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結識了一位留學生家長朋友:紅藤留學的龔老師。細談之下,感覺相見恨晚,不光有很多共同的同事和朋友,龔老師深度打造的“留學家長課”和“學生閱讀營”也是自己一直在探索的行業(ye) 方向。
其中,龔老師就“為(wei) 什麽(me) 絕大多數的高中生推薦書(shu) 單都是沒用的?”這個(ge) 話題的展開,也恰恰是我深表讚同的。筆錄如下:
為(wei) 什麽(me) 絕大多數的高中生推薦書(shu) 單都是沒用的?
1、四個(ge) 維度的缺失
首先,時間維度。出國留學賽道的高中生時間表太飽和了,很難再有時間開展書(shu) 目泛讀。即使算上初三暑假,到12年級秋季申請季結束前,我們(men) 的學生實際隻有最多30個(ge) 月的奮鬥時間。在這期間,學校GPA、托福SAT標化成績、社團活動/競賽、申請文書(shu) ,每一項都需要學生馬不停蹄地執行和完成,時間就是最大的奢侈品,留給學生廣泛閱讀的時間太少了。每年讀4-6本書(shu) ,已經是很多學生的極限。
其次,方法維度。在高中階段,還沒有養(yang) 成主動讀書(shu) 習(xi) 慣的學生,實際是缺少基本方法論支持的。比如,怎麽(me) 選書(shu) 、怎麽(me) 泛讀、怎們(men) 精讀、怎麽(me) 用30分鍾以內(nei) 的時間就能迅速判斷這本書(shu) 適不適合自己。這些都是有方法支撐和經驗積累的。我見過有不少高中生每年能讀20+本、5000+頁的書(shu) 目,做很多本讀書(shu) 筆記,但實際方法的養(yang) 成是在7-9年級,真正10年級以後,就是實踐為(wei) 主。
再三,氛圍維度。很多留學生家長隻知道讀書(shu) 很好,但不能身體(ti) 力行。在家庭裏,並沒有給孩子營造出讀書(shu) 的氛圍來,也就是我們(men) 常說的,家長自己不讀書(shu) ,天天刷手機短視頻,卻希望孩子能自覺自願讀書(shu) 。我見過很多愛讀書(shu) 的學生,實際是家長就愛讀書(shu) ,水到渠成。
最後,付費維度。家長們(men) 可以為(wei) 孩子的衣食住行、國際學校、標化補習(xi) 、活動文書(shu) 、出國旅行等付費,但唯獨認為(wei) 讀書(shu) 是可以隻通過買(mai) 書(shu) 來完成的。這是一個(ge) 很大的誤區,也是“書(shu) 單千千萬(wan) ,但用處幾乎為(wei) 零”的根本原因。真正會(hui) 閱讀、懂閱讀的學生,實際是不太需要市麵上的推薦書(shu) 單的,因為(wei) 觸類旁通,由一本書(shu) 引出一串書(shu) 是常事,同時他們(men) 也知道向博覽群書(shu) 的師長求助。反之,不會(hui) 閱讀、不懂閱讀方法的學生,拿著書(shu) 單也沒用,就算照著書(shu) 單都把書(shu) 買(mai) 好了,也隻是擺在書(shu) 架上吃灰。
2、如何幫助學生真正養(yang) 成讀書(shu) 習(xi) 慣?
正是由於(yu) 以上四個(ge) 維度的缺失,我們(men) 認為(wei) ,泛泛地給中學生推薦書(shu) 單並不能切實幫助學生養(yang) 成讀書(shu) 的習(xi) 慣。因此,我們(men) 做了一件很“笨”很“重”的事情:
以月為(wei) 單位,把讀書(shu) 納入到與(yu) 學生的定期溝通中
一對一進行輔導與(yu) 引導
比如,如果是新10年級的同學,在秋季剛開學的時候,我們(men) 就會(hui) 安排留學規劃老師直接和學生溝通,並根據學生的實際興(xing) 趣愛好和可能的研究方向,選擇一本書(shu) ,進行深度閱讀。
在學生開始讀書(shu) 前,我們(men) 的規劃老師會(hui) 給學生先講清閱讀方法,如泛讀&精讀要求,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金句摘抄與(yu) 專(zhuan) 有名詞提煉等。同時給學生布置三項閱讀作業(ye) :讀後感、短視頻分享、活動推廣。
比如,在和一位同學深度交談後,我們(men) 發現他對航空航天特別感興(xing) 趣,那麽(me) 我們(men) 的規劃老師就直接推薦他讀《馬斯克傳(chuan) 》,同時讓他思考中美在科技前沿領域的製度差異和比較優(you) 勢。一個(ge) 月後(實際學生不到兩(liang) 周就把書(shu) 讀完了,因為(wei) 感興(xing) 趣),當規劃老師和學生再次見麵時,學生已經拿出一份3000字的讀後感,以及自創書(shu) 單了。
更有意思的是,這個(ge) 學生和規劃老師說,他現在思考的已經不隻是航空航天的問題了,而是金融在科創中的作用,以及應該如何看待資本、政府、大學之間的聯動關(guan) 係,很希望在這個(ge) 方麵多做深入了解,自創書(shu) 單以及未來3-6個(ge) 月的社團活動/科研方向也是為(wei) 了這個(ge) 目的而做的。
這種情況在我們(men) 的學員案例中,太常見了,數不勝數。這也是我們(men) 對學生在高中階段讀書(shu) 的定義(yi) :把讀書(shu) 當成工具,哪怕帶有短期的實用功利主義(yi) 色彩也沒關(guan) 係。
因為(wei) 高中階段,學生的時間太緊張了,根本不可能在這麽(me) 少的時間內(nei) ,還開展大撒網式的廣泛閱讀。反之,“大力出奇跡”,規劃老師通過豐(feng) 富的經驗閱曆,把握住學生的興(xing) 趣點,及時推薦一本經典“母”書(shu) ,一旦真的合拍了,後麵的“子”書(shu) 單則會(hui) 絡繹不絕。
這個(ge) “一對一讀書(shu) 營”計劃看似簡單,實際對留學規劃老師的要求極高。首先,不得不承認,哪怕是身處高學曆泛濫的教育留學行業(ye) ,真正愛讀書(shu) 的規劃老師也是鳳毛菱角,不誇張地說,每年能讀20本書(shu) 留學老師真心不多,能占20%就不錯了。
如果一位留學老師平均每年輔導8-12名學生,按照我們(men) 推薦的每月一本書(shu) 計劃,按10位學生算,一年就是120本書(shu) 的閱讀量,就算50%是重複推薦的,也要每年50-60本的閱讀量。這麽(me) 一算的話,大家就能明白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隻能做小而精的留學服務了。畢竟,做留學規劃,有經驗,有責任心,又能有每年50+本閱讀量的老師,在行業(ye) 內(nei) 一定占比超不過5%。幸運的是,我們(men) 目前合作的幾位留學老師都是這樣的人。
除去學生在高中階段前30個(ge) 月的讀書(shu) 計劃外,我們(men) 還有另外一個(ge) 讀書(shu) 項目,也是深受廣大家長和學生歡迎的,叫做“馬後炮計劃”,專(zhuan) 為(wei) 申請季結束後8個(ge) 月的12年級學生服務。如果說,前麵的兩(liang) 年半,我們(men) 給學生的閱讀建議是實用+功利的話,那麽(me) 高中生最後的6-8個(ge) 月,回歸到真正的人文素養(yang) 上,也是應有之義(yi) 。
這也是我從(cong) 自己孩子的培養(yang) 過程中領悟的道理。她高中階段在人大附ICC,本科就讀於(yu) UCLA,研究生在卡耐基梅隆,現在美國工作生活。
可以說,作為(wei) 留學生家長,我陪伴著閨女完整走過了她人生重要的十年積累期,我把這稱為(wei) “為(wei) 孩子未來10年+專(zhuan) 業(ye) 探索”。作為(wei) 過來人,我也希望把我在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得,更多地和現在的留學生家長們(men) 分享,共勉。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