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在申請時都以藤校或者一流的州立高校為(wei) 目標,文理學院似乎並不在選擇範圍內(nei) 。但如果你暫時沒有明確的申請目標,也不介意在規模較小的大學接受小班教學,文理學院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也正是由於(yu) 文理學院規模較小,學生數量較少,所以也並不適合所有學生。在這篇文章中,顧問將分析文理學院的優(you) 點和缺點,希望能幫助你判斷你是否適合文理學院。
什麽(me) 是文理學院?
US News對文理學院的定義(yi) 是:強調本科教育,授予的學位有一半來自文理學科。換句話說,大部分文理學院隻有本科,不提供研究生項目,不過有的文理學院附屬於(yu) 更大型的綜合性高校,讀完本科還可以申請研究生。
在文理學院,學生可以廣泛學習(xi) 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hui) 科學和藝術領域的課程。除了選定的專(zhuan) 業(ye) 和輔修,學生還可以探索其他學科。文理學院課堂規模小,校園風景優(you) 美,能給學生帶來精彩的大學體(ti) 驗。相比藤校和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的學生人數更少,但聲望往往很高。
頂尖的文理學院有哪些?
下表列出了US News評選的排名前20的文理學院。從(cong) 表格中,大家可以了解這些學校的地理位置以及具體(ti) 規模。
為(wei) 什麽(me) 申請文理學院?
和綜合大學相比,文理學院有自己的優(you) 勢,比如:
班級規模小,學生人數少
從(cong) 上麵那份表格可以看出,文理學院的學生人數比綜合性大學要少。文理學院的平均課堂規模在12-30人之間,課堂互動會(hui) 更加密切。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同班同學和老師,文理學院是很理想的選擇。
你還可以積極參與(yu) 課堂互動,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這在幾百人的大課堂是做不到的。文理學院的很多課程,尤其是人文課程,會(hui) 把課堂參與(yu) 計入成績。課堂規模小往往意味著社群更加緊密團結,比如去吃午飯的時候遇到熟人絕對是家常便飯。
師生比例合理
學生人數少意味著,學生接觸老師的機會(hui) 更多。老師的office hour不會(hui) 人擠人,學生可以盡情和老師討論問題,老師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這對你之後請老師寫(xie) 推薦信也有幫助,因為(wei) 老師可以通過課堂和office hour深入了解你,寫(xie) 出來的推薦信質量也會(hui) 更高。
課程設置豐(feng) 富
文理學院一般會(hui) 設置一些必修課程,比如韋爾斯利學院就設置了自然科學和數學、社會(hui) 科學、語言和藝術、人文學科的必修課。即使你的專(zhuan) 業(ye) 是純文科,也有機會(hui) 學習(xi) 天文學和計算機科學類的課程。也許你剛進大學的時候想著以後要選某個(ge) 專(zhuan) 業(ye) ,結果上完了豐(feng) 富多彩的核心課程之後,你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找到了另一個(ge) 心儀(yi) 的專(zhuan) 業(ye) 。
校友人脈給力
文理學院能幫你建立終身校友人脈。共同的母校很容易讓人產(chan) 生情感共鳴,文理學院尤其如此——對方可能認識你最喜歡的教授,甚至可能是你最好朋友的兄弟/姐妹。現在社交網絡非常發達,每所大學在Facebook都有專(zhuan) 門的校友群組,幫助校友解決(jue) 各種問題,比如可能有幫應屆畢業(ye) 生找工作的群組,幫搬到新城市的畢業(ye) 生找房子的群組,等等。
獎學金豐(feng) 厚
大部分文理學院都是私立高校,學費不便宜。但文理學院經常能收到校友的慷慨捐贈,因此實際就讀的費用可能會(hui) 低很多。很多文理學院對美國學生實行need-blind政策,也就是說,學校隻看申請者的表現,然後會(hui) 根據學生的經濟狀況給予資助。
很多文理學院為(wei) 初代大學生、貧困生或者少數群體(ti) 的學生設置了專(zhuan) 項獎學金。Washington Monthly的報道指出,波莫納學院有23%的學生是初代大學生。College Greenlight的報道顯示,阿默斯特學院有20%的學生是貧困生獎學金Pell Grants的受資助人。
什麽(me) 人不適合文理學院?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文理學院,因此在申請之前,我們(men) 不僅(jin) 要考慮文理學院的優(you) 勢,也要考慮它的劣勢。以下是文理學院的一些缺點:
專(zhuan) 業(ye) 設施較少
比起綜合性大學,尤其是科研型大學,文理學院的資金並不充裕,買(mai) 不起最先進的技術設備,這是文理學院的一大缺點。舉(ju) 個(ge) 例子,如果你在文理學院讀工程學,你會(hui) 發現這裏的實驗室不如專(zhuan) 門的工程院校那麽(me) 先進。文理學院的經費是在各係部之間分攤的,因此學校不可能總是引進最貴的設備。
理工科課程偏少
如果你是一個(ge) 純理工學生的話,可能會(hui) 不太適應文理學院的核心課程,因為(wei) 非理工類必修課太多了。文理學院很多必修課都是人文社科課程,如果你是一個(ge) 文科生的話,隻需要上三門數學和科學課程,而如果你是一名數學係的學生,則要上三門人文社科課程外加三門語言/藝術課程。這樣的安排是有些失衡的。你可能想要專(zhuan) 心寫(xie) 數學作業(ye) ,結果卻還得應付三門人文社科課程的三篇論文。如果你不喜歡這種模式,那就不要選文理學院。
專(zhuan) 業(ye) 學習(xi) 時間不夠多
剛才有提到,文理學院設置了很多學科的必修課,因此學生有時候在專(zhuan) 業(ye) 學習(xi) 之餘(yu) ,還可能不得不兼顧一門自己完全不感興(xing) 趣的學科。有的必修課程在早上八點半,那個(ge) 時候大概你還沒睡醒;或者,你發誓高中畢業(ye) 之後再也不碰數學了,於(yu) 是大學選了個(ge) 文科專(zhuan) 業(ye) ,結果發現還得修數學課。這種情況下,文理學院或許不適合你,因為(wei) 學校會(hui) 要求學生在各個(ge) 學科有所涉獵。
作為(wei) 美國精英博雅教育的代表,文理學院在很長時間內(nei) 都以規模小,從(cong) 而有緊密的校友和師生關(guan) 係,對本科教育質量的高度重視和對博雅教育的堅持而躋身於(yu) 美國一流大學。但是這些因素也同樣讓文理學院和綜合大學比,會(hui) 有些許的區別。所以,我們(men) 建議大家在選校時,還是要綜合考慮不同學校類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