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同學私信老師:學校沒有組織該怎麽(me) 報名參加競賽?為(wei) 什麽(me) 別的省份有預賽而我們(men) 沒有?拿到什麽(me) 獎項才能保送?
為(wei) 了盡量解決(jue) 每一位同學的疑問,讓大家了解最新情況,老師重新整理了一遍數學競賽賽製,供大家參考,下圖可直接收藏保存哦~
預賽(4月-9月)
通常情況下,預賽由各省自行組織,時間集中在4—9月,均需要通過所在高中統一報名,部分省市沒有預賽。
近兩(liang) 年因受到疫情的影響,沒有舉(ju) 辦預賽的省份均采用分配名額的形式,具體(ti) 的名額情況及選拔方式可谘詢校內(nei) 老師。
參加預賽的門檻較低,人數較多,由各省自行命題,考試時長、題型、總分和難度不一。但一般試題難度僅(jin) 略高於(yu) 高考。 預賽考試會(hui) 根據成績頒發預賽獎項,通常也稱為(wei) “市獎”。從(cong) 預賽中脫穎而出,才可以獲得參加聯賽的資格。
同學們(men) 可以根據本省的情況有針對性的複習(xi) ,牢固高中課內(nei) 知識,並兼顧數學競賽一試知識內(nei) 容的學習(xi) 。本省出版的競賽書(shu) ,本省競賽教練的課程,本省往年的預賽真題,是了解本省預賽試題難度、出題風格、考察範圍等信息的重要途徑。
預賽
聯賽(一般在9月的第二個(ge) 周日)
預賽過後就是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常簡稱高聯或聯賽。考試難度遠大於(yu) 預賽,考試形式為(wei) 筆試,分為(wei) 一試和二試(注:同一天考完)。
一試考試時間為(wei) 8:00--9:20,80分鍾,共120分,8道填空題(每題8分)+3道大題(分別為(wei) 16分、20分、20分)。
考察函數、數列、不等式、向量複數、排列組合、解析幾何、立體(ti) 幾何等模塊知識,考察的模塊與(yu) 高考類似,但是難度更大。
二試考試時間為(wei) 9:40--12:30,170分鍾,共180分,4道大題,考察平麵幾何、代數、數論、組合數學知識(注:出題順序與(yu) 排列順序無關(guan) )。
前兩(liang) 題每題40分,後兩(liang) 題每題50分。
聯賽
聯賽對於(yu) 大多數數競生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場比賽,會(hui) 評選出我們(men) 熟知的省一、省二、省三獎項。其中一等獎由各省負責閱卷評分,然後將一等獎的考卷寄送到主辦方(當年的主辦方),由主辦方複評,最終由主管單位(中國科協)負責最終的評定並公布。二、三等獎由各個(ge) 省自己決(jue) 定。
▲省獎證書(shu) 樣例
有同學看到這裏就迷糊了,那省隊是什麽(me) 呢?和省獎什麽(me) 關(guan) 係?
各省級賽區會(hui) 根據排名選出一等獎排名靠前的同學,組成省隊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CMO)。各省省隊名額由中國數學會(hui) 根據各省在去年CMO中的表現認定分配,每年名額會(hui) 略有浮動。
決(jue) 賽/冬令營/CMO(每年11月)
1985年,由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複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四所大學倡議,中國數學會(hui) 決(jue) 定,自1986起每年一月份(第29屆起改為(wei) 每年12月舉(ju) 辦,第32屆起改為(wei) 每年11月)舉(ju) 辦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自1991年起,又稱為(wei)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自2021年起,名稱改為(wei) “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jue) 賽)”。
CMO邀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代表隊,以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俄羅斯、新加坡等代表隊參加。
起初人數200人左右,每個(ge) 代表隊至少3個(ge) 隊員,現已擴展到550人左右,每個(ge) 代表隊至少5個(ge) 隊員。
目前,CMO為(wei) 期七天,第一天報到,第二天開幕式,第三、第四天考試,第五天、第六天學術報告或參觀遊覽,第七天閉幕式,宣布考試成績和頒獎。
兩(liang) 天考試完全模擬IMO進行,每天3道題,限四個(ge) 半小時完成。每題21分,滿分126分。
題目難度接近IMO,頒獎也與(yu) IMO類似,設立一、二、三等獎,也就是我們(men) 常說的金、銀、銅牌。
其中決(jue) 賽前60名的同學會(hui) 入選國家集訓隊,並獲得保送資格,金銀牌選手也能在強基計劃中獲得優(you) 惠。
▲國獎證書(shu) 樣例
國家隊(次年3月)
進入集訓隊後,60名同學將進行兩(liang) 輪的集訓和角逐,選出中國國家代表隊隊員,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MO)。
第一階段通常在3月上旬舉(ju) 行,選拔出15名隊員參與(yu) 第二階段的集訓,第二階段通常在3月下旬舉(ju) 行。
因受疫情影響,今年國家隊選拔推遲了約半月。
IMO(次年7月)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象征著世界數學競賽的最高水平、最高規格、最高榮譽。
IMO發展至今,形成了固定比賽規則,每個(ge) 參賽國最多可派6名選手及兩(liang) 名領隊參賽,學生需為(wei) 20周歲以下,最高學曆為(wei) 中學。
IMO競賽試卷由六道題目組成,每題7分,滿分42分。賽事分兩(liang) 日進行,每天均從(cong) 上午9:00至下午13:30考試,也就是說用四個(ge) 半小時解答三道試題。通常每天的第一題最簡單,第二題中等,第三題難度最高。
總體(ti) 來說,IMO的試題難度較大,考察靈活,解答這些題目需要賦予創造性的思考,對參賽選手的智力和抗壓能力都有較大的考驗。
關(guan) 於(yu) 賽製,老師大概就介紹那麽(me) 多啦!希望大家在入坑初期就熟知賽製,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xi) 時間,把握複習(xi) 節奏。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