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英國的學生都知道,這幾年英國特別卷。畢竟老美這邊政策問題,導流過來一大波學生。土澳又不是對手,港新學校又少,所以能打的其實沒多少個(ge) 。
導致這兩(liang) 年英國獨大,收留中國學生最多,外加2年畢業(ye) 生簽證的吸引力。導致申請量過於(yu) 大,而申請難度居高不下。不過,不是所有學校都申請量巨大,現在英國的學校是分流的,就澇的澇死那種,比如QS前百,那是卷的不得了。是個(ge) 學生都想衝(chong) 下前百。QS前50那是卷中卷。
QS100-200,很多學校也不差學生,比如Newcastle、Exeter、Liverpool這些一樣不差學生,中國學生收到手軟。但有些學校,就沒那麽(me) 好待遇,申請量在極速下滑,也是蠻缺中國學生的。
No.1 London City
倫(lun) 敦城市這個(ge) 學校現在蠻缺中國學生的,這個(ge) 學校就是有Bayes商學院的那個(ge) 。
除了碩士的Bayes招生猛一點,本校就很難受,這幾年生源一直在走下坡路。按道理地處倫(lun) 敦,又是以城市為(wei) 命名的學校,應該質量很好。畢竟這類學校在本土待遇都不錯。但倫(lun) 敦城市大學就有點水土不服,因為(wei) 倫(lun) 敦境內(nei) 好學校太多,上有LSE和IC,中有UCL和KCL,做備胎的又Queen Mary這個(ge) 學校。倫(lun) 敦名校真的太多,導致倫(lun) 敦城市很沒有牌麵。這個(ge) 學校之所以招生方麵越來越不得勁,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排名問題,畢竟排名上倫(lun) 敦城市沒優(you) 勢,畢竟不是特別綜合的學校,倒是傳(chuan) 媒和商學院挺強的,但這兩(liang) 個(ge) 領域強的學校太多了,他們(men) 家沒額外吸引力。主要是中國學生現在的心態是起手保排名,其他可以讓步。不像以前是大爭(zheng) 之勢,很多有特色的學校能夠脫穎而出。
二是性價(jia) 比的問題,倫(lun) 敦城市學費不低,生活費也不低,總體(ti) 性價(jia) 比其實不高,外加學校在國內(nei) 知名度低,排名方麵又不強勢。隻有本土就業(ye) 優(you) 勢這一個(ge) 稍微給力。這對於(yu) 大多學生來說不是良配。隻是適合很小眾(zhong) 的一部分學生。
三是畢業(ye) 難度問題,這個(ge) 學校也不是那種好相與(yu) 的,老資格學校,比較嚴(yan) 謹,課程控製的比較嚴(yan) 格,容易掛科,比較控分,比較難拿高分。掛科率也比其他學校要高點。有的學生以為(wei) 是可以水下來的。沒想到被掛掉,差點被勸退,然後雞飛蛋打。所以黑這個(ge) 學校的學生就比較多。
這是目前導致這個(ge) 學校核心不給力的主要原因,但話說回來,這個(ge) 學校在本土不差的,畢竟能把Bayes規整進來的學校是有門檻的。質量也是有保障的,隻不過在核心優(you) 勢下,這個(ge) 學校沒有突出優(you) 勢,畢竟排名對中國學生來說是一切。但有一說一,這個(ge) 學校師資比例不錯,尤其是本科學生,受到的關(guan) 照是拉滿的。目前來說中國學生比例比較友好。就如果你背景不是那麽(me) 強,對學生沒有那麽(me) 大功利心的話,倫(lun) 敦城市可以適當考慮下他們(men) 的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
No.2 Leicester
我覺得萊斯特這個(ge) 學校真的被新版本的QS排名拉下神壇了,在無QS的年代,這個(ge) 學校憑借超前的傳(chuan) 媒學院,一時風頭無二,從(cong) 不缺中國學生,各種創收到底。但現在風光不再,開始逐漸走向一條不可逆的差生源路線。
首先,萊斯特的傳(chuan) 媒這種臉麵一類的專(zhuan) 業(ye) ,不再成為(wei) 滾燙的金字招牌了,很多專(zhuan) 業(ye) 並不出彩,甚至不如一些綜合類類學校的課程。比如leeds、Newcastle,這也是這個(ge) 學校自己能打理好自己的原因。於(yu) 是生源節節敗退,優(you) 秀的師資逐漸被挖走。早就沒有了以前的風光,以前其他學校還用Leicester的教材,現在早以成為(wei) 過往。
其次,萊斯特自己也在敗自己的家底,不試圖把招牌立起來,穩固好師資,反而擺爛,用一些沒那麽(me) 有經驗的老師。對接的資源統統減少。
學生樂(le) 意為(wei) 其口口相傳(chuan) 的口碑就不在了。再有就是生源,現在的學校招生即使靠獎學金吸引學生都沒太大效果,該走的中國學生不帶任何留戀。隻能吸收一些更靠後,或者三本或者專(zhuan) 升本的學生。沒有說這類學生不好,但一個(ge) 學校如果優(you) 質生源沒有一定比例。那麽(me) 這個(ge) 學校的學術環境其實挺讓人寒心的。很多學生會(hui) 沒有目標的。
此外這個(ge) 學校中國學生還多,很多東(dong) 西已經中國化。對學生的學習(xi) 作用並沒有多大。傳(chuan) 媒類課程這種,以前的王牌,現在還不招新,現在都在死命更新digital media或media management,digital humanity這類數字媒體(ti) 課程了。學校還是傳(chuan) 統階段,理論且沒有實質東(dong) 西。你要準備讀phd打基礎還有用,你要是就業(ye) ,你覺得這個(ge) 真沒啥用。
傳(chuan) 媒都這樣,商科其實就更不堪了。商科真的是靠帶獎學金來拋橄欖枝來吸引更多學生,屬於(yu) 打折出售的狀態。這個(ge) 學校以前可是會(hui) 吸收到一些211學習(xi) 比如中傳(chuan) ,江南大學這種的學生來繼續讀傳(chuan) 媒。
還會(hui) 吸引一些比如上大這類的學生。當然,那個(ge) 年代的留學生相對心思單一點,更側(ce) 重對專(zhuan) 業(ye) 背景的提升,對學校反而沒那麽(me) 重的心思。畢竟回國都有巨大就業(ye) 市場,不像現在就業(ye) 首先就要看學校。你得先占領名校高地。
總了個(ge) 結:以上兩(liang) 個(ge) 學校,一個(ge) 是質量還可以,但因為(wei) 排名不行,被遺忘了。另外一個(ge) 是曾今風光過,但現在畫風不對了。於(yu) 是學生畫像也都出問題了,就再也回不去了。要想回到過去榮光,除非中國學生能解決(jue) 不卷的問題,以及留學生自帶的紅利問題。但現在就業(ye) 環境這麽(me) 低沉,怕是回不去了。
其實像這類的學校還有很多,這兩(liang) 個(ge) 學校隻是其中的縮影而已,像已經銷聲匿跡的Aston,以前也是個(ge) 被津津樂(le) 道的好學校。完全沒消息了。甚至中流一點的蘭(lan) 卡和澡大,這兩(liang) 學校也在逐漸往下坡路走。頹勢已顯,怎麽(me) 起來?除非排行榜重新洗牌,換一種形式,讓所謂的就業(ye) 為(wei) 主流的QS走開,側(ce) 重專(zhuan) 業(ye) 或學術以及科研結構的排名,這些學校可能就又能不一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