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SCI可以保研嗎?

寫(xie) 在前麵

發表一篇一作SCI,對於(yu) 本科生來說是具極致吸引力的,這不僅(jin) 意味著保研加分的瞬時反超,出國留學的背景增強,還體(ti) 現了個(ge) 人出類拔萃的科研能力。

但是,想靠發表一篇SCI來保研恐怕是有點天真了……

為(wei) 了一篇SCI你需要付出什麽(me) ?

SCI論文指的是發表在被SCI論文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收錄的期刊上的科技論文。這其中涵蓋了許許多多的領域,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醫學、生命科學等等。JCR分區也將SCI論文分為(wei) 四個(ge) 檔位,以此區分論文之間的質量。

如果說研究生的主要任務就是發表一篇SCI達到畢業(ye) 標準,那麽(me) 理論上本科生是無法接觸到科研項目的。但是好在近幾年國內(nei) 高校推出了許多提前讓本科生接觸科研的項目,例如校內(nei) 的科研訓練、挑戰杯等等,這才使進入實驗室逐漸成為(wei) 了一種主流的趨勢。

科研訓練在一定程度上是十分容易的,不要求你有創新性與(yu) 論文產(chan) 出,隻需要完整完成整個(ge) 項目就可以,因為(wei) 國內(nei) 部分導師的輕視,科研訓練竟淪為(wei) 獲取部分科研經費的手段,其中的本科生並不能得到訓練,更不要提發論文了。

在這種環境下,對於(yu) 一篇SCI論文,不僅(jin) 是課題難選、實驗操作難學,基礎知識缺乏,更重要的是靠譜的導師十分匱乏,這成為(wei) 了發表SCI的第一重阻礙

SCI論文為(wei) 英文書(shu) 寫(xie) ,這也就構成了第二重阻礙,很多同學英語不過關(guan) ,寫(xie) 起來常常詞不達意,走了許多彎路,甚至還對寫(xie) 論文產(chan) 生了心理陰影。

@某大三發表領域頂刊的學長

發表過程真的很難,也犧牲了很多很多本是可以和同學交流的時光。我是從(cong) 大一就開始我的課題了,實驗部分可能還好,師兄師姐都很樂(le) 意教我,最令人頭疼的就是最後的論文寫(xie) 作部分,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反反複複改了幾十稿,最後才投出去。不過還好,結果是好的,也趕上了我的保研時限。

@某剛被拒稿的大四老師

總之,說多了都是眼淚〒▽〒,沒有強大的好奇心,毅力以及溝通能力,是不可能有SCI的

寫(xie) 論文是需要技巧和自我約束力的,這是發表SCI論文的第三重障礙SCI論文行文有著固定的格式,但是其中的邏輯嚴(yan) 絲(si) 合縫,這也是評審專(zhuan) 家審稿的重點。但是我國本科階段,設置專(zhuan) 門的邏輯課程的院校少之又少,大家幾乎都沒有進行過完整的邏輯訓練,而這一點正會(hui) 在寫(xie) 論文時體(ti) 現得淋漓盡致。

拿一篇SCI去保研,可能嗎?

其實對於(yu) 保研er來說,在本科期間發一篇SCI論文其實不是必要的

那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還要強調大家要趁早準備科研,撰寫(xie) 論文呢?一方麵是某些TOP經管院校,比如北大匯豐(feng) ,會(hui) 明確要求提交參營論文。

想拿一篇SCI去保研,做夢呢!

▲北大匯豐(feng) 關(guan) 於(yu) 舉(ju) 辦

“2023年全國優(you) 秀大學生經濟金融論壇”的通知

其次,對於(yu) 其他學科的同學來說,如果能在夏令營之前能寫(xie) 出一篇不錯的參營論文,對於(yu) 個(ge) 人簡曆也是很大的加分亮點。往年就有一些學長老師因為(wei) 論文拿到offer的案例!

一些同學執著於(yu) 寫(xie) 出來的論文能否發核刊或是SCI,不是說本科生就不能發SCI,而是非常難,畢竟發表一篇SCI是少數頂尖高校碩士研究生畢業(ye) 的要求。導師也不會(hui) 苛求大家的論文是否能夠發表,而是想要通過論文看到你的科研素養(yang) 、學術態度、創新能力、寫(xie) 作能力以及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等等。

因為(wei) 科研不僅(jin) 僅(jin) 隻是科學研究,而是思考水平的訓練過程。

對於(yu) 大三的同學來說,距24保研開始還有半年的時間,如果我們(men) 能打磨出一篇質量比較高的論文並成功發表,將會(hui) 極大地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為(wei) 保研爭(zheng) 取加分(大一大二的同學亦如是)。如果來不及發表,也能將文章作為(wei) 參營論文提交,在參營考核過程中大大增強自己的競爭(zheng) 力!

因為(wei) 能進入到麵試的同學基本條件都不差,可以說,差距就體(ti) 現在誰更好地、更先一步地體(ti) 現了做研究的能力和培養(yang) 潛力,這才是科研競賽的重要性所在。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科研加分,保研邊緣人會(hui) 寸步難行。

本科生的科研困境

然而,即使幸運地加入某個(ge) 課題組,也有很多令人焦慮的事情,讓本科生的科研步步難行。

01導師熱情,但進實驗室後自由生長

導師表達了“十分歡迎加入!”,把你轉交給師兄師姐之後便無影無蹤了。師兄師姐忙於(yu) 自己課題,根本無暇顧及你的科研,隻讓你做一些雜活。

02對科研流程不熟悉,盲目瞎做

由於(yu) 對科研流程的不熟悉,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絲(si) 毫沒有章法,隻能東(dong) 一榔頭西一棒子地進行實驗,科研的速度迂回前進,消磨自己的自信心。

03有想法但不知道如何轉化,內(nei) 心幹著急

對科研有著強烈的想法與(yu) 好奇心,內(nei) 心也有很多點子,但是不知道如何將這些想法轉化為(wei) 科研成果,也不懂如何設計實驗、如何寫(xie) 論文,隻能內(nei) 心幹著急。

如何化解科研難的問題,擺脫困境?

01基礎知識打牢

對於(yu) 科研來說,基礎知識是一定要打牢的。就像李同學那樣,在高中階段就一直在學習(xi) 有機化學的知識,上了大學也開始自學計算化學,隻有擁有了過硬的專(zhuan) 業(ye) 知識才能更加全麵地認識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對之進行合理分析。

這裏所說的專(zhuan) 業(ye) 知識,不僅(jin) 僅(jin) 包括學校給出的公修基礎課專(zhuan) 業(ye) 基礎課,也包括感興(xing) 趣的課題組方向所需要的一些研究生才會(hui) 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課以及基礎的實驗操作。因此要多多和學長老師、研究生師兄師姐多交流,在學校安排的實驗課的學習(xi) 中也不要劃水,爭(zheng) 取把能學到的都學到手,為(wei) 後續的科研打下足夠堅實的基礎。

02走出課堂,多交流

其實我們(men) 身邊有很多資源來協助我們(men) 完成科研項目的。首先我們(men) 要走出課堂,與(yu) 其他人多交流信息,多了解校內(nei) 的各種組織,不要總是埋頭於(yu) 圖書(shu) 館兩(liang) 點一線,這樣很多信息會(hui) 錯失的。一般大學內(nei) 會(hui) 有大學生實踐基地、XXX創新實踐基地,這些都是學校為(wei) 了鼓勵學生創新創業(ye) 所建立的組織,不僅(jin) 是在本學院,外學院的組織也可以大膽去嚐試!

● 某理工學上岸學長

理工科科研是必須動手的,所以我會(hui) 建議大家越早開始越好,因為(wei) 學習(xi) 的時間與(yu) 成本也是有的,這樣進行科研訓練的時間也就越長,後麵供你發揮的時間也會(hui) 更長以及能抓住的機會(hui) 也會(hui) 更多。

● 某雙非上岸老師

周圍競爭(zheng) 保研的同學很急於(yu) 有科研經曆,這時就體(ti) 現出信息差的重要性了。本是邊緣人的我能上岸多虧(kui) 找到了在另外一個(ge) 學院的科研組織~想想自己還是很幸運的~

03理解科研的邏輯

最最重要的一點,盡早了解科研的底層邏輯!基本原則才能指導上層的行動,我們(men) 需要在明確知道科研是研究什麽(me) 之後再規劃自己的行動,這樣才是理想的省時省力的辦法,可以避免走很多彎路。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MC10/12競賽多久可以查出成績?AMC競賽成績查詢及證書下載步驟!

下一篇

CTB預審結束下一步做什麽?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