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辦國際部和國際學校的重大差異介紹

最近發現一個(ge) 奇怪的現象,很多北京家庭選擇“公辦國際部”有些盲目。

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講呢?

我曾做過一次關(guan) 於(yu) 報考國際部的調查,調查發現,有20.2%的幼兒(er) 園家庭,他們(men) 表示想讓孩子現在就讀公辦國際部

另外,約33.5%的家庭,其孩子處於(yu) 小學階段(1-6年級),轉軌國際路線時,讓孩子現在轉到公辦國際部裏麵就讀。

看到這裏,了解公辦國際部的人會(hui) 深感詫異:公辦國際部不是主要招收初三應屆生麽(me) ?為(wei) 何幼兒(er) 園、小學孩子也去讀國際部?

這就是我要說明的一點:大家對國際部選擇有些盲目,招生要求沒有弄清楚,就給孩子報國際部入讀。或許隻因“公辦國際部”這五個(ge) 字,在京城國際教育圈名氣太響亮的緣故吧。

其實,公辦國際部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群。

01硬件差異

教育、教學離不開教學設施。

在這方麵,民辦國際化學校的教學設施往往更優(you) 秀一些。

它們(men) 擁有獨立的校園,齊全的國際化教學設備:實驗室、多功能劇場、室內(nei) 遊泳館、室內(nei) 體(ti) 育館、鋼琴房、錄音棚等等。

因此民辦國際化學校的孩子更容易接觸到這些豐(feng) 富的教學資源。

02師資構成差異

大多數的公辦國際部是由本校在職老師+少數外教構成。

民辦國際化學校的外教師資占比情況因學校而異,但是,大多數的學校外籍教師占比還是比較高的,學校的英文教學環境更加濃鬱。

想讓孩子沉浸在英文教學環境中,接觸和了解更多國外文化的家庭來講,民辦國際化學校更加適合。

03生源差異

公辦國際部主要招收本城區的學生。

比如,海澱區某所招生人數在京城國際部裏麵排名第一的學校,其AP課程班2023年的招生計劃如下:

海澱131人,朝陽13人,東(dong) 城7人,西城4人,豐(feng) 台、通州、順義(yi) 、昌平、經開各1人

總共招收160人,學校所在城區的名額占比高達81.8%,而給到其他城區名額很少,順義(yi) 、豐(feng) 台、昌平等隻有1個(ge) 名額,外區學生的競爭(zheng) 程度可想而知。

反觀民辦國際化學校,高中階段招生不限戶籍、國籍,也就是說京籍、非京籍、外國籍的孩子都可以入讀報考,一視同仁。

04入學難度差異

入學難度高的肯定是公辦國際部,既需要中考成績優(you) 異(或區排名靠前),又需要學生英語成績優(you) 異,能夠通過學校的麵試。

民辦國際化學校入學門檻相對較低,通過學校的入學考試即可錄取,一般將中考成績作為(wei) 參考,而不作為(wei) 依據。

當然,錄取難度、考試通過率也是因學校而異的,畢竟每個(ge) 學校的招生標準、錄取學生的標準不一樣。

05錄取機會(hui) 或名額

公辦國際部的招生名額少,一些公辦學校國際部一年隻招收60人,或100人左右。

另外,京城公辦國際部數量隻有26個(ge) 而且其中西城、海澱區的數量就占了一半以上。

於(yu) 是,留給其他城區、非京籍的家庭名額很少。

在這方麵,民辦國際化學校招生名額更多,一年招收幾十人到上百人不等。

另外,京城的民辦國際化學校數量眾(zhong) 多,據我們(men) 統計,數量逼近100所,因此孩子入讀民辦國際化學校機會(hui) 也更大。

06國際課程差異

從(cong) 開設的國際課程來看,公辦國際部大多數都開設的是AP課程26個(ge) 國際部裏麵,有19個(ge) 學校開設了AP課程。

而開設IB、A-level課程的公辦國際部其數量很少,至於(yu) 加拿大、澳洲、香港DSE課程,公辦國際部裏麵更是少的可憐,甚至沒有開設。

而這一點,民辦國際化學校恰恰做了補充。

不僅(jin) 開設AP課程的民辦國際化學校眾(zhong) 多,還有很多開設國際藝術課程、香港DSE、日語、韓語、德語等小語種課程的學校。

最後,公辦國際部與(yu) 民辦國際化學校在學費、教學方式、教育資源、升學率等很多方麵都存在很大差異性。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劍橋大學真實麵試場景是什麽樣?

下一篇

2024 年 IGCSE 生物考什麽?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