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這兩(liang) 天,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U.S.News跑路,不再發布世界大學排名的消息了吧?
新年伊始,作為(wei) 留學四大風向標之一的U.S.News官網宣布:今年不會(hui) 發布2024全球大學排名!
甚至直接大擺爛:“不會(hui) 再發布綜合世界大學排名如果大家要看世界大學的排名,可以選擇看QS和THE!”好家夥(huo) ,還幫其他平台打起了廣告?
其實U.S.News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先試頻頻遭遇退榜、數據造假,到排名指標與(yu) 權重進行了更新調整,引發排名大洗牌。
U.S.News排名風波不斷
作為(wei) 世界大學“四大排名”之一,U.S.News是很多有留學美國計劃同學的重要參考指標。
這些起起落落落落的過程中,有人雙手高舉(ju) 迎接這潑天的富貴,有人默默吐槽這時代變化快。
2023年6月
哥大校方正式宣布終止與(yu) US News的一切合作,也不會(hui) 向US News提供任何數據以及參與(yu) 任何後續的排名…
2023年9月
U.S. News & World Report《美國新聞與(yu) 世界報道》發布了最新的2024全美最佳綜合大學排名。
當時剛一放出就引起了一陣留學圈的腥風血雨。排名指標與(yu) 權重的更新調整,以及院校的大換血。
2023年10月
據U.S. News官方聲明,由於(yu) 代碼異常,之前計算的213所大學的排名均出現了錯誤,目前已經得到修正。
綜排方麵,該錯誤對Top100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的是200名開外的大學排名。
從(cong) U.S.News頻頻遭遇退榜風波、數據造假風波,到各大榜單紛紛更改排名規則和標準,大家習(xi) 慣使用的榜單似乎變得不再那麽(me) “靠譜”。
如何看待其他的排名榜單?
目前全球認可度最高的四大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
•QS 世界大學排名
•軟科世界大學排名
這幾大排名在排名方法、權重分配和數據來源等方麵存在差異,因此導致它們(men) 的名次結果之間出現較大的差距。
注重學術,參照順序應該是:ARWU>USNews=THE>QS
如果想申請美國大學,就主要參考US.News大學排名。申請英國大學主要參考QS、THE這兩(liang) 大排名。
關(guan) 注就業(ye) ,可以按照QS>THE>USNews>ARWU,這樣的先後順序參考榜單。
現在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退出了,剩下的三大榜單應該怎麽(me) 看呢?
QS排名
參考指標:
•學術聲譽30%
•雇主聲譽15%
•教員學生數量比10%
•單位教員論文引用率20%
•國際教員占比5%
•國際學生占比5%
•國際研究網絡5%
•就業(ye) 能力5%
•可持續性5%
對於(yu) 研究生而言,QS排名的優(you) 勢主要表現在以學生為(wei) 中心的評估理念、平衡主觀和客觀指標的權重分配等方麵。
師生比、國際學生和國際老師占比、雇主聲譽等指標的重視,使得QS排名更具實際意義(yi) 和參考價(jia) 值。同時,其主觀和客觀的平衡也使得評估結果更為(wei) 全麵和可靠。
QS排名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其對學術研究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導致傳(chuan) 統學術指標在評估中的占比下降。這可能會(hui) 影響到學校教育質量的穩定性。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
參考指標:
•教學29.5%
•研究環境29%
•研究質量30%
•國際展望7.5%
•產(chan) 業(ye) 4%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是一個(ge) 備受關(guan) 注的高等教育排名體(ti) 係,它注重教學、研究環境和研究質量三個(ge) 部分,這三項指標的比重加起來將近90%。這一特點使得THE排名展現出濃厚的學術氛圍,並對學校的評價(jia) 以“成績”為(wei) 重要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THE排名在學術界得到了比QS排名更高的認可度。這可能是因為(wei) THE排名更加注重學術研究的質量和影響力,以及教學環境的評估,這與(yu) 許多學術界人士的觀點相吻合。
然而,也有人指出THE排名可能存在偏見,對英國本土大學較為(wei) 青睞,導致英國大學在排名中位置偏高。相比之下,美國大學在THE排名中的位置相對較低。這一點是需要我們(men) 在參考THE排名時特別注意的。
如果你計劃繼續深造或走學術路線,並對學校的學術水平有較高要求,那麽(me) THE排名是一個(ge) 非常有價(jia) 值的參考工具。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
參考指標:
•教育質量10%
•教師質量40%
•科研成果40%
•師均表現10%
ARWU排名指標側(ce) 重於(yu) 學術和科研,但也正因如此ARWU是一個(ge) 偏科的排名,其指標對純文科院校不太友好。因為(wei) ARWU缺少了針對純文科學校的評價(jia) 指標,並且對文科學校的指標衡量不考慮N&S論文指標(權重為(wei) 20%),將其權重按比例分解到其他指標。
ARWU對理工類大學的排名參考比較有說服力,因此如果你計劃申請理工類專(zhuan) 業(ye) ,可以多參考下ARWU。
如何看待大學排名?
這更引發了我們(men) 的思考:大學們(men) 都跳出來掀牌桌不玩了,我們(men) 擇校還能看排名嗎?
權重不合理
U.S. News因為(wei) 指標的不合理已經鬧過多次知名大學大學退出排名的事件了。
(來源:耶魯法學院)
(來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但其實也不隻U.S. News,同為(wei) 四大排名的軟科也如此,論文引用率主要是來自於(yu) 理科期刊,這對人文科學學校並不是很友好,比如LSE。
QS也是如此,這對那些學術實力一般的學校而言,毫無競爭(zheng) 優(you) 勢。
排名算法各有偏好
不同排名的算法不同,也就不說了,同一排名的算法也會(hui) 不定時改變。
(來源:2024排名指標變化)
就算大學每年提交的數據相差無幾,一旦算法更改,排名高低就立刻見分曉,今年的排名尤其說明問題。
排名的公平公正性
相信各位同學肯定聽聞過某某大學排名數據造假的消息,因為(wei) 四大排名時下在留學圈內(nei) 的影響力,逐漸導致排名變得越來越不單純,充滿了不公平的氣息。
(來源:電影《大空頭》)
此前就有很多消息爆出,有些學校為(wei) 了排名更加靠前,從(cong) 而吸引到更多的學生、雇主以及捐贈。
就開始實施提交虛假數據,花錢買(mai) 排名的計劃,甚至還有些大學直接比照著排名的指標和權重去開展辦學。
建議同學們(men) 在擇校期間,不要一味的追求名校情結,排名不是全部!
大家擇校時需要理性考慮其他滿足自己真正需求的因素,比如興(xing) 趣愛好、未來的職業(ye) 規劃、人生安排。
除了內(nei) 部因素,還有地理位置、校友、就業(ye) 資源以及當地對留學生的工簽政策等外部因素都很重要。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