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院校ED1申請落下序幕,全美最大申請平台Common App也發布了2023-24的早申數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1日,已有 836,679名的新生申請者向參與(yu) Common App統計的834所大學提交了申請,申請人數空前高漲。
今天,我們(men) 將對CommonApp近年的早申請數據和趨勢進行分析解讀,希望為(wei) 申請美本的同學帶來更多客觀分析和參考。
2023美本早申人數突破80萬(wan)
今年,參與(yu) 早申的新生人數超過了83萬(wan) ,相比2019-20年疫情前的申請季增長了41%。
(圖片來自Common App)
CommonApp成員學校收到的總申請量從(cong) 2019-20年的2,028,507份激增至今年的3,353,516份,漲幅高達65%。 今年,首次創建CA賬戶的人數達到了1,862,719個(ge) ,提升了36%。平均每人申請的大學數量約為(wei) 4所,這一數字同比上漲了17%。
(圖片來自Common App)
同時,今年也是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平權法案的首個(ge) 申請季,因此,大學招生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許多申請者都實行“一人申請多所學校”的策略,以確保早申的穩定性。
國際生早申人數暴漲87%
根據近四個(ge) 申請季的數據表明,國際學生的早申人數呈持續增長態勢,且其增長速度也已經遠超過美國本土學生,國際學生申請增長率(+87%)幾乎是美國本土學生的2倍。
(圖片來自Common App)
前五大生源國分別是中國、印度、加納、尼日利亞(ya) 和加拿大。 盡管中國的申請人數在下降,但它依然是最主要的生源國;而印度的申請人數在持續上升,今年達到了曆史新高的9,471人,這一數字比2019-20年的申請季增長了118%。
(圖片來自Common App)
公立大學早申激增82%
同往年一樣,今年的早申依然是公立大學占大頭。申請量破紀錄地超過了191萬(wan) 份,相比2019-20年的申請季增長了驚人的82%。
而私立大學今年的早申數量也達到了142萬(wan) 份,較之於(yu) 2019-20年的96萬(wan) 人的申請量,同樣實現了47%的增長。
(圖片來自Common App)
自2021-22年的申請季以來,公立大學的早申火爆程度已經超越了私立大學。越來越多的申請家庭傾(qing) 向於(yu) 選擇那些學費相對較低但教育質量優(you) 秀,性價(jia) 比更高的公立大學。
各門檻院校都卷起來了
Common App也對各個(ge) 錄取率區間的大學進行了早申數據統計。
根據往年的錄取率,學校被劃分為(wei) 四個(ge) 類別:
●較少選擇性(錄取率>=75%)
●更多選擇性(錄取率50-74%)
●高度選擇性(錄取率25-49%)
●最具選擇性(錄取率<25%)
相較於(yu) 2019-20年的申請季,今年在高度選擇性和最具選擇性的院校中,申請量分別增長了59%和62%,與(yu) 較低門檻院校的申請量相當。 但無論是低門檻還是高門檻的學校,申請者數量都在持續增加。在當前的美國本科申請環境下,沒有一所大學入選是輕鬆的。
(圖片來自Common App)
近半數學生主動遞交標化成績
最後是大家都很關(guan) 心的標化考試。
近三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實施標準化考試成績可選的政策。回溯到2019-20年的申請季,超過一半的院校強製申請者提交標準化考試成績,而在今年的申請季,隻有5%的學校有此類硬性要求,這個(ge) 比例創曆史新低。
(圖片來自Common App)
然而,即使沒有明確規定,今年仍有超過42萬(wan) 的申請者主動提交了他們(men) 的標準化考試成績。 展望明年,標準化考試可能會(hui) 重新成為(wei) 重要參考,因此,取得高分意味著申請者將有更多選擇大學的空間。
同時,在高中階段經曆相似,競爭(zheng) 激烈的環境下,如果想在早期申請中脫穎而出,順利拿到錄取,擁有高標化成績無疑可以提升成功機率。
美國本科申請的競爭(zheng) 環境日益嚴(yan) 峻,我們(men) 建議大家在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也應適時調整申請策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大學全力以赴。 最後,希望每位申請者都能在申請季得到心儀(yi) 學校的錄取通知書(shu)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