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英國申請,很多學校其實回國性價(jia) 比沒有特別高,但申請難度特別高,動不動就上調學費和申請難度,搞得學生其實性價(jia) 比很低。而且因為(wei) 國內(nei) 學生申請量太大,競爭(zheng) 太激烈,offer位一票難求。有些英國大學就開始膨脹了,搞學生心態了。尤其是下麵這兩(liang) 學校,我覺得是越來越膨脹了,雖然學校是名校,在本土風評是好的,但實則回國就業(ye) 性價(jia) 比也就這樣。
No.1 KCL
我個(ge) 人覺得KCL這個(ge) 學校是越來越膨脹了,有的時候,部分專(zhuan) 業(ye) 的門檻比G5都恐怖了,像去年各種亂(luan) 拒,秒拒,然後1月前一個(ge) offer都沒發出,說的就是KCL了。尤其是傳(chuan) 媒類的專(zhuan) 業(ye) ,感覺申請難度都比商學院還要強。各種無理由的拒信,很多去年符合標準的也會(hui) 被拒。
今年也是一樣,KCL從(cong) 目前開放申請到現在,隻有本科出offer了,碩士毛結果都沒有,而且要求中國學生需要在1月10號之前完成遞交。而在這之前,即使背景在強,也估計不會(hui) 有offer出來。
所以如果KCL按去年的節奏來評估今年的申請進度,估計,你現在遞交,最快也要等到明年1月左右才能陸續看到offer的影子了。這b格,僅(jin) 此於(yu) 牛劍了,連G5的傲嬌雙煞IC和LSE這種學校,都在11月或12月左右就要出一輪offer雨了。
KCL除了放結果慢,漲價(jia) 也是第一名,申請費上漲真的沒停過,除了申請費節節攀升,他們(men) 的學費也很誇張,現在商學院的課程,金融這種一樣也要40140英鎊了,學費真的一年大幾千的上漲,在過兩(liang) 年,估計學費上調到5w英鎊也不是什麽(me) 問題,就針對國際學生的學費已經到這個(ge) 層度了。外加倫(lun) 敦的生活費和其他消費。你說一年到時候50w夠嗎?真的不夠啊,讀商科,這種,一年估計就得70w左右了。本來住宿費現在這兩(liang) 年就上漲了一波,外加通脹,食物價(jia) 格都上漲了。
當然,這還不是最值得吐槽的,核心難受的是kcl的申請量因為(wei) 過於(yu) 巨大,而且沒有明麵拒掉各種雙非學生,導致很多學生都覺得自己有機會(hui) ,的確是有機會(hui) ,5%都不到的低幾率可能可以錄而已。
這和幾年前的kcl完全不一樣的畫風。學校一邊享受著不卡list帶來的申請量,一邊又嫌棄中國學生太多,造成了他們(men) 受理的擠壓。然後放結果開始磨磨唧唧,很多申請都是毫無道理的競爭(zheng) 激烈被拒。
否則哪來那麽(me) 多的argue後就能給offer。學校屬實沒那麽(me) 上心你的申請。KCL這個(ge) 學校,現在就是,中國學生對其狂舔,但學校就愛答不理。感覺備胎都不如。
No.2 Southampton
南安這個(ge) 學校也越來越膨脹了,真的是申請量不能上來,上來學校就容易飄。然後開始各種限製學生,搞list。
南安飄的地方有三點,一是因為(wei) 申請量多,這幾年開始收申請費了,就QS沒上來前,都沒這種待遇,很多專(zhuan) 業(ye) 還差學生,招生能從(cong) 9月拖到隔年5月都沒滿。現在不一樣了,南安的申請不但會(hui) 提前截止,還會(hui) 很快提前截止。基本有些熱門專(zhuan) 業(ye) ,會(hui) 限製12月左右就截止申請。截止後是真沒位置了。
除了會(hui) 限製中國學生申請時間,有些專(zhuan) 業(ye) 針對國內(nei) 學生還額外提升入學門檻,2.2的專(zhuan) 業(ye) 現在越來越少了,基本都在往2.1的門檻在提要求。不但均分要求在提升,雅思要求也在提升。
就隻要中國學生開始集中進攻一些學校,這個(ge) 學校後麵針對中國學生的待遇往往是,先收申請費讓你冷靜下。再提高均分,限製一部分學生,再提升雅思要求勸退一部分學生。然後偷偷提升學費,創收一波學生。這四招已經在無數成為(wei) 熱門的學校一一見證。南安屬於(yu) 現在正當紅的這種,這四種狀態在絲(si) 滑連招中。
不過好在南安目前門檻還沒拉到最高,申請難度方麵雖然整體(ti) 調高了,但還能接受,隻不過逐漸開始脫離雙非為(wei) 基本盤學校的局麵了。其實南安除了門檻提升之外,語言這個(ge) 關(guan) 卡也是攔路虎。這個(ge) 學校對語言成績審核很嚴(yan) 格。即使你讀的語言班,語言班的fail率也是高的。其實KCL也一樣,這兩(liang) 學校外加UCL和Bristol。差不多是掛科率最高的四個(ge) 學校了。就你語言班fail掉了,基本對有些學生來說,這年又黃了。
總了個(ge) 結:以上2個(ge) 學校,其實都代表各自梯隊現在瘋魔的人氣值了,申請量都特別巨大。但你要說這2學校在同梯隊裏麵性價(jia) 比有多高,其實並沒有啥特別優(you) 勢。以商科而言,kcl就業(ye) 潛力並沒有華威和曼大這種給力。以傳(chuan) 媒來說,這個(ge) 方向就業(ye) 也沒特別吃QS,反而比較看重你經曆和要切的專(zhuan) 業(ye) 方向。這種像華威的這種偏商媒的專(zhuan) 業(ye) 反而又贏麻了。
而kcl和lse這種的偏理論的,有些學生反而就業(ye) 水土不服。我有個(ge) lse畢業(ye) 的傳(chuan) 媒學生,現在自己去開書(shu) 店去了,然後虧(kui) 了個(ge) 底掉。你說這叫什麽(me) 事。有的時候,排名並不能代表所有,學校排名高了,畢業(ye) 了,對有些學生來說,反而是累贅,有的時候不高不低的,很難受。實際上,這個(ge) 學校的排名溢價(jia) 太高,你過渡承擔了他們(men) 的溢價(jia) 部分。高位買(mai) 進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