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到馬來西亞(ya) 讀博的中國人,一半是高校老師。”從(cong) 業(ye) 6年的留學中介介紹道。
為(wei) 了評職稱、行政崗轉教師崗,被學校提高博士率的政策鼓勵,高校教師們(men) 主動或不得不讀博提升學曆。
相較於(yu) 國內(nei) 申請讀博“卷”且要“排隊”,歐美留學過於(yu) 昂貴,東(dong) 南亞(ya) 的博士申請難度不大又花費劃算,高校教師們(men) 自然不約而同地盯上了東(dong) 南亞(ya) 讀博。
近兩(liang) 年,東(dong) 南亞(ya) 博士逐漸被打上了“水博”的標簽。拿著好不容易到手的博士學位,人們(men) 卻發現風向已經變了。
“東(dong) 南亞(ya) 的博士評職稱不算,也不享受相關(guan) 待遇。”
“自費去東(dong) 南亞(ya) 讀博,學校也不批準了。”
泛濫的“水博”
近日,江蘇一職業(ye) 技術學院發布了2023年長期公開招聘擬聘用人員名單,6名擬聘用人員中4名為(wei) 韓國私立大學博士,引發網友爭(zheng) 議。
“水博士大行其道。”“現在外出留學水的太多了。”人們(men) 質疑著韓國私立博士的含金量。
去年,邵陽學院花費1800多萬(wan) 元引進23名菲律賓亞(ya) 當森大學哲學博士,就掀起了輿論的風浪。
圖 | 江蘇高校公開招聘,錄取過半為(wei) 韓國私立大學博士
難以忽視的是,東(dong) 南亞(ya) 讀博,在近年來備受追捧。
根據馬來西亞(ya) 全球教育服務中心(EMGS)的統計顯示,2021年較2020年博士申請增長83%,2022年和前一年的申請數保持一致,人數都在11000以上。
今年1月至6月底,近9000名中國學生申請到馬來西亞(ya) 留學。第二季度中國學生申請留學馬來西亞(ya) 人數,同期增長了33%。留學馬來西亞(ya) ,中國人已成為(wei) 主力軍(jun) 。
圖 | 2023年第二季度,4700名中國學生申請留學馬來西亞(ya)
變化正在發生,一些高學曆年輕人也選擇去馬來西亞(ya) 讀博。
一位2019年入學的博士生發現,同年入學的博士生裏還有來自三本的同學。而如今,新入學的博士生中,本碩背景不乏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甚至北京大學。
一條捷徑
某從(cong) 業(ye) 6年的馬來西亞(ya) 留學中介表示,“到這裏讀博的中國人一半是高校老師。”
動機大致是評職稱、行政人員轉教師崗、被學校的鼓勵措施推動——比如專(zhuan) 科院校想升為(wei) 本科,需要提高博士率。
剩下的大多數是想跳進體(ti) 製內(nei) 的企業(ye) 職工,和想到高校任職的碩士應屆畢業(ye) 生。
一家菲律賓留學機構在宣傳(chuan) 中直白介紹,自己市場的受眾(zhong) 是需要留學積分申請落戶者和評定職稱的高校教師。
並稱菲律賓是極具性價(jia) 比的選擇:“誠然,大學含金量一般,但錢花得真少,時間短,博導不卡學生,也是完全正規的學曆。”
一位選擇在菲律賓萊西姆大學讀教育學博士的高校在職教師,表示讀博壓力不大,對自己在學校的晉升有實際的用處。“雖然說菲律賓博士競爭(zheng) 性不強,但能拿到留服認證也很不錯了。”
同樣是一位藝術類高校的在職教師,也拿下了馬來西亞(ya) 大學設計學博士的offer。選擇留學東(dong) 南亞(ya) ,對她來說似乎是無奈之舉(ju) 。
“藝術類博士要讀博隻能選擇國外的,國內(nei) 博士點少,每年那麽(me) 多排隊,關(guan) 係不是鐵到特殊的程度很難排的上。留學英美又貴的要死。”
在馬來西亞(ya) 讀博,她表示自己三年花費可以一共不到10萬(wan) 人民幣。
圖 | 選擇東(dong) 南亞(ya) 留學,無奈之舉(ju)
擁有博士學曆,會(hui) 直接轉化為(wei) 評職稱的籌碼。例如,雲(yun) 南省人社廳、教育廳發布的省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評審條件中規定,博士一入校就可以申報講師,最快兩(liang) 年,就能成為(wei) 副教授。而碩士生入校兩(liang) 年後才有資格從(cong) 助教申請成為(wei) 講師,再當5年講師,才能申報副教授。
對於(yu) 高校來說,教師的博士率也至關(guan) 重要。例如,在高校申請成為(wei) 碩士授予單位時,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發布的學位授權審核申請條件中就規定,博士學位教師比例不能低於(yu) 25%。申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需要達到45%。
所以,一些高校為(wei) 了提高教師博士率、推動師資國際化,也會(hui) 主動組織教師報名參加赴東(dong) 南亞(ya) 的博士留學項目。
圖 | 某公辦大學組織學校師生報名東(dong) 南亞(ya) 留學項目
不認可東(dong) 南亞(ya) 博士了
今年準備找教職的東(dong) 南亞(ya) 博士生們(men) ,發現行情變了。
“有個(ge) offer已經準備走手續了,卻被人事處扣了。據說東(dong) 南亞(ya) 和韓國博士今年慎重考慮,有的直接不要。苦熬拿到了來之不易的學曆還被歧視,打擊不是一般的大。”
圖 | 韓國博士找工作
畢業(ye) 於(yu) 2024QS排名65位的馬來亞(ya) 大學,正在找教職的博士麵試了一所公辦一本高校。“學校隱晦表明東(dong) 南亞(ya) 是他們(men) 介意的因素。”
在職準備提升學曆,去東(dong) 南亞(ya) 讀博的教師們(men) ,也不像往年如此順利。
“我自費去讀,學校也不批準。韓國、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ya) 的全部不認。”
“學校同意在職教師脫產(chan) 去讀博,但不會(hui) 給待遇,讀境外別的地區的博士可以直接承諾待遇。”
據網友分享,也有學校開會(hui) 明確東(dong) 南亞(ya) 博士評職稱不算,也不享受相關(guan) 待遇。
圖 | 東(dong) 南亞(ya) 博士,評職稱、找工作遇阻
東(dong) 南亞(ya) 博士,“水”嗎?
在一些東(dong) 南亞(ya) 博士的讀博體(ti) 驗裏,“水”隻代表了申請難度低,而博士畢業(ye) 是“水”不出來的。
一些中介宣稱“包畢業(ye) 包認證”“兩(liang) 年就能畢業(ye) ”的東(dong) 南亞(ya) 留學,但身處其中的博士生們(men) 有人讀了五六年,甚至10年。讀不下去的,也大有人在。
“我這個(ge) 月又有3個(ge) 師兄師弟退學了。”一位在馬來西亞(ya) 理工大學在讀的博士生分享道。“認識的大馬博士中有6個(ge) 是因為(wei) 博導和專(zhuan) 業(ye) 原因退學的。”
“過去兩(liang) 三年政策變化大,很多學校都收緊了畢業(ye) 要求,在馬來西亞(ya) 讀博完全不是水一水的事情,要實打實發論文,大論文還要緊扣時間,否則很容易就延畢。”他補充道。
圖 | 馬來西亞(ya) 讀博,一批人退學
試圖走捷徑的人,可能不知道這條捷徑正通往一個(ge) 坑。不少選擇來東(dong) 南亞(ya) 讀博的人,被中介忽悠。
廣東(dong) 一位民辦高校的教師,承認自己到馬來西亞(ya) 讀博,就有被中介“誤導”的因素。中介向他介紹,他報名的“寒暑假博士”,平時正常上班,寒暑假上課,不耽誤教職工作。
但直到他入學,才發現學校根本沒有“寒暑假博士”的說法,隻存在全職和在職,並且在職渠道一般不對外國人開放。
直接為(wei) 東(dong) 南亞(ya) 博士打上“水博”的標簽,似乎有失公允。文憑質量如何,還應該看個(ge) 人的成果產(chan) 出,或有第三方評估結果的參照。
近日,由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研究會(hui) 與(yu) 中國人民大學評價(jia) 研究中心聯合研製的《境外大學學科分級目錄(人文社會(hui) 科學)》發布。這是我國首個(ge) 跨國高等教育質量評估框架。
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評價(jia) 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光禮教授認為(wei) ,“水碩”“水博”的泛濫源於(yu) 我國缺乏跨國教育質量評價(jia) 標準。此次評估的發布,將試圖彌補這一空白。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