要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的話,則需要認真思考一下讀博的必要性;如果覺得讀博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其實這種人並不適合讀博。

簡單來講,自發性的想讀博的人受內(nei) 在力的驅動,更能夠圓滿完成博士學業(ye) ;而逃避性或者隨大流而去讀博,在讀博的過程中遭遇困難會(hui) 麵臨(lin) 更大的心理壓力,可能並不適合讀博。

家庭條件的支持與(yu) 否

讀博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人的事情,也與(yu) 家庭的支持與(yu) 否密不可分。如果家庭條件並不支持一個(ge) 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繼續脫產(chan) 讀書(shu) ,迫切需要將學曆變現,那麽(me) 可能並不太適合讀博,如果確想讀博,可以等工作幾年之後有一定經濟基礎再考慮讀在職博士或辭職讀博。倘若如果家庭並不需要迫切將學曆變現,則讀博也是一個(ge) 值得考慮的選項。

個(ge) 人長期發展的規劃

應不應該讀博和個(ge) 人的長期職業(ye) 發展規劃也息息相關(guan) 。很多職業(ye) 的並不需要博士學曆,某種程度上博士學曆還會(hui) 限製擇業(ye) 方向和就業(ye) 選擇;但一些高精尖行業(ye) ,想要接觸一些前端的科技成果,沒有博士學曆可能連門檻都達不到。

是否具備一定科研能力

讀博不是簡單的重複勞動,而是需要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把一個(ge) 方向吃透並且做出新穎的成果來。

因此,如果個(ge) 人沒有在本科或碩士階段展現出足夠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那讀博會(hui) 非常困難。

簡單來說,如果你碩士畢業(ye) 乃至本科畢業(ye) 都困難吃力的話,讀博還是算了吧。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UIUC公布2023fall各學院的被錄取者數據

下一篇

美國各區域教育資源及名校分布情況大盤點!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