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留學已經不是新鮮事,2003年左右起,國內(nei) 開始注重孩子整體(ti) 素質的培養(yang) ,中國家長對英國中小學的教育體(ti) 製越來越關(guan) 注,特別是以“全人教育”著稱的英國私立寄宿學校開始進入家長們(men) 的視野中。
很多家長陸續將孩子送往英國接受英國基礎教育階段的私立精英教育。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孩子來英國念書(shu) ,英國學校對小留學生們(men) 的態度也越來越開放。《名校指南》(The Good School Guide)表示,尋求高質量教育的家長依舊需要擦亮眼睛,避開所謂的“二流學校”。
以下,是The Good School Guide給海外家長的17條英國低齡留學擇校建議:
1. 留意口頭上誇大“潛力”,但實際上隻對入學考試當天的表現感興(xing) 趣的學術型學校。《指南》解釋說,對這些學校來說,孩子會(hui) 三四種語言或者會(hui) 玩樂(le) 器,並不能增加被錄取的幾率。
2. 留意那些國際生比例高,但沒有配套對外英語教學的學校——由於(yu) 英國很少有學校會(hui) 提供專(zhuan) 門麵向外國學生的英語培訓,所以如果就學環境裏充斥著大量非本地學生,那就意味著孩子學習(xi) 英語的環境不好。
3. 如果一所學校稱其有教授對外英語(EFL)的規定,家長一定要詢問這個(ge) 項目的具體(ti) 細則,比如是否收取額外費用,授課老師是否具備相關(guan) 的文憑和資格證等等。
4. 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比如,學術強悍的學校通常不會(hui) 對英語能力差的外國學生“網開一麵”,就算這個(ge) 孩子其他科目非常優(you) 異。因為(wei) 孩子未來在英國學校的生活和學習(xi) ,語言是必備和必要的工具。
5. 準備好向學校“推銷”自己。《指南》指出,英國的私立學校傾(qing) 向於(yu) 問你能為(wei) 他們(men) 做什麽(me) ,而不是他們(men) 能為(wei) 你做什麽(me) 。這樣說雖然很裸露,但實際上英國的私立教育確實存在這樣的現實情況。
6. 詢問寄宿學校對 exeats (允許學生離開學校的周末)的安排。由於(yu) 越來越多的英國寄宿學校傾(qing) 向於(yu) “靈活寄宿”,所以孩子的父母如果都在海外,學校對全寄宿生又沒有適當的安排,那麽(me) 孩子肯定會(hui) 度過很多孤獨的周末。
7. 詢問學校如何處置觸犯法律的學生——雖然說這個(ge) 話題不吉利,但是凡事最好做最壞打算,並盡量避免最壞結果的發生。
8. 詢問學校在期末考結束後的安排——由於(yu) 不少本地學生在考完試之後就會(hui) 提前回家,所以如果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孤單寄宿,最好選擇那些在學期末有豐(feng) 富活動安排的學校。
9. 當心剛剛成立的國際部——劃重點:剛剛成立。《指南》一針見血地,這些專(zhuan) 門為(wei) 國際學生開設的校區並不具備充足的經驗,所以孩子來到這裏大概率會(hui) 變成“小白鼠”。
10. 不要僅(jin) 僅(jin) 因為(wei) 一所學校名聲在外,就覺得孩子非這裏不可。實際上很多情況下,英國私校非常多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11. 如果您的孩子告訴你他/她很痛苦/想家/被欺負,請務必相信。您應該立即聯係學校並尋求解決(jue) 方案,必要時也請考慮給孩子其他選擇。《指南》指出,暫時中斷學業(ye) 不會(hui) 給孩子造成終身創傷(shang) 。
12. 在正式留學前參加夏校或暑期課程,這能讓您和您的孩子對低齡留學英國有直觀感受,尤其是未來有寄宿計劃的家庭,孩子提前體(ti) 驗學校的寄宿生活會(hui) 對未來的留學生活幫助很大。
13. 一定要訪校——親(qin) 身感受總會(hui) 比網上獲取的信息更為(wei) 真實立體(ti) 。
訪校就可以讓家庭真正融入學校中,通過學校中帶隊的學生向導,讓學生看到他們(men) 未來可以成為(wei) 的樣子,讓家庭看到一個(ge) 有成熟度有思辨能力的孩子是什麽(me) 樣子,能夠把學校的錄取要求具象化。
14. 如果有能力,請為(wei) 孩子尋找一所在英國和外國家長群體(ti) 裏口碑都不錯的學校。《指南》建議,家長可以找“過來人”聊聊。畢竟已經在英國私校讀書(shu) 的孩子,理解會(hui) 更直觀。
15. 如果有能力,海外家長可以著眼那些有大量接收留學生經驗的學校——這些學校由於(yu) 常年接待海外家庭,不僅(jin) 會(hui) 照顧學生,也會(hui) 通過組織家長社交來建立家長關(guan) 係網絡。
16. 不少中介會(hui) 給家長“有名額”的學校名單,但是這些名單大多有水分(比如學校本身並不好,但是由於(yu) 中介從(cong) 學校拿了傭(yong) 金,所以故意不推薦好且有一定選拔標準的學校)。《指南》建議,先了解學校好不好,再了解學校是否有名額。
17. 最好為(wei) 孩子找一個(ge) 監護人,處理孩子在英國生活的大小事。英國低齡留學監護人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孩子在外留學的這段成長經曆中,他們(men) 不是父母,但勝似父母,父母需要做的,他們(men) 也基本上都要能做到。
根據英國內(nei) 政部規定,T4(兒(er) 童)學生簽證是針對年齡層在4歲和17歲之間且願意在英國私立學校學習(xi) 的孩子。按照英國與(yu) 陪讀相關(guan) 的法律規定:
12歲以下的學生,父母僅(jin) 其中一人可以申請陪讀簽證,第一次12個(ge) 月,可以在英國延簽12個(ge) 月;
12歲以上的學生父母雙方均可申請探親(qin) 簽證,一次6個(ge) 月,6個(ge) 月到期後必須離境,不可在英國辦理延簽。
雖然可以陪讀,但從(cong) 英國的統計數據來看,僅(jin) 有不到20%的家長選擇陪讀,所以英國監護人就非常重要了。
18歲以下學生,必須有合法英國居民擔任監護人。
英國《2016年特別監護有關(guan) 規定(修正版)》《1989年兒(er) 童保護法》《2002年贍養(yang) 及兒(er) 童保護法》等法律明確規定,所有16歲以下,在英國接受多於(yu) 12個(ge) 星期教育的國際學生均必須由一位合法的英國居民作為(wei) 監護人。不少寄宿學校更要求18歲以下均須擁有一位監護人。
監護人須符合三大基本條件:
持有英國護照
年滿25歲(因學校而異)
以及長居英國。
尋找一名合格的監護人對於(yu) 低齡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委托在英國的親(qin) 戚朋友當監護人,這可能是家長最先想到的方式了。親(qin) 戚朋友也是華人,有共同的文化和生活習(xi) 慣,了解孩子的需要。比如,如果孩子吃不慣本地的食物,可以在親(qin) 戚朋友家裏大飽口福。由於(yu) 大家都說中文,所以溝通不會(hui) 有障礙。更重要的是,互相認識有信任感。但家長也要注意選擇真正能承擔起監護責任的人,最好是英文出色,了解英國私立教育,有育兒(er) 經驗且有空閑時間的人。
但實際上,如果監護人英語不夠好或不了解英國學校的運作,恐怕能起到的監護作用非常有限。如果平時很忙,就無法在孩子有需要時盡快幫忙。還有些華人長期生活在華人圈子裏,對真正的英國社會(hui) 了解得比較少,可能就不太適合。
另外,有些親(qin) 戚朋友礙於(yu) 人情不好推脫,但實際上難以勝任。這些都值得家長考慮。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