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招進行時,不少轉軌的家長對入讀國際學校之後的“學籍”去留有疑問,今天我們(men) 就來分享一下國際學校的學籍問題。
今日話題
學籍是什麽(me) ,如何分類?
申請國外大學需要學籍嗎?
就讀國際學校有學籍嗎?
外地學生考到上海讀國際學校,還有學籍嗎?
讀國際學校後,還能轉回體(ti) 製內(nei) 嗎?
1、學籍是什麽(me) ?如何分類?
我們(men) 國家從(cong) 義(yi) 務教育階段開始,實行秋季入學集中注冊(ce) 製度,學生在當年9月實際到校報到後被納入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係統,學籍信息包含了學生的個(ge) 人信息、學習(xi) 情況、學業(ye) 成績和學習(xi) 曆程等重要信息。
通俗一點來說,學籍是指學生在學校注冊(ce) 並被認可為(wei) 合法學生的身份記錄;是一個(ge) 學生屬於(yu) 某所學校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證明。
孩子在升學轉學的時候,學籍也會(hui) 隨學生到新的學校,對國內(nei) 普通學校的學生來說,必須有學籍才能參加國內(nei) 中高考。
學籍一般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類是國內(nei) 學籍,一類是國外學籍。
2、申請國外大學需要學籍嗎?
國外大學采取申請製,隻要申請者能提供符合要求的申請材料(平時成績單、標準化考試成績、競賽成績、文書(shu) 等)就能申請,所以,有沒有國內(nei) 學籍,並不影響學生申請國外的大學。
3、就讀國際學校有學籍嗎?
我們(men) 通俗說的國際學校,泛指麵向國際大學升學的學校,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需要的是外籍身份,沒有國內(nei) 學籍的要求。
公辦學校國際班/部
公辦學校國際部走的是國內(nei) 會(hui) 考+國際考試的路線,學生可以保留國內(nei) 學籍,畢業(ye) 後可以同時擁有中外雙重學籍,同時獲得中外兩(liang) 國政府教育機構分別頒發的畢業(ye) 證書(shu) 。
民辦國際高中
民辦國際學校的升學方向隻有一個(ge) ,那就是國外的大學,所以一旦考進民辦國際高中,就意味著放棄了國內(nei) 的升學渠道,自然也就不需要有國內(nei) 的學籍了。
上海“21”所國際學校
上海生源如果報考的是上海21所國際高中,這類學校走的也是雙軌路線,即國內(nei) 高考+國際考試,所以這類學校在給學生注冊(ce) 國內(nei) 學籍的同時,也會(hui) 注冊(ce) 國外學籍。畢業(ye) 以後可以拿到所謂的“雙證”。但是國內(nei) 的畢業(ye) 證書(shu) 跟傳(chuan) 統體(ti) 製內(nei) 的高中畢業(ye) 證有些差別,會(hui) 備注:融合課程。
4、外地學生考到上海讀國際學校還有學籍嗎?
我們(men) 前麵已經說過,公辦學校的國際部/班有戶籍學籍要求,所以外地學生是無法報考的,外地學生能報考的隻有民辦國際學校,普通的民辦國際學校是沒有國內(nei) 學籍的。
5、讀國際學校後,還能轉回體(ti) 製內(nei) 嗎?
家長們(men) 現在應該了解,很多我們(men) 耳熟能詳的好的民辦國際學校都是沒有學籍的,那家長們(men) 會(hui) 擔心,要是孩子不適應國際學校的課程節奏,還能轉回體(ti) 製內(nei) 嗎?
就政策來說,即使已經入讀國際學校,如果覺得不適應,還是可以轉回體(ti) 製內(nei) 的。
在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常見問題及解答》中,已經有明確說明👇
學籍是學生入學的結果,不是入學和轉學的前提條件,其主要功能是記錄。
轉接學籍或新建學籍是招生入學的後置程序,不得以學籍問題為(wei) 由拒收學生。
但是即使同學們(men) 有這樣的退路,我們(men) 也不提倡已經在國際學校就讀的學生轉回體(ti) 製內(nei) 再衝(chong) 擊中高考的。
轉學本來就要耗費學生的精力,從(cong) 國際學校轉回體(ti) 製內(nei) 還是要從(cong) 高一學起,多花了一年時間不說,還可能跟不上體(ti) 製內(nei) 的教學節奏,成績也會(hui) 受影響。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啦,不管是走國內(nei) 還是國際路線,家長們(men) 一定要提前規劃,慎重考慮,這樣才能替孩子節省精力和時間,減少試錯成本。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