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學banding怎麽劃分?90%內地家長都誤解了

升中麵試升學不知道該怎麽(me) 辦?快來聽聽香港Blan1中學校長怎麽(me) 說

經常聽到插班家長會(hui) 問到,這間中學是否屬於(yu) Band 1?那間中學是 Band 幾?等問題。那究竟中學的 Banding 是如何劃分的呢?

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了解下香港中學劃分規則,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教育局從(cong) 未為(wei) 中學製定過關(guan) 於(yu) 中學的Banding分類,所謂的“Band 1/2/3 中學”隻是大眾(zhong) 普遍的共識。在評估一所中學的 Banding 時,主要會(hui) 從(cong) 以下3個(ge) 方麵去判斷中學的 Banding。

1、從中一新生的成績次第及派位組別去判斷

教育局會(hui) 依據三次小學呈報的學生校內(nei) 成績名次(通稱為(wei) 呈分試,通常在五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上、下學期),再加上每所小學過去畢業(ye) 生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進行調整,從(cong) 而為(wei) 全港的小六學生計算一個(ge) 總分。這個(ge) 總分將所有學生按照高低排序,這種排序稱為(wei) 成績次第。

將這個(ge) 次第平均分成三個(ge) 組別,就形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派位組別,即所謂的 Band 1、Band 2 和 Band 3 學生。

雖然這種根據收生來源劃分中學 Banding 的方法有其可取之處,但難點在於(yu) 學生的成績次第和派位組別是內(nei) 部資料,無法公開。

例如,某中學明明知道(根據教育局提供的資料)有 90% 的學生屬於(yu) Band 1,10% 屬於(yu) Band 2,並且大部分學生在成績次第中排名前 40%,但該中學卻不能向外界公開這些數據。

在缺乏正式的中學收生統計數據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向小學老師查詢或評估中學的 Banding。多年的經驗使他們(men) 能夠對不同的中學,錄取了哪些水平的學生有一個(ge) 大致的了解,從(cong) 而更好地掌握該中學是Band 幾。

因此,從(cong) 收生來源判斷中學 Banding 可以說是由供需情況所造成的。由於(yu) Band 1 學生在統一派位階段具有優(you) 先選擇學校的權利,或在中學自行招生階段優(you) 先被錄取,這些學生傾(qing) 向於(yu) 集中在一些受歡迎的中學,這些中學自然而然地成為(wei) Band 1 中學。

2、從中六學生的公開試成績及入大學比率去判斷

根據中六學生的成績來區分各中學的 Banding。許多中學每年都會(hui) 公布畢業(ye) 生的公開試成績(例如:DSE 達 3322+2 比率)和升學比率(例如:入讀8大比率、升讀本地及非本地學位課程比率、中六畢業(ye) 生升學率)。

大致上,根據這些統計數據,依照成績的高低,將中學大致分為(wei) Band 1、Band 2 和 Band 3,每個(ge) Band 還可以細分為(wei) A、B、C。

然而,這種根據學生最終成績劃分中學 Banding 的方法也存在一些困難。

首先,並非所有中學都披露詳細的數據。其次,這些成績和升學數據也缺乏一致性和完整性。因此,坊間對中學 Banding 的劃分隻能依靠已知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推論

3、根據中學開設英文班的情況去判斷

在教育局的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機製下,隻要一所中學連續兩(liang) 年每班收納 85% 學生成績在前列 40%,便符合學生能力的標準,並能根據教師能力和校本支援的預設條件,開設英文班

因此,如果一所中學實施全開英文班,俗稱為(wei) “英中”,我們(men) 可以推斷該中學收納的新生絕大多數來自 Band 1 派位組別的小學畢業(ye) 生。

換句話說,實施全開英文班的中學應被歸類為(wei) Band 1 中學。同理,實施部分科目按組別用英文教學的中學通常會(hui) 被歸類為(wei) Band 2 中學。

最後,在了解了上述中學 Banding 劃分的原則和難點後,老師想說對於坊間不時流傳的全港中學排名榜,可以做參考,但不宜過於認真。

當選擇適合孩子的中學時,應從多個角度以及不同的途徑來了解學校。中學 Banding 分類隻是一個參考值,讓您大致知道中學的教育水平和競爭激烈程度。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國大峽穀大學因亂收學費被罰2.7億

下一篇

加拿大留學中學入學測試都測些啥?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