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申請季太焦慮怎麽辦?

盡管學校成績單上關鍵學科隻得了B,SAT也最終未能達到計劃的1500分,這些都成為Charlie申請數學這個硬核專業的短板,但他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ED1選擇了萊斯大學。結果如預料的,他遭到了脆拒。同時,其他三所EA學校也沒有帶給他驚喜:要麽是defer(延遲考慮),要麽是拒信。就這樣,Charlie在早申階段顆粒無收。很多家長在這個時候很可能已經慌了陣腳,寢食難安,不斷思考是不是哪裏出了問題。隻是試想一下,都不禁讓人呼吸急促。但Charlie媽媽並沒有受到接踵而來的“噩耗”太多的影響,而是一如既往看著溝通群裏Yaochen老師耐心地督促Charlie繼續準備RD申請。她很清楚,一切遠沒有結束。

認清焦慮的來源

申請季沒法不焦慮——這恐怕是每一個(ge) 經曆過申請季的家長最真切的體(ti) 會(hui) 。

疑問總是一個(ge) 接著一個(ge) ,中間夾雜著來自四麵八方的聲音;各種截止日期不斷逼近,似乎總有操不完的心。正如《我焦慮得頭發都掉了》書(shu) 中所說的,“我們(men) 焦躁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作了正確的選擇。”家長既擔心孩子的每一步是不是走得對,同時又不知從(cong) 何判斷對錯。即使是心態佛係、樂(le) 觀積極的家長,過程中也難免會(hui) 因為(wei) 結果的不確定性而心生不安。

“人嘛,總是對未知的事情充滿恐懼。當你不知道要怎麽(me) 做時就會(hui) 感到焦慮。”Charlie媽媽笑著說道。事實上,她能有今天這份淡定與(yu) 此前經曆過孩子的美高申請不無關(guan) 係。

受戶口影響,加上Charlie對幾次出國遊學、參加競賽經曆的喜愛,父母決(jue) 定送Charlie去美國讀高中。回想起申請美高的日子,Charlie媽媽依舊能體(ti) 會(hui) 到當時起伏的心緒。

那是特朗普當選的頭兩(liang) 年,關(guan) 於(yu) 移民及留學生的各種政策變化讓很多家長對未來感到疑慮重重。同時,Charlie媽媽也活躍在各種家長群中,接受著各種信息的洗禮。A學校每年都有學生錄取到斯坦福……B學校對中國學生更加友好……孩子在C學校的社團選擇更加豐(feng) 富……由於(yu) 此前對美高一無所知,她隻能從(cong) 網上零碎的信息和留學中介口中片麵的介紹對每所學校有個(ge) 模糊的認識。經過漫長而忐忑的申請過程,Charlie最終錄取了印第安納州的一所私立學校,開啟了自己的留學之路。

正是因為(wei) 曾經在這段經曆中體(ti) 會(hui) 過內(nei) 心的焦灼,Charlie媽媽麵對大學申請時的心態平和了很多。她很清楚地認識到,家長對於(yu) 關(guan) 鍵信息的掌握不足很難對結果起到實質性的幫助,而過程中的煎熬正來自於(yu) 對結果的毫無把握。

給自己吃下“定心丸”

“專(zhuan) 業(ye) 的事交給專(zhuan) 業(ye) 的人來辦”——這並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口號,而是很多家長找到機構的真實初衷,也是學生、導師和家長形成合力的一個(ge) 前提。

美高申請這段經曆讓Charlie媽媽對大學申請規劃機構的選擇更加慎重。在聽了不知多少場講座分享之後,機構創始人孫老師對於(yu) 孩子個(ge) 人成長的教育理念最終打動了她。在Charlie媽媽眼裏,機構是她和孩子在申請之路上的“靠山”,能夠為(wei) Charlie指明前行的方向,確保孩子沒有偏航。

與(yu) 機構導師相處的兩(liang) 年多時間裏,Charlie媽媽從(cong) 每一次溝通記錄的細節和兒(er) 子的反饋中看到了導師們(men) 的用心,也看到了孩子在導師的帶領下取得的進步。這些都讓Charlie媽媽對導師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對申請策略的製定和執行深信不疑,“Yaochen老師不僅(jin) 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麽(me) ,還告訴他為(wei) 什麽(me) 要做,做了這件事對他今後的發展會(hui) 起到什麽(me) 作用,不隻是為(wei) 了申請大學。這讓我非常安心。”Charlie媽媽說。

Eric媽媽同樣感受到了“相信的力量”。Eric在ED階段順利錄取萊斯大學工程學院。

“和Ming老師商量過了麽(me) ?”“商量過了。”這是申請季Eric媽媽和兒(er) 子常有的對話。無論是確定學校、選擇專(zhuan) 業(ye) ,還是最終的文書(shu) ,每次隻要收到Eric肯定的回答後,Eric媽媽就不再過問。事實上,家裏關(guan) 於(yu) 申請的討論往往也隻有這樣兩(liang) 句話。

基於(yu) 對導師指導兒(er) 子的長期觀察,Eric媽媽能夠清楚地了解到Ming老師的睿智與(yu) 博學,確信他是一位專(zhuan) 業(ye) 、敬業(ye) 、值得信賴的老師。用Eric媽媽的話說,“隻要孩子每次都是和導師進行過充分的討論,就沒什麽(me) 不放心的。我也會(hui) 盡量控製自己想要發表意見的欲望,畢竟我不專(zhuan) 業(ye) ,我的意見有可能會(hui) 影響他們(men) 的節奏,讓專(zhuan) 業(ye) 的人產(chan) 生顧慮,這不是我想要的。”

避免內(nei) 耗 合力前行

Eric媽媽看著孩子每天忙碌的身影,通過群內(nei) 導師團隊與(yu) 孩子的溝通對申請節奏會(hui) 有大致的把握,安心在申請季“退居二線”,專(zhuan) 注於(yu) 自己的後勤保障工作——報名考試,確保營養(yang) ,和兒(er) 子聊些他感興(xing) 趣的話題。Eric媽媽時常提醒自己,“能幫忙當然是好的,但作為(wei) 家長更重要的是別給孩子添亂(luan) 。”

Eric的申請其實並非一帆風順,在申請季中同樣有過掙紮。他的ACT一直沒有出分,托福也是在申請後期才取得相對理想的分數。看到兒(er) 子一度消沉,Eric媽媽私信了Ming老師。Ming老師主動找Eric溝通,但他們(men) 並沒有談論申請和分數,而是聊起了對Eric未來大學生活的憧憬、Ming老師自己的人生經曆等等。這樣的對話能夠幫助Eric暫時跳出所處的狀態,拋開心中的不安,然後重新找回前進的動力。

在Ming老師看來,申請季很重要的一點是防止焦慮情緒的蔓延。“作為(wei) 關(guan) 係最親(qin) 密的家人,焦慮情緒真的會(hui) 傳(chuan) 染。所以我們(men) 經常會(hui) 建議家長管住自己,盡量不和孩子談申請方麵的問題。把這些問題交給導師。”這樣才能避免給孩子造成額外的壓力,減少無謂的內(nei) 耗,確保學生、導師、家長每個(ge) 人都是正向的影響,形成推動申請高速運轉的合力。

放下對結果的執念

看到不斷有家長曬出孩子的錄取,很偶爾地,Charlie媽媽也會(hui) 閃過“孩子將來會(hui) 不會(hui) 沒學上”這樣的念頭,但每次總是會(hui) 被Charlie爸爸冷靜的聲音打破:不會(hui) 的!確實,Charlie媽媽也很清楚,孩子在RD階段的選校名單是導師們(men) 在全麵評估Charlie的情況後和孩子一起討論得出的,其中既包含了Charlie衝(chong) 刺的夢校,水平相匹配的目標校,也包含有十足把握的保底校。這套方案足以確保孩子一定會(hui) 有學上,而這就夠了。

不同於(yu) 很多家長往往對排名、對名校懷有執念。在Charlie媽媽看來,大學始終隻是一個(ge) 平台。孩子未來真正的發展還是要看他有沒有找到真正的興(xing) 趣,是不是真的為(wei) 之付出了努力。Charlie媽媽能有這樣的想法也是源自孩子爸爸的個(ge) 人經曆。Charlie爸爸是依靠個(ge) 人的興(xing) 趣和努力通過自學成就了今天的事業(ye) ,而Charlie盡管做事慢熱,卻也能夠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真正投入——這讓她看到了兒(er) 子未來自我發展的可能性。

“能去好學校當然很好,但去不了也沒有關(guan) 係。無論去到哪裏,隻要孩子願意,都一定能夠找到屬於(yu) 自己的道路。”抱著這樣的想法,Charlie媽媽在申請季一直保持著相對輕鬆的心態。她清楚自己最期望的是兒(er) 子能夠在一所學校裏保持身心健康,學自己真正喜歡的東(dong) 西。

不久前,Charlie收到了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錄取。盡管這隻是Yaochen老師為(wei) Charlie列出的保底校,她相信Charlie之後還會(hui) 陸續收到錄取,但Charlie媽媽真心感到高興(xing) 。“錄取你的學校都是好學校!”她這樣對兒(er) 子說,繼續享受著申請季之後的時光。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大英賽如何刷真題?曆年真題做完了怎麽辦?

下一篇

化學好學嗎?化學細分專業有哪些?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