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在新形勢下是否適合讀研還是直接就業呢?

“要不然我去讀個(ge) 研吧,聽說讀研了以後出來工作工資會(hui) 很多。”

“你也去讀研了,那我也去吧。”

“我還不想找工作,不想畢業(ye) ,要不然先讀個(ge) 研試試。”

……

諸如此類的話,大家是不是沒少聽說過?可以說,我們(men) 很多同學讀研的動力並不是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人雲(yun) 亦雲(yun) ,或逃避工作,或道聽途說。社會(hui) 上很多人也在吹捧讀研、考研這件事情,覺得讀研這件事情就是一件非常高尚,非常有意義(yi) 的事情。

但是就在最近段時間,教育部官網公布了2024考研報名人數,相對於(yu) 2023年的474萬(wan) 人,2024考研報名人數減少了36萬(wan) 人。這是自2016年連續增長後的首次報名人數下降!在2023年,盲目讀研究生可能不再是一個(ge) 明智的選擇。

因為(wei) 未來的就業(ye) 市場可能更加關(guan) 注實踐經驗和技能,而非僅(jin) 僅(jin) 是學術背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認為(wei) ,考研報名人數減少背後有幾個(ge) 因素,主要影響因素還是就業(ye) 。對於(yu) 很多本科畢業(ye) 生來說,如果你已經具備了本科階段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並且有一份好的工作機會(hui) ,那麽(me) 直接就業(ye) 相比考研究生來說更現實一些。

而每個(ge) 人都有每個(ge) 人的路線規劃,如何判斷在新形勢下是否適合讀研還是直接就業(ye) 呢?以下幾個(ge) 方麵需要大家慎重考慮。

01、了解內(nei) 部環境

首先,要了解內(nei) 部環境。內(nei) 部環境最主要的部分還是要了解自己,與(yu) 自己對話。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這句箴言讀書(shu) 的時候不以為(wei) 意,隨著閱曆和經曆的增加,現在覺得這簡單的一句話真的不簡單。相信很多人從(cong) 小到大很多決(jue) 定都是父母替你做的,甚至是高考後選哪所學校,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要不要考研、要不要結婚、要不要買(mai) 房等等重大決(jue) 定都是盲目參考別人。

但對於(yu) 自己到底喜歡什麽(me) ?擅長什麽(me) ?想要什麽(me) ?能做什麽(me) ?一概不知。在現實中,很多人因為(wei) 學曆低,就下很大功夫、花很多時間去提升學曆,出來工作了發現無非隻是在學曆上混了個(ge) 和別人平起平坐、並無其他任何特殊的優(you) 勢。或者考研後的生活和工作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不符合自己的性格特點,在工作中感到非常痛苦、感到迷茫,悔恨當初的選擇。

所以在決(jue) 定考研之前,先問問自己:“考研能解決(jue) 我的問題嗎?”要清楚,考研隻是實現你目標的一個(ge) 手段,最重要的是先要找到自己想要什麽(me) ,自己的目標是什麽(me) ,你理想的生活是什麽(me) 樣的?以及你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是怎樣的?學曆隻是求職的敲門磚之一,在現在這個(ge) 時代,除了學曆,思維、見識、格局、情商、執行力、決(jue) 策力甚至是性格也都是非常重要的競爭(zheng) 力。

02、了解外部環境

其次,要了解外部環境。外部認知的缺失是指對外部世界、社會(hui) 運轉、市場、工作崗位等相關(guan) 信息不了解,對信息缺少全麵、真實、及時的掌握,眼界和閱曆有限,所以容易被表麵的利益誘惑,從(cong) 而導致你做出一個(ge) 錯誤的決(jue) 策。我們(men) 先來看一下大學不同類別的專(zhuan) 業(ye) 。

對於(yu) 純學術類的專(zhuan) 業(ye) ,如文史哲、數理化,這些專(zhuan) 業(ye) 你要是真心喜歡,從(cong) 本科直接讀到碩士、從(cong) 碩士直接讀到博士,畢業(ye) 之後回來做學術研究工作,當然是非常好的一條道路。但是對於(yu) 那些技能類的專(zhuan) 業(ye) ,比如工科類、法律醫學類,能就業(ye) 最好先就業(ye) ,在實踐中去磨練技術。

在西方最受歡迎的職業(ye) 類專(zhuan) 業(ye) 就是管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他們(men) 這些職業(ye) 類的專(zhuan) 業(ye) 共同的特征就是不設本科,他們(men) 隻招碩士生。邏輯上,像JD(職業(ye) 法律文憑)和MD(執業(ye) 醫學文憑),其實是相當於(yu) 碩士生。

而且,他們(men) 鼓勵不同專(zhuan) 業(ye) 的本科生來申請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希望他們(men) 在有一些年頭的工作經驗之後再來申請。所以在決(jue) 定考研之前,先問問自己,我對當前的選擇是發自內(nei) 心的熱愛還是追求表麵的光鮮?另外我對信息的了解是否全麵可靠,是否能支撐我做出正確的決(jue) 策?選專(zhuan) 業(ye) 時,你是否了解你所選專(zhuan) 業(ye) 是做什麽(me) 的?以後的就業(ye) 方向是什麽(me) ?近幾年的就業(ye) 現狀?薪資水平?崗位要求需要哪些技能?畢業(ye) 找工作時,你是否知道這個(ge) 行業(ye) 的現狀和前景?該工作崗位的職責是什麽(me) ?每天具體(ti) 的工作內(nei) 容是什麽(me) 樣的?

03、考慮承受壓力

最後,要考慮能否承受考研及讀研帶來的各種壓力。一方麵,是經濟壓力。麵對琳琅滿目、鋪天蓋地的考研班宣傳(chuan) ,為(wei) 了不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同學紛紛報了班,價(jia) 格在幾千到上萬(wan) 元不等,十分昂貴,給一些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家庭帶來不小壓力。有的同學為(wei) 了給自己營造安靜、不被打擾的環境,會(hui) 選擇在外租房,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而對那些脫產(chan) 考研、二戰考研的人,麵臨(lin) 的經濟壓力更是可想而知。而且考上了也不能逃離經濟壓力的影響,還將麵臨(lin) 部分院校學費上漲,普通家庭考生難以承受的現狀。如果學生在考研前沒有做好經濟方麵的心理準備,或將產(chan) 生考研中途放棄甚至考上了又棄學等令人心痛不已的結果。

另一方麵,是研究生期間的學業(ye) 壓力。讀研可不是像本科那樣背著書(shu) 包上上課、做做作業(ye) 、考考試就完事了,研究生期間是要搞科研、做實驗、寫(xie) 論文的,遇到一個(ge) 好導師精心指導還好,否則真的是非常痛苦,麵臨(lin) 論文“難產(chan) ”,甚至延畢的可能。而研究生因為(wei) 學業(ye) 壓力跳樓自殺的事情現在也屢見不鮮,令人唏噓不已。

而對於(yu) 以下兩(liang) 類同學,老師就一定要勸退讀研了,千萬(wan) 不能盲目跟風:

第一類,不愛學習(xi) 的人。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ge) 不喜歡學習(xi) 的人、坐不下來的人,那麽(me) 你一定不要考研,也更不要去讀研。因為(wei) 考研的過程本身就非常的煎熬,你要經曆長達半年、一年甚至兩(liang) 年的時間去進行一個(ge) 複習(xi) 。

你每天的生活都是非常非常枯燥的。而且最關(guan) 鍵的是,沒有人監督你,你發現你會(hui) 是孤軍(jun) 作戰,沒有人會(hui) 幫你複習(xi) ,幫你劃重點,你都是要靠自己去學習(xi) 一些知識。此外,周邊的誘惑有那麽(me) 多,今天假設你坐不住,去吃個(ge) 飯,明天假設你坐不住,去玩一下,看個(ge) 電影,那你考研基本上就拜拜了,而且浪費了很多寶貴時間。

考研很累,讀研其實更難,它更考驗人的自製力。當你考上研究生以後,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裏,你都是需要自主學習(xi) 的。而且如果你不好好科研,很大程度上就無法正常畢業(ye) 。那你如果本身就不愛學習(xi) ,不喜歡做科研,那你這個(ge) 生活就會(hui) 過得非常非常痛苦。

第二類人,盲目跟風考研,根本沒有任何規劃目標的人。給大家舉(ju) 個(ge) 例子,大家都知道國內(nei) 的研究生現狀,基本上都是本科讀完直接去讀研。但是在國外很少說有20幾歲,大學畢業(ye) 就直接去考研的,反而是工作了幾年後回來考研。因為(wei) 工作以後回來讀研的人,他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me) ,在有了明確的規劃和目標之後,讀研才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考研一定做好規劃,隨大流、盲目跟風是萬(wan) 萬(wan) 不可取的!總之,在2023年,隨著就業(ye) 市場的變化和職業(ye) 發展的多樣性,盲目讀研究生可能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決(jue) 定是否讀研究生需要綜合考慮個(ge) 人情況、就業(ye) 市場需求等各方麵因素。隻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祝福大家!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中國學生的牛劍G5申請數據分析!

下一篇

用準備深圳中考和備考雅思的方式代替深國交備考可行嗎?附2024深國交高分備考建議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