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令美國名校成“戰場”!美國高校戰火越燒越劇烈!

從(cong) 10月7日,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哈馬斯(Hamas)對以色列發起軍(jun) 事行動以來,近20天的空中轟炸後,巴以地區已迅速滑為(wei) 人間煉獄。與(yu) 此同時,基於(yu) 戰爭(zheng) 的選邊站隊,也撕裂著美國各大精英院校

巴以衝(chong) 突

10月7日,哈馬斯開始對以色列的軍(jun) 事行動,發射了至少5000枚火箭彈,導致以色列國防軍(jun) 進行反擊並宣布戰爭(zheng) 狀態,這次衝(chong) 突是近年來最嚴(yan) 重的一次。到10月25日,衝(chong) 突已導致超過7200人死亡,據巴勒斯坦24日消息,巴方5886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帶超過5791人死亡,超過16000人受傷(shang) ;截至18日下午,以色列方麵至少1400人死亡。聯合國緊急呼籲衝(chong) 突各方盡快停火,允許人道主義(yi) 救援進入和釋放被扣押人員。

參考消息10月29日轉載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報道眼下巴以衝(chong) 突已使美國一些久負盛名的大學變成了戰場,思想流派變成了武器,質疑之聲也越來越響亮。校園裏充斥著被社交媒體(ti) 放大了的抗議、宣言和責難之聲。緊張局勢升級為(wei) 威脅,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襲擊。

發生在美國大學校園的這場意外衝(chong) 突,自美國學生反對越戰和伊拉克戰爭(zheng) 以來聞所未聞。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數周

美國大學曆史上最為(wei) 悠久、最具代表性的兩(liang) 張校報《哈佛深紅報》和《哥倫(lun) 比亞(ya) 每日觀察家報》的最新報道仍在反映著這種衝(chong) 突。《哈佛深紅報》刊登了肯尼迪學院頒布討論巴以衝(chong) 突的教師指南的消息,《哥倫(lun) 比亞(ya) 每日觀察家報》發表了猶太人組織《致親(qin) 愛的哥倫(lun) 比亞(ya) 猶太人同胞》的公開信。

駐美大使館發布緊急提醒:在美留學人員注意校園抗議示威活動和當地安全形勢,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避免前往示威遊行活動涉及的公眾(zhong) 場所和人員密集地,確保人身、財產(chan) 和出行安全。

巴以衝(chong) 突令美國名校成“戰場”!美國高校戰火越燒越劇烈!

在很多人看來,這簡直摸不著頭腦——巴以衝(chong) 突,和這些美國頂尖院校的精英們(men) ,到底有啥關(guan) 係?鬧成這樣,至於(yu) 嗎?

高校“戰場”

哈佛大學是這次美國大學校園衝(chong) 突的發源地之一。當地時間10月9日,哈佛大學一個(ge) 由34名學生組成的“哈佛巴勒斯坦團結組織”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加沙地帶數百萬(wan) 巴勒斯坦人“被迫生活在露天監獄中”,以色列政府“對所有當前正在發生的暴力事件負有全部責任”。

這一聲明立刻引發有權勢的哈佛校友的反擊。知名對衝(chong) 基金經理、潘興(xing) 廣場資本管理公司創始人比爾·阿克曼要求校方公布這些社團中的學生姓名,“以免他們(men) 被華爾街聘用後才被發現”。隨後多名美國金融業(ye) 、企業(ye) 界大佬聲明永不雇傭(yong) 這些聯署學生。

哈佛大學校長克勞丁·蓋伊頂住壓力拒絕披露簽名學生名單後,相關(guan) 學生的個(ge) 人信息被公布在了網上,哈佛校園還出現了一輛名為(wei) “DOXXING”(人肉搜索)的卡車,公開宣傳(chuan) 這些信息。事態向暴力化演變。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因政治和曆史學教授馬薩德稱哈馬斯對以色列的攻擊是“驚人的勝利”,6萬(wan) 人聯署請願要求將其解雇。而一名以色列學生也遭到棍棒襲擊,,原因是他張貼的傳(chuan) 單被另一名學生撕下。

同時,有一部分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學生們(men) 高舉(ju) 以色列國旗,展示被謀殺和綁架的照片,而另一部分學生則高喊“自由的巴勒斯坦”,校園內(nei) 的緊張情緒可見一斑。

賓夕法尼亞(ya) 大學,僅(jin) 僅(jin) 因為(wei) 校方對巴以衝(chong) 突態度謹慎,加之上個(ge) 月舉(ju) 辦了巴勒斯坦寫(xie) 作文學節,雅詩蘭(lan) 黛化妝品公司繼承人之一羅納德·勞德、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羅文等主要捐贈者就號召其他賓大校友“合上支票本”,直到學校校長和董事會(hui) 主席辭職。

而美國亨茨曼基金會(hui) 已宣布將切斷對賓大的一切經濟資助,該基金會(hui) 的CEO是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他在信中說:“沉默和中立,就是反猶太主義(yi) ”。

紐約大學,因“學生律師協會(hui) ”主席宣稱“以色列應對這重大生命犧牲負有全部責任”,知名律所溫斯頓-史特拉恩法律公司撤回提供給該校學生的工作機會(hui) 。

衝(chong) 突助推劑:“身份政治”

我們(men) 可以看到,與(yu) 當年美國大學 “左翼風潮”興(xing) 起時相比,如今的美國大學在多個(ge) 方麵都有了巨大變化。

一方麵是“身份政治”興(xing) 起。當下在美國大學裏的社會(hui) 共識鑒別,反主流或不反主流不再像過去那樣成為(wei) 主要標準,現在更強調的是族群、性別、性取向等方麵是否認同。

而現在美國人口的族裔比例正在發生曆史性變化,拉美裔、非洲裔、亞(ya) 裔比例上升,非拉美裔白人比例下降。這不僅(jin) 導致族群認同進一步上升,而且挑戰了一貫由非拉美裔白人(包括猶太人)主導的價(jia) 值觀。

“身份政治”興(xing) 起,過去沒有主導權的族裔要話語權,過去有主導權的要守話語權,這加大了美國大學內(nei) 的潛在衝(chong) 突。

另一方麵,美國政治極化又強化了“身份政治”。共和黨(dang) 從(cong) 非拉美裔白人中找選票,民主黨(dang) 從(cong) 少數族裔中找選票,兩(liang) 黨(dang) 的操弄和對立助長了美國不同族群的對立,也傳(chuan) 導到了校園裏。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思想史學者馬克·裏拉(Mark Lilla)在《紐約時報》上撰文寫(xie) 道,身份政治給美國帶來諸多問題,強化了年輕人的個(ge) 人主義(yi) 傾(qing) 向,使年輕人無法走出自己基於(yu) 種族、性別和階層劃分的小圈子和自身的身份認同,也難以以美國公民和美國價(jia) 值的大局觀看待問題。

巴以衝(chong) 突在美國高校引發的爭(zheng) 議和緊張情況反映了當前社會(hui) 對這一事件的不同看法,也顯示了言論自由與(yu) 安全之間的微妙平衡。但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美國大學裏的這場“戰爭(zheng) ”,具體(ti) 而言是巴以衝(chong) 突這個(ge) 百年話題所引發的。而更深層的原因,恐怕是多年來越來越嚴(yan) 重的身份政治早已埋下導火索

寫(xie) 在最後

在這種背景下,各高校的安全問題逐漸成為(wei) 了關(guan) 注的重點,學校管理者們(men) 正在努力維護校園的安全,例如,佛蒙特大學已經宣布,他們(men) 將加強校園的警察巡邏力度。

告誡各位身在海外的留學生,未來一段時間,國外校園氣氛可能會(hui) 變得更加緊張。留學不易,請大家務必要保護好自己,不要跟風發表敏感言論,更不要參加各種遊行示威。對於(yu) 一個(ge) 普通的留學生來說,學會(hui) 在多元文化大熔爐中明哲保身,也是一種智慧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再過五年留學生可在大城市自由落戶?

下一篇

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往年各省獲獎情況如何?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