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法 (Graphical Method)是貫穿物理考綱的常用實驗方法,同樣是物理 U3中作圖題背後的核心邏輯,分值一般在 5分上下,會(hui) 在物理 A2階段中有所涉及。由於(yu) 其完整考點在教材中相對分散,部分考生在起初接觸這一題型時得分情況不理想,這也是理綜教研部會(hui) 對這一考點額外做專(zhuan) 題講練的原因之一。本篇將由理綜教研部 老師結合物理 AS階段曆年考卷中的相關(guan) 真題,為(wei) 大家梳理圖想法的答題思路以及規範表述。
考點解析
解法精研
『步驟篩查』
首先明確“圖像法”的定義(yi) :將通過測量獲得的數據,以描點連線的方式畫出最佳擬合線 (Line of Best Fit),這往往是一條直線。通過求直線斜率得出最後想要確定的物理量 (Physical Quantity)。結合定義(yi) ,理綜教研部針對相關(guan) 題型整合思維導圖,可供參考。
來源:理綜教研部物理圖像法講義(yi) 截圖
首先,作為(wei) 實驗題的第一步,是對物理量進行測量。測量中需選定合適的測量儀(yi) 器 (Apparatus),同時起碼要獲取 5組以上的數據;為(wei) 獲得多組數據,則需在實驗中對自變量大小進行改變,在電路實驗中,往往通過添加滑動變阻器 (Variable Resistor)完成。
在測量完成後的第二步中,若所得數據無法直接用於(yu) 作圖,或還需經過進一步的運算。如測量電阻率 (Resistivity)的實驗中,電阻大小通過電壓表與(yu) 電流表的讀數相除得到(R=V/I)。
來源:19年 Alevel物理 U1真題卷
第三步開始作圖,將測量、運算所得到的數據,體(ti) 現在坐標圖上。連線畫出最佳擬合線時,大多數情況下由於(yu) 誤差,無法得出一條穿過所有點的直線,這時需注意,直線上方與(yu) 下方點的數量應為(wei) 一致。最後一步,求出直線斜率,經過運算(一般取直線與(yu) 坐標軸的交點),最終得出所要求的物理量。
『真題把握』
來源:2021年 Alevel物理 U2真題卷
結合以上真題,直觀梳理解題思路。題幹明確要求通過圖像法求出 r (電池內(nei) 阻)。這道題目,學員作答一般分為(wei) 兩(liang) 種情況,一種是思路不清,直接空題;另一類則是能完成作圖(plot)並求得斜率,拿到 2分,而剩下這2分也是大部分考生在初期容易失分的內(nei) 容。
來源:理綜教研部模擬作答截圖
根據理綜教研部在物理講堂上強調的作答規範,完整得分其實並不困難。第一步,測量:測量儀(yi) 器的部分,電路圖中已將電壓表與(yu) 電流表正確選擇,不再贅述;至少獲得 5組數據,題幹中並未提及,需進行作答,得 1分;最後 1分則是獲得多組數據的方法,在該題中,是通過調整滑動變阻器的大小完成的。第二步,計算:該題沒有需要額外計算的值,即可跳過。第三和第四步,完成作圖與(yu) 斜率運算,得到最後 2分。如此一來,Mark Scheme中的四點均已完整作答。
來源:2021年 Alevel物理 U2官方 Mark Scheme截圖
以上則是本次理綜教研部為(wei) 大家整合的物理圖像法,還需搭配專(zhuan) 題練習(xi) 重點鞏固,內(nei) 化吸收才是關(guan) 鍵。最後,預祝所有考生能在接下來的 1月統考中獲得理想的成績,在屬於(yu) 自己的未來畫布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