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DA校園大使專訪

今天老師采訪到的同學,現擔任WSDA校園大使,也是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的辯論社社長。

她的辯齡超長,也通過以賽代練,來不斷進步,並達到新的高度。第一次比賽就一舉(ju) 奪冠的她,那時候並沒有想到自己之後的辯論之路也會(hui) 曲曲折折。

“一葉曲折過後,又一道坎坷。

走不出,看不破。

潺潺流水終於(yu) 穿過了群山一座座,

好像多年之後你依然執著。”

她曾0-5輸掉決(jue) 賽,也曾一整個(ge) 賽季都沒有任何突破,但是辯論卻一直幫她打破自己的壁壘,從(cong) 改善自己即興(xing) 演講的弱勢,到信息整合能力的增強,甚至說辯論幫助她從(cong) “社恐”的性格,變得更願意與(yu) 他人交流和社交。

而思瑤求學之路也因為(wei) 辯論而經曆人生的高潮與(yu) 低穀。成敗何足論,她對辯論的熱情和堅持卻從(cong) 未消磨殆盡。

思瑤將辯論視為(wei) 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通過積極的參與(yu) 和努力不懈的學習(xi) ,不僅(jin) 提高了自己的辯論技巧和學術水平,還培養(yang) 了自信和社交能力。

她是WSDA的校園大使,在成為(wei) 社長和校園大使之後,將自己的辯論經驗分享給其他學生,致力於(yu) 規劃和組織辯論社的課程,以幫助更多人發掘辯論的樂(le) 趣和潛力。

那我們(men) 一起走入思瑤的故事,看辯論如何激發她的小宇宙,並讓她在釋放全部潛力的同時,也不斷收獲嶄新的自己

向思瑤Audrey

WSDA校園大使

2022斯坦福邀請賽16強

2022哈佛邀請賽美國本土組32強

2021 WSDA 初中組線上賽 亞(ya) 軍(jun) 優(you) 秀辯手

2021 WSDA 高中組線上賽 八強 優(you) 秀辯手

2021 WSDA 上海賽區線下初中公開組 八強 優(you) 秀辯手

2020 WSDA 初中公開組線上賽 冠軍(jun) 優(you) 秀辯手

2020 WSDA 初中公開組線上賽 亞(ya) 軍(jun) 最佳辯手

2020 WSDA 初中公開組線上賽 季軍(jun) *3 最佳辯手 優(you) 秀辯手*2

2019 WSDA 上海賽區線下新手組 冠軍(jun)

01談話間激起向往辯論的波瀾

記得當時,思瑤正在中學預備階段,班裏有幾位與(yu) 她關(guan) 係很好的同學都在學習(xi) 公共論壇式辯論。當時WSDA賽季的辯題是基因編輯,所以同學們(men) 話裏話外,在任何時間裏都經常討論有關(guan) 這個(ge) 辯題的觀點和論據。

也在課間休息等時間,互相分享和討論很多有趣的比賽經曆,這些討論激發了當時還是“辯論門外漢”的思瑤對辯論的濃厚興(xing) 趣。因為(wei) 想加入到同學之間的討論,那時小小的她就暗自下定決(jue) 心,一定要參與(yu) 到辯論的比賽中去。

於(yu) 是,在中學預備階段的下學期開始,她決(jue) 定參加了辯論課程。她覺得通過參與(yu) 辯論,她可以深入研究一個(ge) 話題,查找相關(guan) 的論據,並在比賽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駁斥對方的觀點。她特別喜歡那種在辯論中的激烈交鋒,來回地辯論和辯駁。從(cong) 應試的角度來看,辯論也幫助她鍛煉了英語口語和批判性寫(xie) 作等全方位的能力,因此她決(jue) 定繼續參與(yu) 下去。

02新手上場三把火

第一場比賽,思瑤和同班的一位同學組成了搭檔,前往上海賽區的新手組參賽。

她笑著說:“我們(men) 兩(liang) 人當時都是第一次參加辯論比賽,所以緊張得不得了。” 即使到現在,她還曆曆在目,記得當時擔心電腦出問題,於(yu) 是把所有的稿子都打印出來,甚至自己真的“剪了cards”,一邊打一邊在一遝紙裏翻相關(guan) 論據。

比賽的進行中,搭檔在交叉質詢時會(hui) 說了一些思瑤個(ge) 人覺得不太恰當的話,她甚至會(hui) 轉過頭去瞪他。思瑤談到此,不好意思地說:“這件事後來我每次回想起來都感到有些羞愧,感覺自己當時有點霸道,好像我當時打得很好似的。”

然而比賽的結果卻是出人意料的意外,思瑤身旁的那些經驗較為(wei) 豐(feng) 富的同學都非常遺憾地沒有晉級,而她們(men) 居然一路打到了決(jue) 賽。她說道:“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會(hui) 站在決(jue) 賽的舞台上,拿著麥克風自信地麵對觀眾(zhong) ,盡管人數不多,但還是又緊張又興(xing) 奮。”

第一場嚐試就一舉(ju) 奪得冠軍(jun) ,拿著手中的冠軍(jun) 獎杯,思瑤成就感滿滿。而一次小甜頭,也給了她更大的動力,讓她在辯論道路上堅定地繼續前行。

而當時的她並沒有意識到,那是她整個(ge) 辯論生涯中唯一一次站在決(jue) 賽舞台上的經曆,因為(wei) 後來一段時間裏,疫情使得WSDA的決(jue) 賽都改為(wei) 了線上比賽,即便進了決(jue) 賽,也隻能對著電腦屏幕侃侃而談。不管怎樣,這次寶貴的經曆在她的辯論生涯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03和辯論的雙向奔赴

思瑤提到辯論對她的影響真的非常深遠。從(cong) 學術方麵來看,她稱如果自己沒有接觸辯論,她肯定不會(hui) 擁有如今的信息檢索能力和閱讀能力,英語口語水平也不會(hui) 達到目前的水平,尤其是即興(xing) 表達方麵。

她還記得小學時,自己的英語即興(xing) 演講非常糟糕,但自從(cong) 參與(yu) 了辯論,她明顯感到用英語進行公共講話和觀點陳述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語言組織變得更加清晰和有條理

思瑤說:“辯論還讓我習(xi) 慣性地從(cong) 別人的話語中找出漏洞,用批判性的眼光審視所有的觀點,理論和信息。這在當前信息冗餘(yu) 嚴(yan) 重,許多網民盲目跟風的互聯網時代非常有幫助。”

當然除了學術,社交也是辯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思瑤本來是一個(ge) 相對“社恐”的人,不太主動和別人交流。

但在辯論比賽中,她常常會(hui) 在教室門口碰到等待上一場比賽結束的其他選手,在比賽開始前聊聊天。自然而然地和這些人建立了友誼。有些和她一樣熱愛打比賽的人經常去各地參賽,見麵次數多了便更加熟悉起來。這讓她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得以通過辯論遇見更多與(yu) 她抱有相同熱情的優(you) 秀的同齡人。

思瑤談到辯論是她初中學習(xi) 之餘(yu) 投入時間最多的一項愛好了。對她而言,辯論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愛好,而是已經成為(wei) 了她人生的一部分。在初中的時候,每次和一起辯論的小夥(huo) 伴們(men) 聚在一起時,辯論就不再僅(jin) 僅(jin) 是比賽,而是和朋友們(men) 茶餘(yu) 飯後的固定話題,是一種追求,一種執念,更是一個(ge) 能夠讓她發光的地方。

04通過辯論的內(nei) 置探索

在辯論的早期階段,思瑤習(xi) 慣采用一種較為(wei) 激進的辯論風格,更喜歡在辯論中咄咄逼人,抓到對手的把柄便咬著不放

然而,在比賽中連連吃虧(kui) 後,她逐漸意識到裁判似乎不太喜歡這種風格但有的時候經常會(hui) 出現抓點的偏差。因此,她決(jue) 定調整自己的辯論方式,轉向更為(wei) 沉穩的風格,不再主動挑釁對手,但也絕不允許對方占據優(you) 勢

再後來,思瑤慢慢地積極嚐試改變自己的辯論風格,汲取了一些“辯論大佬”的經驗。思瑤說自己曾有幸與(yu) 某位辯論高手對決(jue) ,被她紮實的論點,穩健的談吐與(yu) 控場能力震撼到了,於(yu) 是學習(xi) 了她的風格

有一次看到某位辯論高手的決(jue) 賽直播之後特別喜歡他有條不紊,語速較為(wei) 緩慢但很有自己節奏的風格,也想嚐試但發現不是特別適合自己。

還有一位厲害的選手喜歡在質詢環節中很喜歡用有趣的類比,而且問的問題搞笑之餘(yu) 充斥殺機,逼著對方掉入自己的陷阱,她就開始絞盡腦汁想特別巧妙的一招封喉的質詢問題,後來雖然確實想出了類似的,但還是會(hui) 感歎效果比不上那些辯論高手。

不論是通過借鑒辯論圈內(nei) 的牛人還是自己不斷摸索。思瑤深信,選手隻要通過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就有望大大地提升自己,拿到滿意的獎項。

05喜憂參半的辯論旅程

在之前的一個(ge) 辯論賽季,思瑤參加了很多場的比賽,但在名次上始終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甚至連一個(ge) 季軍(jun) 都沒有拿到。這個(ge) 賽季的最後一場比賽後,思瑤的心態接近於(yu) 崩潰。直到現在,思瑤回憶起那張領獎合照,所有人都在笑,隻有她卻麵露不悅,因為(wei) 她實在笑不出來。

這個(ge) 賽季帶來了前所未有和實實在在的挫敗感,但她對辯論的熱愛遠遠超過了這種挫折。因為(wei) 站在辯論舞台上的那種揮斥方遒的感覺,挑戰強勁對手的刺激,以及最終站在決(jue) 賽舞台上的興(xing) 奮和滿足……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了思瑤自己對辯論的深深熱愛與(yu) 深厚熱情

所以,思瑤麵對辯論中失敗的態度永遠是積極的,她會(hui) 仔細分析失敗的原因,然後努力改進自己,為(wei) 下一次的比賽做好準備,毫不動搖地保持對辯論的熱愛和執著。

辯論的起起伏伏不僅(jin) 教育了她如何應對挫折,還進一步堅定了她對辯論不變的熱忱與(yu) 熱衷。

06由內(nei) 向外的構建自己的辯論知識網

在備賽過程中,思瑤習(xi) 慣於(yu) 采取一套係統化的方法來為(wei) 辯題做充分的準備。

每當WSDA一公布辯題,她就會(hui) 立刻尋找相關(guan) 的科普視頻,以確保自己對於(yu) 辯題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這個(ge) 初步的步驟有助於(yu) 她建立一個(ge) 堅實的知識基礎。

思瑤說:“我會(hui) 進行一個(ge) 較為(wei) 寬泛的查找,尋找一些與(yu) 辯題相關(guan) 的新聞、論文以及其他資料,以了解正反兩(liang) 方常見的論點。這有助於(yu) 我自己對辯題形成一個(ge) 大致的認識和看法,並在備賽開始之前有一個(ge) 全局觀。”

正式備賽開始後,她會(hui) 與(yu) 搭檔一起展開頭腦風暴,列出所有可能的論點。然後,他們(men) 會(hui) 逐一分析這些論點,包括鏈接(Link)、證據(Warrant)以及影響(Impact),以確保每個(ge) 論點都有充分的邏輯支持

在選擇最強的論點並放入正式辯辭之後,會(hui) 尋找一個(ge) 適合的框架,以引導整個(ge) 辯論的結構。此外,她會(hui) 根據每個(ge) 論點的具體(ti) 內(nei) 容選擇適當的定義(yi) ,確保辯辭的邏輯嚴(yan) 謹

思瑤提到:“我認為(wei) 備賽過程中並不是追求論據的數量,而是確保每個(ge) 論點都有堅實的邏輯和支持。” 此外,她也注重對反方可能的駁論邏輯的準備,以構建一個(ge) 完善的攻防體(ti) 係。

她認為(wei) :“備賽的關(guan) 鍵在於(yu) 形成自己的一套攻防體(ti) 係,並為(wei) 應對對手各種出其不意的招數做好充分準備,這個(ge) 過程有助於(yu) 辯手保持對辯題的核心思路的把握。”當然這也並不是說駁論涵蓋的點越多越好,而是要從(cong) 世界的萬(wan) 千論點中找到自己的中心主軸,牢牢把握住我方最大優(you) 勢進行靈活攻防

很了解自己的核心思路之後,就不容易被對方帶節奏或者總結的時候重點跑偏了。思瑤比較喜歡提前幾周開始準備,逐步加深對辯題的認知與(yu) 修改調整思路體(ti) 係。

但她也提到身邊也有一些辯論的同學,僅(jin) 準備一周就能拿著不到一千字的駁論稿在賽場上“亂(luan) 殺“,所以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思瑤認為(wei) 每個(ge) 辯手的備賽時間根據個(ge) 體(ti) 的差距因人而異。

07托舉(ju) 辯論新生力量

現如今,思瑤擔任著上外附中的辯論社社長和WSDA校園大使。她提到自己在規劃辯論社的課程時,將課程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主要部分:基礎課和進階課

基礎課的主要內(nei) 容涵蓋了辯論規則、每個(ge) 演講部分的要求、如何攥寫(xie) 辯題框架(framework)、一辯稿(case)、駁論(blocks)等基本知識。而進階課則注重一些更具細節性的技巧訓練,例如邏輯謬誤,質詢技巧等。

她的辯論社每周舉(ju) 行兩(liang) 次社團活動,周二的線上課程,會(hui) 討論PF辯論的相關(guan) 內(nei) 容。而周五則是線下活動,可以是華辯或英辯的課程,也包括講座和聯動比賽等多種活動形式。

與(yu) 此同時,社員們(men) 對社團的反饋非常積極,認為(wei) 內(nei) 容簡單易懂。隨著時間推移,大家開始喜歡上了參與(yu) 模擬辯論,希望得到來自學長老師們(men) 更具體(ti) 的反饋

思瑤致力於(yu) 為(wei) 自己的社團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幫助,包括關(guan) 於(yu) 當前wsda賽季辯題的培訓以及模擬辯論等。也希望她自己可以為(wei) 自己的社員們(men) 提供更多鑽研和磨煉辯論技巧的機會(hui) 和平台。

老師想說

思瑤是一個(ge) 勇往直前和執著的辯手,你可以看到她身上的噴薄和憋著的“一股勁兒(er) ”

從(cong) 初中的新手到現如今的辯論社社長和WSDA校園大使,辯論使他並不滿足於(yu) 僅(jin) 僅(jin) 是積極參與(yu) 辯論比賽,向內(nei) 探索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與(yu) 此同時,向外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幫助其他學生發現辯論的樂(le) 趣和潛力。

喜憂參半和充滿著“小石頭子”的辯論之路,思瑤走得並不是沒有遺憾。

盡管磕磕絆絆,熱情和執著從(cong) 未減退。學習(xi) ,改進,收獲,成就了下一次的新高度。她步履不停,不斷的以賽代練也幫助她建立了自己完善的辯論知識體(ti) 係。

思瑤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學生向往辯論,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而她所散發出的光,也在影響更多辯論的新生力量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如何在牛劍麵試中投得招生教授的喜好?

下一篇

哈佛·斯坦福邀請賽線上開賽!不出國門迎戰世界舞台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