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2024年。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疫情成為(wei) 過去時,香港再次通關(guan) ,SAT與(yu) ACT考試此起彼伏的態勢再次重現,且ACT考試的退潮速度,比我們(men) 預想的還要再快一些。即使如此,還是有新10年級的家長或學生,會(hui) 谘詢我們(men) 一個(ge) 很基礎的問題:
2024年,SAT與(yu) ACT考試怎麽(me) 選?
首先,對以申請美國大學本科的學生來說,無論現在身處10年級還是11年級,對於(yu) 標化的備考都需要明確三個(ge) 基本常識:
1、身為(wei) 亞(ya) 裔學生或中國學生,標化成績一直是重要指標之一。可以說,疫情政策放開後,隻要申請美國大學的本科,普通學生幾乎沒有不準備標化考試的理由(有特殊家庭背景/鈔能力/世界級藝體(ti) 美特長等除外)。
2、美國大學的本科申請,GPA,標化成績,活動背景,文書(shu) 創作,個(ge) 人運氣,這五項對普通學生來說,缺一不可,且平均各占20%。過度強調某一項的,要麽(me) 以偏概全,要麽(me) 另有所圖。用陸橋教育高海燕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學業(ye) 成績是基礎、出國語言考試準備是門檻、綜合能力是關(guan) 鍵。”
3、標化考試準備,先托福後SAT/ACT。還沒達到托福90+/100+分的同學,不用急著準備SAT/ACT。
有了如上三條基本常識後,我們(men) 從(cong) 四個(ge) 維度,看2024年的SAT機考vsACT機考選擇。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國內(nei) 學生,海外尤其是美高的學生,在SAT機考和ACT紙考的權衡上,方法比較簡單粗暴:隻需跟隨所在州所在高中的群體(ti) 選擇即可。同時,對國內(nei) 學生,在國內(nei) 參加ACT GAC考試,但要去北美參加ACT紙質考試的,我們(men) 不做過多討論。畢竟,能夠接受這種選擇的學生是極少數個(ge) 例。
四個(ge) 維度,每個(ge) 維度按1-5分打分。1分為(wei) 低,5分為(wei) 高,供家長或學生多方麵參考,並根據自身情況,最終得出自己的結論,做出選擇。
維度一:經濟成本
經濟成本有兩(liang) 部分:(1)機票或前期課程成本;(2)培訓課程成本;
通關(guan) 後,SAT機考的選擇性就很多了;香港或澳門的機票+酒店預計6-7千元/次;按通常要考2-3次的話,合計通勤成本在1.2-2萬(wan) 之間;
ACT考試需要現有GAC課程,需要投入2+萬(wan) ,但後麵都可以在國內(nei) 考試,沒有其他通勤成本。
至於(yu) 培訓課程成本,我們(men) 姑且假設針對同一學生,2種考試的課程成本一致。
綜上,按照經濟成本給兩(liang) 種考試打分,分別是SAT機考5分,ACT考試5分;即二者的經濟成本是持平的。
維度二:通勤時間
這裏談的通勤成本,主要是兩(liang) 種考試選擇的路程時間成本;
與(yu) 上類似,SAT機考,正常可以去香港或者在亞(ya) 太周邊考,預計3-4天即可往返;ACT機考直接在國內(nei) 就可完成,沒有通勤時間成本;
由此,按照通勤時間給兩(liang) 種考試打分,分別是SAT機考3分,ACT考試5分;
維度三:備考資料與(yu) 方法
SAT機考,盡管在國際考場實行了一年,但實際備考資料依舊有限。目前隻有8套官方題目(4套OG+4套Bluebook),4-6套真題,可汗學院的題目(閱讀題目稀缺,語法和數學題目充足),以及各個(ge) 機構的改編題;
ACT考試,因為(wei) 一直改動不大,十多年積累下來,有80+套題目,供學生練習(xi) 和教師教研;
綜上,按照備考資料與(yu) 方法給兩(liang) 種考試打分,分別是SAT機考3分,ACT考試5分;
維度四:出分率
從(cong) 2023年的出分結果和統計數據看,SAT機考的出分率是完勝ACT機考的。
國內(nei) ACT機考的出分率(達到理想成績)比例不到SAT機考的20-25%。簡單說,如果一個(ge) 托福110+分,理科還不錯的中國學生,達到SAT機考1500+分的概率是70-80%的話,那麽(me) 達到ACT機考34+分的概率也就是15-20%。這也是2023年一年來,ACT機考勸退很多學生的關(guan) 鍵原因所在。
我們(men) 在之前的文章中,討論過ACT機考“挑學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ge) :
(1)速度型考試:所謂ACT考試“很挑學生”,實際就是看學生能否達到近乎母語的閱讀速度;能達到,則一馬平川,不能達到,則事倍功半。ACT是純速度型考試,實際考查知識點很少,且實際文本難度不高,需要考生達到美高12年級同等的文理科閱讀量。這對英語非母語的中國學生來說,挑戰很大,尤其在閱讀和科學兩(liang) 項上,絕大多數學生是做不完題目的;
(2)機考=“噩夢模式”:如果說速度型考試,已經是困難模式的話,ACT在國際考場實行機考,在美國本土實行紙考的雙重標準,對國內(nei) 考生直接變成噩夢模式。這也是2019年疫情前,很多國內(nei) ACT考生要遠赴美國本土參加ACT紙質考試,也不在亞(ya) 太周邊國家參加機考的原因;
(3)非友好Curve:速度型+機考,已經是噩夢模式;而動輒不友好的Curve計分標準,也使得國際考生的最終分數,很難達到34+分;
綜上,按照出分率給兩(liang) 種考試打分,分別是SAT機考5分,ACT考試1-2分;
我們(men) 再來看一下兩(liang) 種考試方式的綜合得分:
從(cong) 不同角度看,兩(liang) 個(ge) 考試,各有優(you) 劣。SAT機考的優(you) 勢,主要在出分率上,ACT機考的優(you) 勢,主要在通勤時間和備考資料上。
綜上所述,我們(men) 給出如下參考建議:
對已經達到托福100+、尤其是110+的學生,可以分別做一下SAT機考和ACT機考模考。
尤其ACT機考模考,建議做2-3套題,先看看是不是能接受ACT機考的速度。如果能達到ACT機考速度要求,那麽(me) 就是八字匹配,可以後麵堅持ACT機考;如果速度實在達不到,建議果斷轉SAT機考。因為(wei) 速度這件事(尤其是閱讀和科學科目),短期內(nei) (半年)提升可能性極小。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