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自己讀研是否真想搞學術?

我導師十年前曾經跟我們(men) 聊天時候說——他最大的夢想是當個(ge) 工程師,做點人們(men) 用得上的好玩的東(dong) 西。不過十年過去,他依舊沒當上工程師,反而在大牛的路上越走越遠。你說他不想搞學術吧,顯然不是。我導看文獻比誰看得都多,跟你閑聊都滿滿的“學術氛圍”,每次跟他聊會(hui) 天,學術視野都拓寬一大截。

但是你說他想搞吧,他一門心思想做工程師的活,研究方向總是奔著實用去,而且經常和我們(men) 吐槽發文章沒意思,搞實業(ye) 才能興(xing) 邦。有很多人搞錯了一個(ge) 問題,“想不想”搞學術和“適不適合”搞學術是兩(liang) 碼事。

看著每年烏(wu) 央烏(wu) 央的考研大軍(jun) ,其實我知道很多學生是隨大流來著。我覺得考研前應該給大家做個(ge) 類似MBTI那樣的職業(ye) 性格測試,測試一下你是否適合讀研,以及讀研的目的是啥。

所有研究生都要一股腦地趕去搞科研不僅(jin) 是教育資源的浪費,也耽誤了學生自己。所以,我想到幾個(ge) 我常常問一些準備考研的本科生的問題,雖然不說“明心見性”吧,但也能一定程度上看出他是不是確定想要走上研究的道路。

問:看到實驗室的第一反應是好奇、躍躍欲試,還是“避之猶恐不及”?

答:想知道自己讀研的初衷是不是真的想要做學術,從(cong) 你看到實驗室的那一刻開始你就應該有個(ge) 答案。我之前帶過一些本科生,進到實驗室裏東(dong) 看看西摸摸,看到別的師兄師姐做實驗就想上去看看咋回事,最好還能上上手。

這種天然的喜歡(雖然做實驗久了好多人都開始厭煩)其實代表著你的初心是不是想要走學術這條路。如果你看到實驗室,就覺得這裏好枯燥好無聊甚至有點恐怖,那我猜你大概率並不是奔著做學術來的。

問:看到讀文獻、做實驗的師兄師姐,你是覺得他們(men) 好酷,還是好無聊沒意思?

答:都說你對一件事物的評價(jia) 就決(jue) 定了你的內(nei) 心最深切的想法。如果看到正在讀研的師兄師姐,你有一種“想要成為(wei) 他們(men) ”的想法,那就代表著你讀研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要做做學術。

但如果你看到正在做科研的師兄師姐無感,甚至有一絲(si) 絲(si) 厭煩,那你讀研大概率就隻想混一紙學曆。

如果前兩(liang) 個(ge) 問題太過粗淺,隻看表麵,那我們(men) 不妨再深入你的內(nei) 心,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做科研👇

問:你喜不喜歡“尋找答案”的過程?

答:這個(ge) 問題其實是最重要的。有一句流傳(chuan) 甚廣的雞湯,“把熱愛的事情當做工作,你的每一天都會(hui) 快樂(le) ”就是這麽(me) 個(ge) 道理。你要是一看到新東(dong) 西就頭疼,不喜歡學習(xi) 不喜歡探索,那搞學術就是遭罪。

搞學術的實質就是在未知的領域探索,去發現別人沒發現的,做到別人做不到的。

問:是否喜歡“有章可循”,“按部就班”的工作?

答:先聲明,科研不是“無章可循”的工作,實際上很多做實驗的過程很枯燥,有固定的的操作流程,甚至要反複一遍又一遍的操作。

但是,科研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能事事按照已有的規範來,需要你自己去突破創新,哪怕隻有一點點。

很多人不喜歡那種“不受掌控”的感覺,喜歡那些有規則可循,按部就班的工作。這不是貶義(yi) ,就好像之前看新聞,一個(ge) 美女小姐姐毅然選擇了搬家公司這個(ge) 行業(ye) ,她能從(cong) 這裏麵獲得快樂(le) ,這就足夠了。

問:你願不願意學習(xi) 新知識?

答:都這麽(me) 大人了,你得承認很多人就是不愛學習(xi) 。看到新東(dong) 西就頭疼,想到學習(xi) 就打怵。這樣的同學你就別搞科研了,否則讀個(ge) 文獻跟要你半條命一樣,強忍著枯坐半天結果一點東(dong) 西進不到腦袋裏。

做學術的人,學習(xi) 是一種本能,他們(men) 會(hui) 在學習(xi) 中獲得樂(le) 趣。

問:你喜歡思考一些抽象的東(dong) 西還是做“能看到”的產(chan) 品?

答:雖然做“產(chan) 品”並不意味著你就不適合搞學術,比如我在開頭說的我的導師就是個(ge) 向往“工程師”的科學家。

但是不可否認,大多數做學術的小夥(huo) 伴,產(chan) 出的“產(chan) 品”都是比較虛的,落不到實際應用當中(你也可以把這個(ge) 看做是我們(men) 當前科研存在的問題)。如果每天做著這種看不到用途的研究,你是否會(hui) 從(cong) 中體(ti) 會(hui) 到樂(le) 趣還是無聊厭煩?

問:遇到問題,你是喜歡找人詢問還是獨自思考?

答:這個(ge) 問題其實是判斷你適不適合做學術的問題之一。如果你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就是找人谘詢,尋求幫助,那麽(me) 你大概率是做不了學術的。做學術大多數時候都需要自己思考,自己解決(jue) 遇到的難題。

你問過自己這7個(ge) 問題之後,估計心裏一定已經有了一些答案。不過也要知道,讀研不代表未來非要做學術。研究生的教育體(ti) 製一直在改革當中,其中就有對於(yu) 專(zhuan) 碩和學碩的深入思考。所以不必因為(wei) 自己並非醉心學術而慚愧,你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訴自己,我就是想要提升一下學曆,成為(wei) 這個(ge) 領域更專(zhuan) 業(ye) 的人,這也很棒。

當然,如果你喜歡學術,甚至想要在學術這條路上走更遠,那麽(me) 你有很多東(dong) 西需要學習(xi) ,你也要知道“學術”並非閉門造車,也有課題、論文等等壓力。但是不管怎麽(me) 說,對於(yu) 熱愛學術的人來說,科研都是這個(ge) 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瑞典博士PhD留學申請:如何申請林雪平大學博士項目?

下一篇

香港留學和澳門留學怎麽選?優勢大對比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