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老師曾發起一項“是否參加夏校”的投票,其中半數的人都表示會(hui) 參加。
但也有一半的人表示沒找到合適的,甚至是不願意參加。通過與(yu) 家長交流,老師發現原來很多躊躇不前的家長是在焦慮:
xx夏校含金量還高嗎,不會(hui) 變成水校了吧?
xx夏校有這麽(me) 多課程,我該選哪一個(ge) ?
網上說xx夏校住宿條件不是很好,我是不是要申請線上項目?
標化還沒考出來,能申到好夏校嗎?
目前G10,應該參加什麽(me) 夏校合適?
……
為(wei) 此,老師特詳細講述申請夏校的正確“姿勢”!建議9-11年級正在考慮申請夏校的家庭,收藏起來細細閱讀!
搞懂夏校,從(cong) 這5大核心內(nei) 容開始:
參加夏校的價(jia) 值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夏校
9-11年級適合的不同類型夏校
如何有效地篩選高含金量夏校
參加夏校前中後期都該幹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要參加夏校?
整體(ti) 來說,夏校是一個(ge) 以學術為(wei) 導向的活動,專(zhuan) 注於(yu) 讓學生在完成常規高中課程之外,深入追求興(xing) 趣和學術知識,課程覆蓋麵非常廣,涵蓋工程學、商科、人文、醫學、建築學等。
參加夏校的作用,主要體(ti) 現於(yu) 以下6點:
學術能力提升,探索專(zhuan) 業(ye)
夏校可以讓學生深入探索各種專(zhuan) 業(ye) 領域。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可能通過高中相關(guan) 課程了解某個(ge) 專(zhuan) 業(ye) ,或看了一部紀錄片、閱讀了一本書(shu) 而對某個(ge) 專(zhuan) 業(ye) 產(chan) 生興(xing) 趣。然而,這樣的了解往往相對片麵,很難對某個(ge) 專(zhuan) 業(ye) 或領域有更深入的學術體(ti) 驗。
比如,曾經有一名棕櫚學員,對化學非常感興(xing) 趣,也計劃申請化學專(zhuan) 業(ye) 。但通過在夏校深入學習(xi) 化學相關(guan) 課程後,他發現化學太難了,尤其是一開始比較看好的有機化學,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其實並不適合自己。
熟悉大學授課和學習(xi) 方式
常常會(hui) 有學生和家長問:大U和文理學院有什麽(me) 區別?這個(ge) 問題口頭上很好解答,如大U通常采用大班授課模式,而文理學院則采用小班授課模式,可能師生比例會(hui) 更好一些等。
然而,僅(jin) 僅(jin) 聽他人解答和親(qin) 身體(ti) 驗還是存在差距的,學生在實際環境中才能體(ti) 會(hui) 到差異。那這種情況下,參加為(wei) 期2到4周的夏校就是很好的選擇。之前有棕櫚學員覺得,大班授課、小班授課都能接受。但當他體(ti) 驗完一所加州公立大學的夏校後,他覺得班上人太多,教授根本顧及不到所有學生,課堂討論也是可有可無,課下就更別說了,這根本不是他喜歡的大學氛圍,最終選擇了“小而精”的學校。
獲得學分
在暑假期間,高中生可以參加美國大學的預修課程,從(cong) 而提早獲得大學學分。
比如如果你之前參加過康奈爾的生物夏校,成績優(you) 異,獲得了兩(liang) 個(ge) 學分,之後又被康奈爾錄取了,那麽(me) 這兩(liang) 個(ge) 生物學分就可以被兌(dui) 換,從(cong) 而幫助你更早地完成相關(guan) 課程。
了解美國文化,結識各國朋友
在美參加夏校時,能更好地了解一些美國本土文化,鍛煉口語能力,以及判斷自己是否喜歡當地的生活方式。而且在此期間,你還能結識到來自全世界的學生,日湖發展成校友網絡的一部分。
或者參加完喜愛的夏校後,如果你發現不太喜歡美國,還可以在酌情加上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申請。
師從(cong) 領域頂尖學者,並獲取推薦信
對於(yu) 申請季的學生來說,除了成績單,大牛教授的推薦信也是證明學術能力的重要材料。
雖說夏校的錄取與(yu) 大學錄取關(guan) 係不大,但如果你參加的是像前文提到的康奈爾大學夏校,並且能夠得到康奈爾大學教授的推薦信,那麽(me) 對你未來的錄取將會(hui) 有很大助力。
訪校,了解大學
很多學生一開始可能通過社交平台或學校官網了解學校,但這都是很片麵的。參加夏校則能更直觀地深入了解學校。
此外,眾(zhong) 所周知許多學校要求寫(xie) "Why School"的小文書(shu) ,解釋為(wei) 何你選擇申請這所大學。夏校經曆能讓你更明白自己為(wei) 何想要就讀這所大學或這所大學的某個(ge) 專(zhuan) 業(ye) ,因此,夏校能幫助我們(men) 有針對性地撰寫(xie) 文書(shu) 。知道了夏校的這麽(me) 多好處,下麵跟著我了解下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夏校吧!不確定專(zhuan) 業(ye) VS專(zhuan) 業(ye) 明確 如何篩選適合自己的夏校?
正式選擇夏校時,同學們(men) 常常會(hui) 遇到兩(liang) 種情況。
第一種:不確定專(zhuan) 業(ye) 方向。
很多學生八、九年級第一次選擇夏校時,往往還不確定自己大學想要就讀的專(zhuan) 業(ye) 方向,一般抱著比較模糊的態度,希望對不同的專(zhuan) 業(ye) 都有一些了解。
這種情況下,我會(hui) 更推薦參加體(ti) 驗類的夏校。比如大學提供的“經濟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或“工程學導論( 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程,學生可以更好地體(ti) 驗不同專(zhuan) 業(ye) ,開闊視野。而且這些夏令營通常申請門檻較低,也比較適合八、九年級的學生。
第二種:已經對專(zhuan) 業(ye) 方向有明確想法。
對於(yu) 這類學生,我建議根據目前的學術水平、專(zhuan) 業(ye) 特長、興(xing) 趣愛好以及未來學習(xi) 方向,選擇一些有競爭(zheng) 力且能夠獲得學術認可的夏校。
舉(ju) 例來說,如果你有非常明確的專(zhuan) 業(ye) 方向,托福100+,目標是Top 20的夏校,其實就可以參加一些學非學分夏校且含金量比較高的研究或者實踐類的夏校。
下圖是我整理的不同學科方向高含金量優(you) 質夏校,有需要的家庭可以用作參考。
同時,有許多學生和家長關(guan) 心:是不是不同年級、不同成績的學生,參加夏校的類型也不同?
答案是肯定的!
9-11年級適合的夏校類型推薦!
9年級及以下:申請學術強度較高的夏校可能會(hui) 麵臨(lin) 一定難度,因為(wei) 許多項目對年級有一定要求。因此,這個(ge) 年級學生選夏校的關(guan) 鍵在於(yu) 了解自己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方向,可以參加一些體(ti) 驗型夏校。
PS:國際學生參加學術課程類夏校通常需要托福成績,因此提前準備托福是很重要的一步。
10年級學生:建議這個(ge) 階段學生申請一些有競爭(zheng) 力的實踐型夏校、研究型夏校,以便精準了解專(zhuan) 業(ye) 方向的細分,為(wei) 未來的探索和科研提供基礎。注意,規劃好標化、活動和夏校的時間線,製定好夏校期間的訪校行程。
11年級和部分10年級升11年級的學生:推薦申請一些非常有競爭(zheng) 力的研究型夏校。這個(ge) 時候,可以在特定的專(zhuan) 業(ye) 方向上有更深度的探索,為(wei) 申請大學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總的來說,夏校的選擇取決(jue) 於(yu) 學生的個(ge) 人情況和規劃,無論在哪個(ge) 年級,都可以通過夏校來加深對專(zhuan) 業(ye) 的了解,提升學術能力,為(wei) 將來的美本申請做好充分準備。
但市麵上夏校特別多,良莠不齊,如何精準辨別夏校含金量高低,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是很重要的!
夏校的“水”很深! 如何有效篩選夏校?
斯坦福大學預科學習(xi) 前副院長Raymond Ravaglia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曾直言:有些名校開設的夏校,並不像大家想象中“有用”。它們(men) 目的就是賺錢,並不在乎你的表現!
因此,夏校的選擇非常重要!這裏,我給出5大夏校篩查標準:
1. 看夏校申請難度:申請難度通常能反映一所夏校的質量水平,較低的錄取率往往也代表激烈的競爭(zheng) 和更高的含金量。對於(yu) 頂級夏校,其競爭(zheng) 程度甚至可能超過一些知名大學,如備受理工生追捧的RSI夏校,每年僅(jin) 招收100人,錄取率低至5%。
2. 關(guan) 注夏校的申請要求:對標化、GPA、年齡、文書(shu) 等材料要求較高的夏校,往往含金量更高。比如頂尖STEM夏校Garcia暑期科學研究項目,每年僅(jin) 招收12人左右,且要求申請人未加權GPA達到3.8。
3.對比夏校的費用:並不是說夏校費用越高,含金量就越高!很多頂級夏校免費或提供獎學金,如:麻省理工科學研究所RSI、克拉克學者研究項目、聖母大學領導力夏校NDLS、泰瑞德夏季研討會(hui) TASS等都是免費且含金量很高的夏校。
4.了解夏校授課老師:如果授課老師是學校的教授,通常意味著夏校的學術水平較高。相反,如果夏校外聘老師,特別是一些在大學無法教授大學生的老師,你就要多加小心了!
5.考慮夏校是否為(wei) 大學官方項目,以及查閱學生評價(jia) 和口碑:學生的真實反饋能夠揭示夏校的實際情況,這包括課程設置、教學質量、以及整體(ti) 體(ti) 驗感。
大家在選擇夏校時,如果能全麵考慮以上因素,基本不會(hui) 踩坑。
接下來我介紹下參加夏校的關(guan) 鍵——
參加夏校的前、中、後期策略 許多人會(hui) 認為(wei) ,隻要我成績優(you) 秀,夏校錄取後努力適應環境,好好學習(xi) 就行。殊不知這隻是你充分利用好夏校價(jia) 值的一部分而已。在申請前、被錄取、參加完三個(ge) 階段,分別有不同的側(ce) 重點需要家長和學生留意!
申請夏校前
在申請夏校前,我們(men) 需要明確目標、分析自身背景,確定自身需求,並進行提前規劃。
首先,11月份開始,就正式進入了夏校申請的階段。部分夏校如Launch X提供Early Action和Regular Decision兩(liang) 個(ge) 階段,早申錄取率通常會(hui) 略高於(yu) 常規錄取。
其次,申請難度較高的夏校時,文書(shu) 撰寫(xie) 至關(guan) 重要,需要突顯個(ge) 人特色和參與(yu) 活動的亮點。而且簡曆也需要被重點關(guan) 注,能反映出學生高中主要的活動,一定要檢查自己的活動是否足夠多樣化。
再者,要根據所申請的夏校類型,選擇推薦人和修改推薦信。如果申請理科類夏校,數學老師可能更適合提供推薦信;而如果申請人文類夏校,英語老師的推薦信永遠是不錯的選擇,因為(wei) 人文類夏校通常注重寫(xie) 作能力。
最後,要重點關(guan) 注成績和標化分數。如果發現某個(ge) 方麵不足,可以考慮在這個(ge) 時間點進行提升。例如,托福分數若隻是剛剛達標,需要考慮是否要提高托福分數。SAT在夏校申請中的重要性可能不如托福,但依然需要關(guan) 注。
在夏校時
已經在夏校項目中,學生需要學會(hui) 與(yu) 教授多交流。包括去教授的Office Hour,與(yu) 教授談論自己對某個(ge) 領域的興(xing) 趣,這樣做可以讓教授更容易同意為(wei) 你寫(xie) 一封推薦信。
對於(yu) 9年級參加體(ti) 驗類夏校的學生,還是以體(ti) 驗以及找準未來方向為(wei) 主,但與(yu) 教授“套近乎”還是有必要的。例如,如果你在9年級能夠獲取教授的推薦信,那麽(me) 這將對你明年參加更高含金量夏校提供很大的幫助。
另外,如何最大化夏校的體(ti) 驗也是關(guan) 鍵。很多夏校提供了上課外的活動,如Writing Studio和College Application Studio等,能為(wei) 學生提供大學申請技能的相關(guan) 幫助。
同時,注意夏校的紀律非常重要。近幾年學生夏校期間違紀的例子層出不窮,我強烈建議同學們(men) 夏校期間良好表現,避免給教授和學校留下不好印象或是被拉入“黑名單”。
參加完夏校後
夏校結束後,需要進行總結與(yu) 反思,並記錄夏校的參與(yu) 經曆。如學生參加的是科研類夏校,完成課程後,需要思考對該科研的看法以及新的反思。
其次,參加夏校時,需要留意對學校的印象。回到家後,思考在這個(ge) 學校度過的兩(liang) 到四周中,有哪些特別深刻的經曆可以幫助撰寫(xie) 小文書(shu) 。
再就是重新審視選校與(yu) 選專(zhuan) 業(ye) ,有些學生在現場感受後可能會(hui) 改變對學校環境的看法;也有些學生在夏校中接觸到高中未涉及的深入知識後,重新評估了自己對某專(zhuan) 業(ye) 的適應性。這對於(yu) 9年級和10年級的學生尤為(wei) 重要。
接下來還需要考慮的是推薦信。如果今年沒能獲得推薦信,需要思考為(wei) 什麽(me) ,分析其他獲得推薦信的同學表現,為(wei) 明年製定更好的計劃以獲取推薦信。
最後,要考慮如何利用夏校經曆向心儀(yi) 的大學表達自己的興(xing) 趣。夏校不僅(jin) 僅(jin) 是上完課就結束,最好思考並記錄下對學校的三個(ge) 深刻印象,以便將來向該學校表達自己的喜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