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適合什麽樣的人?在職可以申請嗎?

教育心理學有何魅力,讓我不忘初心跨專(zhuan) 業(ye) 前往美國讀博?

今天,就讓我們(men) 跟隨賓州州立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Liwei導師,一起深入了解一下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吧~

01、教育心理學與(yu) 心理學的關(guan) 係?

大家一聽教育心理學,很多人問我的第一個(ge) 問題是:“既然你是學心理學的,你肯定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麽(me) ,你能猜出來嗎?”

這個(ge) 問題其實一直是大家對心理學的誤解。首先學心理學,並不能知道你在想什麽(me) ,學教育心理學更不可能知道這個(ge) 問題。

它和讀心方麵沒有什麽(me) 直接的聯係,而心理學作為(wei) 一個(ge) 非常大的學科,在它下麵有非常多細小的分支,美國心理協會(hui) 作為(wei) 一個(ge) 權威的心理學研究協會(hui) ,把心理學分成了56個(ge) 分支,大家也可以去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國心理協會(hui) )的網站上看具體(ti) 這56個(ge) 分支。

我今天要介紹的是這56個(ge) 當中的第十五個(ge) 分會(hui) ——educational psychology,教育心理學,它隻是整個(ge) 大的心理學下麵的一個(ge) 分支。

02、教育心理學學什麽(me) ?如何定義(yi) ?

教育心理學到底是學什麽(me) 、做什麽(me) 的,其實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有很多經驗,因為(wei) 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都是從(cong) 學生到有可能會(hui) 成為(wei) 老師,所以我們(men) 一直都參與(yu) 了教育這件事情。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xi) 過程當中,有沒有哪些方法讓你覺得非常有用?哪位老師讓你印象深刻?哪一個(ge) 學科你學得比較好?

然後去思考一下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這樣的現象,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怎樣的變化,這些話題都是教育心理學所關(guan) 注的。

疫情期間,我們(men) 學習(xi) 的場景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cong) 線下轉到了線上,用APP學習(xi) ,在不同的場景下,大家的學習(xi) 效果怎樣?課程要如何去設置,才能讓大家學習(xi) 的效果比較好?這些也都是教育心理學所關(guan) 注的。

所以,不論是在時間上人的成長在不同階段學習(xi) 有什麽(me) 樣的變化;包括學習(xi) 這件事情在不同的空間發生時,有什麽(me) 樣的不同;場景的設計會(hui) 怎樣影響我們(men) 的學習(xi) 效果,都是我們(men) 所關(guan) 注的話題。

總而言之,教育心理學就是研究教和學的一個(ge) 心理學分支,剛才我說到的這些我們(men) 關(guan) 注的話題,都是在描述我們(men) 作為(wei) 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中,每一個(ge) 階段的學習(xi) 體(ti) 驗是怎樣的。

小時候有哪些是可以學的,是我們(men) 認知發展水平在這個(ge) 時間適合學的;成人之後又有哪些學習(xi) 的方法是適合我們(men) 的。

還有一些定義(yi) 是這樣說的:研究不同教學場景下的學習(xi) 者行為(wei) ,它的目的是探究我們(men) 人類如何學習(xi) ,如何獲取知識。

像我剛才舉(ju) 的例子,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men) 現在學習(xi) 的場景也有很多變革,所以在不同場景下,我們(men) 作為(wei) 一個(ge) 學習(xi) 者到底是如何去學習(xi) 的?在這個(ge) 過程中,哪一些課程設計能讓我們(men) 充滿了動力,獲得比較好的學習(xi) 效果?

我們(men) 去描述並了解這個(ge) 過程,並且去嚐試分析為(wei) 什麽(me) 會(hui) 這樣。

另外一些定義(yi) 是這麽(me) 說的:教育心理學是在研究不同教學方法的效果。

對教學方法的研究也是教育心理學非常大的部分,如哪些老師的教法讓你覺得很有趣,我們(men) 去看這個(ge) 教學方法到底是怎樣的,如何去實踐?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習(xi) 效果到底有什麽(me) 不一樣,都是我們(men) 所關(guan) 心的話題。

03、教育心理學特點?

教育心理學其實是非常跨學科的專(zhuan) 業(ye) ,我們(men) 要用到很多心理學的知識、理論、研究方法。

還有認知科學,人的認知是怎樣,從(cong) 幼年到成人是怎樣發展的,每個(ge) 階段是怎樣的學習(xi) 規律。

最後是和統計相關(guan) ,在我們(men) 去衡量一個(ge) 教學方法的效果到底如何時,我們(men) 得對數據進行分析,都涉及到統計知識。

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教育心理學方麵的權威介紹和知識,可以去美國心理協會(hui) 的官網看看,他對教育心理學的介紹標題是: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romotes teaching and learning”,所以說教育心理學整個(ge) 就是為(wei) 了提升促進我們(men) 的教育學。

最後,大家其實也發現定義(yi) 是不唯一的,都是從(cong) 不同的角度去嚐試定義(yi) 。

不論是大家想申請碩士還是博士,其實在國外的課程設置都有它自己的結構框架,還是有點抽象?在一期課程設置講解中我會(hui) 用非常具體(ti) 的例子來給大家說明白。

04、在職可以申請嗎?

在職是可以申請的,我自己的背景其實就是轉專(zhuan) 業(ye) 的,我並沒有教育的背景,而且我之前也沒有做過老師,所以是可以申請成功的。

在職並不是劣勢,反而是那些有工作經驗的同學,其實目標更加明確。

有很多我的同學之前有做老師的經驗,或者是做其他學校工作的經驗,所以他知道他關(guan) 注的話題是什麽(me) ,想要了解的研究話題有哪些,同時他的實踐經驗對於(yu) 申請是很有幫助的,這些實踐的經驗都可以寫(xie) 到自己的文書(shu) 裏。

所以在職是沒有問題的,我周圍也有很多在讀的PhD,他們(men) 都是有很多工作經驗然後出國來讀博士,完全不用擔心。

05、非教育心理學背景,申請學校會(hui) 不會(hui) 受限?

這個(ge) 問題其實和我的個(ge) 人經曆還是挺相關(guan) 的,我的本科和碩士都不是教育方麵,也不是和心理學相關(guan) 的,但是我感覺既然能夠成功的申請到,就說明在評選委員會(hui) 衡量時,還是有很多其他因素的。

我周圍很多教育學院的同學,之前的背景也都不是純學教育的,有學語言的、英語的、中文的。

如果你之前的專(zhuan) 業(ye) 並不是教育心理學,但是想要去轉方向的話,我建議是積累一些相關(guan) 的經驗,不一定是學位上的經驗,但是可以多一些研究方麵的經驗。

我在讀碩士的時候,雖然是應用語言學的碩士,但是我的研究本身是和一個(ge) 有教育心理學背景的老師合作,所以我做的研究話題可能就是教育心理學也會(hui) 去做的研究。

或者是你在讀碩士的時候,也可以像我剛才說的以助研的身份去參與(yu) 一些其他老師和教育心理學相關(guan) 的項目。

06、還沒有確定方向的在校生,假期可以幹什麽(me) 呢?

如果現在在國內(nei) 的話,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想了解一下研究這回事,可以去聯係一些自己比較感興(xing) 趣的老師。

比如說他教某一門課,你覺得這個(ge) 課裏麵講的內(nei) 容還挺感興(xing) 趣的,去找老師聊一聊,看看他是不是有研究項目可以讓你去參與(yu) 。

作為(wei) 研究助理的身份去參與(yu) 一下研究,真正的體(ti) 會(hui) 一下做研究是怎麽(me) 一回事兒(er) ,有一些實際的感官,然後幫助你去了解到底自己喜不喜歡做研究,有時候光想是想不出來的。

這是實踐上的研究,另外如果大家有上過一些文獻檢索課程的話,對於(yu) 文獻感興(xing) 趣,也可以檢索一些文獻來閱讀,了解一下這方麵的研究。

因為(wei) 當你開始做研究的時候,你就會(hui) 發現那些課程的內(nei) 容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閱讀很多的文獻去了解前沿的發現以及大家都用什麽(me) 樣的研究方法。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一年時間能夠學完全部alevel課程嗎?

下一篇

WSDA Junior即興辯論與自由演講課程報名!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